论毛泽东词作中的婉约特征

2018-05-21 09:44高珊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吴刚毛泽东特征

高珊

【摘 要】本文论述毛泽东词作中的婉约特征,认为学界对毛泽东词作的认识基本上以“豪放”为主,实际上,在其作品里存在许多“婉约”的艺术特征。有的作品通篇以婉约为主,有的作品则将婉约特征与豪放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婉约特征”,是毛泽东词作艺术成就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毛泽东 词 婉约特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C-0128-03

毛泽东长于旧词的写作,其作笔力遒劲,刚健雄浑,而婉约处亦足称道。毛泽东曾说:“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婉约派中有许多意境苍凉而又优美的词。”“婉约派中的一味儿女情长,豪放派中的一味铜琶铁板,读久了,都令人厌倦的。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所偏袒仍是复杂的。”

毛泽东所说的“豪放”“婉约”出于明人张綖之《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在旧词的创作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浪淘沙·北戴河》等大部分作品气象恢弘,自是豪放一格。但其中又夹杂着许多“辞情酝藉”的婉约特征,总的说来,其“婉约特征”分别以两种方式体现在毛泽东的词作中。

一、通篇以婉约为主

通篇以婉约为主的作品以《贺新郎·别友》和《虞美人·枕上》两首作者的早期作品为代表。先来看《贺新郎·别友》,这首词写于1923年,当年的12月,毛泽东为了革命的需要,将与生产后不久的妻子杨开慧离别。词中写道: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上片首句“挥手从兹去”源于李白《送友人》中“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引用语典的手法,使作品在切合“别友”这个主题的同时,也带上了深隽婉约的历史感,令读者们不禁联想到古人送别的不舍情貌。“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暗用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义,奠定了全词哀伤缠绵的情调。这两句词,从“凄然”之貌,暗示出二人情深意长、难舍难分;从“苦情”之谓,暗示出二人曾经携手共经患难;从“重诉”之举,又暗示出二人千言万语,柔情无限。“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两句从细部入手,前句中的“眼角”“眉梢”分别是眼睛和眉毛的末端,可谓样貌“细节中的细节”。其外观非亲密之人不能辨别,其内蕴非知心之人不可体会。而能在对方的眼角和眉梢之中发现那“似恨非恨”的内心感受,可见得作者实乃杨开慧的亲密之人、知心之人。后句中的“热泪欲零还住”则写出一种微妙的心理:夫妻不舍而别,故热泪欲零。但想到在分别时流泪,是小儿女的情态,不是革命者的表现,所以最终“还住”,正可谓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了。“知误会前番书语”涉及夫妻间的误会及尺素之事,更增绵密之意。对两人间的误会,作者以“过眼滔滔云共雾”一句作比,一方面写误会之大之深,另一方面也写出以深厚的感情为基础,一切误会都是过眼云烟。末句“人有病,天知否”更耐人寻味——作者在别离之际以病痛入词,前无铺垫,后无渲染,似乎无理。但掩卷细细想来,句中的“人”,似乎并不是即将分别的作者和妻子;这里的“病”,更不是生理上的疾病。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考虑,“人”的意义当泛指一切劳动人民,“病”则指他们遭受的压迫和苦痛。“天知否?”借反问的语气表现出苍天不能解救劳苦大众,只有自己奔赴的革命队伍,才能真正拯救国家,解除人民的“病”。整个上片在内容上有柳永的深情,在形式上又似秦观的委婉。

下片从景物写起:“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霜重”二字,从摹状的角度看,暗示天冷路滑,妻子在生产不久,即冒着晨霜相送,更见其一往情深;从象征的角度看,“霜重东门路”则意味着作者即将走上的革命道路充满艰险;从衬托的角度看,“霜重”也写出了作者沉郁凝重的心情。“照横塘半天残月”中的“横塘”指的是长沙清水塘,作者以“横塘”二字借代,引入了贺铸《青玉案》之“凌波不过横塘路”的语典。贺铸的《青玉案》勾勒出的是一个有“凌波”之态的美人,作者在此处化用语典,既交代了地点,又暗中附上了对妻子容貌的赞美之意。至于“半天残月”,源于苏轼《水调歌头》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其中暗藏了亲人离散的苦恼。后三句“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憑割断愁丝恨缕”借用干宝《搜神记》中“断肠”的典故,写出作者即将离开妻子时心情的悲苦。“割断愁丝恨缕”以丝缕比喻自己的愁绪,谓其绵长不绝。又暗用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乌夜啼》)的语典,更具深致。总的来说,这首作品大规模采用了比喻、婉曲、用典、摹状等艺术手法,长于抒情,深隽婉转。虽然后几句“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奋起气势,有豪放之意,但终不改整首词婉约的特征。

