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幻
摘要:制造业的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生产力状况,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指标,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变化制造业逐渐转型,从产业结构到服务方式不断更新以便提升自己的行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制作业的运营和管理面临更多风险,为了规避风险,抓住发展机遇,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稳健发展。基于此背景笔者对风险管理在制造业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希望笔者的研究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为我国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风险管理;制造业;运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01
制造业是指将物料、资源、设备、信息等制造资源按照市场需求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工具的过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分为离散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一般包括产品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经营批发等。我国经济的进步推动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转型的同时也面临更多外部风险,面对新的变化、新的挑战做好风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风险管理能及时有效的规避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制造业的运营风险。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查阅大量资料,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一、制造业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一)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风险管理属于长期投资计划,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巨大作用,但是它并不是短期内能发挥作用的结构,制造业企业每天面临诸多问题,对企业的投资更倾向于眼前利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不健全。从笔者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很多制造业企业中的风控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风控体系陈旧,跟不上时代变化;其次,风控体系建设不受重视,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发展的资本;再次,风控系统的维护更新不到位。这三个原因最终导致风控体系的不健全。
(二)风险管理与财务关系处理不得当
财务工作是风险管理的重点部分,财务部的职责在于帮助企业管理资金的收支情况,对制造业来说财务部要组织编制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并制定、监督、检查、总结预算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资金管理本身就存在很大风险,制造业中的风控部门对财务的流动和使用情况必须进行监控,这是风险管理的责任,尤其是预算计划部分,对财务部门提出的预算进行复核,但是目前制造业中风险管理和财务关系的工作没有形成好的循环,即风险管理的作用没能发挥出来。
(三)风险管理技术含量较低
风险管理技术含量低是由于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的直接后果,技术含量的高低能直接检验企业的运营状况,从而对已知的风险进行控制,发现潜在问题,由于技术含量不高所以检测质量和效率跟不上实际需求,导致风险管理工作能力减弱,对信息的流动掌握不敏感,很容易造成企业损失。
(四)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工作
风险管理与监督部门的工作有相关性,两者可以配套工作发挥作用,但是制造业企业内部目前还没有将风险管理工作与监察部门相联系,一方面风控管理发展的不健全说明在公司不被重视,一方面监督部门工作覆盖性不够全面,在双方管理都出现碎片化问题时,风险管理与监督部分的结合自然不足以完善工作。
二、完善制造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是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企业内健全管理体系再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首先,制造业企业内部要及时更新风险管理系统,定期维护更新风险数据库,与时俱进的修改风险管理系统中的各项指标。其次,风险管理系统的研发要综合所有对制造业有影响的信息,比如国家政策、市场供需情况、企业运营现状、该地区内相同企业运行状况等,风险管理系统要覆盖与制造业企业相关的所有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对风险的检测。第三,企业要追加资金的投入,让风险管理体系有足够的资金能维持更新和运转。
(二)加强财务部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财务部与风险管理相融合能起到资金风控的效果,财务部的责任重大,担负着企业整体运营、资金收支核算的责任,且该部门的敏感性必须接受风险管理。首先,在财务部预算中加大风险管理人员的投入,即财务部进行企业年度预算计划制定时能有专人监督,贯穿预算制定始末。其次,由于企业的运营发展离不开资金,所以风险控制对财务部门的信息要单独分析,建立数据,分析发展曲线,评判企业资金的周转情况,对财务部的风控可以优化预算,合理配置资源。第三,制造业企业财务部与风险控制要相互发展,共同为节省企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而努力。
(三)加强风险管理技术含量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让风险管理技术走向信息化的平台,提高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必要的,面对当前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现状,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引进科学的管理系统,比如ERP,这些先进的管理系统内涵丰富的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将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风险结合起来,便于工作人员管理、查询。第二,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将企业内部各部门联系起来,建立统一的企业内部管理平台,平台中包括公司的运营情况、收支水平、人员档案等,通过完整的数据分析企业潜在的风险。第三,引进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维护、提升风险管理的技术含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风险控制也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风险管理系统补充人才是必要的。
(四)强化监督检查工作
风控管理与监督部门的工作应该结合起来,两者都有管理、监督的性质,首先完善检查机制,将监督检查机制的责任细化,一方面监督部门要专门拿出一部门人员处理风险管理问题,另一方面监督部门与风控管理的结合能增加监督系统的执行力和说服力。同时工作人员也主动提升自己的工作意识,充分发挥监督控制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进步,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制造业要立足长远,完善企业内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努力。尽管目前国内制造业的风险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筆者相信,经过技术的不断升级、管理的不断完善,未来我们制造业的风险管理会有更高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欣.企业从内部控制到全面风险管理的路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22).
[2]万瑞超.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会计师,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