而另一首代表作《虞美人·枕上》,这首词写于1921年秋天,也是作者思念妻子杨开慧所作,词中写道: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上片头两句是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李煜《虞美人》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即用此法,将虚无缥缈的愁怨比作连绵不绝的一江春水,写出了自己无休无止的忧思。欧阳修亦在《踏莎行》中写有:“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将满怀的离愁比作迢迢不断的春水。而毛泽东的“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一句,一方面也化虚为实,写出了离愁如江海般的深广,另一方面又意味着愁情起伏跌宕,心情忐忑不安,犹如江海中波涛翻滚一般,达到了一石二鸟的艺术效果,十分细腻。“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两句以外写内,“天色总难明”暗示作者度日如年、难以入睡的感受,而“数寒星”的行为更暗示出作者心中的孤独寂寞。白居易《长恨歌》以“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来形容李隆基思念杨玉环时的情貌,毛泽东这两句词,在意境手法上竟分别与之暗合。

下片首句“晓来百念都灰尽”暗示作者一夜无眠,以“尽灰”形容“百念”,再次用到了化虚为实的手法,将作者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形象化、具体化了。“剩有离人影”中的“离人”,当指妻子杨开慧。梁元帝萧绎《春别应令诗四首(其四)》有“若使月光无近远,应照离人今夜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作者以“离人”婉曲地指代妻子,在表达爱意的同时,又赋予了妻子无限离情。从中进一步体现出夫妻二人心心相印,即使不在她身边,也能知道对方正在思念自己。末两句“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以景色作结,“星拱北,月流西”虽为对句中常见之语,但词中写到的“残月”西流,不仅暗示着光阴荏苒,还意味着夫妻不得团圆,更加含蓄蕴藉。

结合这两首作品不难发现,毛泽东虽长于豪放词,但通体婉约之作亦可写得柔情无限、曲折婉转。词人对各种语典可明用、可暗用,对人物神情状态的描画细致入微,在表达意蕴上含而不露。这些都是张綖《诗余图谱》所说的“辞情酝藉”的婉约特征。

二、婉约豪放互相依存

毛泽东的另一些作品,将婉约特征与豪放特征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对立统一的艺术效果。先看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泽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首词原名“游仙”——游仙诗本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大类,自屈原之《远游》始,后世无数诗人涉足于此间,尤以魏晋时的郭璞和晚唐时期的曹唐为代表。而毛泽东的这首作品则与传统游仙诗不同,他曾致信李淑一:“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作者所说的“咏七夕”一类的词,以秦观《鹊桥仙》最负盛名。秦少游的词是婉约派的正宗,这首鹊桥仙正是凭借想象,构建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聚会的场景。内容柔情无限,形式婉转含蓄。而毛泽东的这首《蝶恋花》与少游之作有一定相似之处。

上片开头,作者先想象“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个场景先描画出二位烈士的英灵升天而去,“轻飏”写其轻灵,“直上”写其迅疾,“重霄九”借天有九重的神话传说写天宫之高。从内容上说,不管是扶摇直上的英魂,还是九重的天宫,在现实中都是看不到的。作者借助瑰丽的想象世界,在词中塑造了这样的情景,尤为浪漫生动,直可与秦观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相提并论。后两句“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再想象于月宫之中遇见吴刚的场景。“问讯”有问好和询问的双重含义,“吴刚伐桂”之典,出于唐代段世成《酉阳杂俎》,作者如身临其境般地描摹出当时情境:烈士向吴刚问好,并询问月宫中有何奇物,吴刚感于烈士之伟大,手捧桂花酒以赠。在这段想象中,“问讯”一句乃正面描写,体现烈士的美好品德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吴刚”一句乃侧面描写,以月宫中吴刚的恭敬反衬出烈士的伟大。

下片引入《淮南子》中嫦娥的典故,嫦娥为月宫中的寂寞仙女,此时也要为烈士的英灵在万里长空中翩翩起舞,再次于浪漫之中衬托烈士的崇高。忽然月宫中得报,作乱人间的“恶虎”已被革命者制服,无论是嫦娥,还是两位烈士的英魂,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而这泪珠转瞬间即化成了人间的倾盆大雨。

在这首作品当中,作者采取了想象、用典、衬托、摹状等婉约词常用的艺术手法,也采取了“重霄九”“万里长空”“忠魂”“伏虎”“倾盆雨”等豪放词常见的内容。故相较于秦观、柳永等婉约派词人的作品,它少了儿女私情,多了英雄气概;而相较于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作品,它少了狂放不羁,多了铁血柔情——豪放和婉约二格在这首作品里达到了很好的对立统一。

另如《菩萨蛮·大柏地》一词也是如此,词中写道: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上片开头就采取了一个新奇的比喻,以“彩练”比喻彩虹。以彩练作比,不仅比出了彩虹多彩的颜色,彩练柔软易曲的特点,还比出了彩虹弯弯的形状,文字十分精微。另外,此二句于比喻之外,还用到了设问的修辞方法,从内容上说,“谁持彩练当空舞?”这一问,引发了读者的想象,仿佛看见天上的仙女正在翩翩起舞一般,增加了作品的浪漫情调;从形式上说,从前句的陈述句转到这句的疑问句,语气节奏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造成了曲折跌宕的形式美。应该说,前两句多用修辞,表意婉曲,是婉约词的常规起法。后两句写雨后夕阳和关山色彩,在雨后夕阳和天上云彩的共同作用下,山上的苍绿色一阵明一阵暗——这两句口语化的特点明显加重,婉约之风渐消,豪放之气渐长。

下片“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之紧张激烈的场景描写,则将全诗的节奏变得急促,使全词由婉约彻底转换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式的豪放。末尾的“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两句从过去回到现在,从虚境转回实境,瞬间抑制住了不断加快的节奏,使之回归平静。

这首作品的风格从开头的婉约转到中部的豪放,再转回末尾的婉约,形成了气韵上的起伏变化之美。从风格方面考虑,并不好确切地说它是豪放词或是婉约词,但可以肯定的是,豪放特征和婉约特征的交融变化,为这首作品增加了许多魅力。

还有一些作品以豪放为主,但其中渗入了稍许婉约特征,尤为动人。如极负盛名的《沁园春·雪》,词中在列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舞銀蛇,原驰蜡象”等宏大意象之后,笔锋一转:“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里同时用到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格,一方面,“红装”比喻红日照耀,光芒万丈,“素裹”比喻白雪覆盖大地;另一方面,作者又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景将北国风光比拟成一个美丽的女性来进行描摹。这样就把上面江山雄伟的一面和此处江山秀丽的一面结合在了一起,更丰富地体现出了祖国山河的美好形象。

又如《水调歌头·游泳》,作品充满豪情采用了一系列宏大的意象:“万里长江”“楚天”“风吹浪打”“宏图”“天堑”等,同时又在最末处引入了宋玉《高唐赋》中“巫山云雨”“神女”的典故,在豪迈中加入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瑰丽想象,将现实中的社会建设和传说中的美丽女神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而《卜算子·咏梅》亦然,这首词前作者自注道:“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放翁的原词是典型的婉约词,词中写道: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风格凄婉,意味深隽,是典型婉约之作。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一改前人声气,以豪迈的气概歌颂了革命者的崇高品质,词中写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上片中强调了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的恶劣环境,即为之后的寒梅傲雪、报春铺垫。全词以梅花比喻革命者,突出其顽强而谦逊的品格。值得注意的是,此词在最后以“她”字作结,暗暗赋予了梅花女性形象,词作中的“俏”“笑”等字又十分婉丽。故整首作品读起来虽有昂扬之意,却不见声嘶力竭的呐喊,多了清新脱俗的灵气。

三、结语

若对“豪放”“婉约”这组概念的艺术本质进一步探讨,则可将其泛化到“刚”与“柔”这组对立概念上。清人姚鼐《复鲁·非书》云:“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文中强调了刚柔相济对于诗文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古往今来的诗词大家之作大多兼备刚柔二体。如杜甫即可下笔为绕指柔:“‘江上谁家桃树枝(《风雨看舟前落花》)、‘今朝腊日春意动(《十二月一日》)……作逸宕绮仄之词,遂使饭颗山头客,化为西子湖畔人”;自然也不乏刚健者:“雄阔高浑、实大声弘,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野望》)……”太白之诗亦然,《将进酒》《侠客行》等作固然刚健,《玉阶怨》《长相思》等又何尝不柔肠百转?本文讨论的毛词婉约特征,实质上即为毛词“柔”的一面。至于是通篇以婉约为主,还是婉约豪放互相依存,只不过是“柔”与“刚”之间的比率差异罢了,但这“柔”的“婉约特征”带来的艺术效果却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29

[2]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三聯书店,2001:455-456

【作者简介】高 珊(1980—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吴刚毛泽东特征
ON CONTIN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ULL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LORENTZ SPACES*
吴刚书法国画作品选登
Bandgap evolution of Mg3N2 under pressure: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如何表达“特征”
1949,毛泽东点将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