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19 09:29杨波苏兆祥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

杨波 苏兆祥

【摘要】高校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同样重要,而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高校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要寻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完善大学生的自我人格,培养成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改革探索实践

【基金项目】广东工业大学“大德育工程”项目(第一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五个一工程”项目(28120102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99-01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着显著的特殊性,我们必需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主要表现在三个特性上: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其他技术性学科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其他学科主要是教育学生掌握这一科目的专业技术知识,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健全的一种实现。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科类别与其他基础性学科相比也是有明显差别的,其他学科只是单一科目的学习,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不同,它结合了多学科,如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相互交织穿插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科目。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与其他学科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差异,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大多适用于技术性的学科,不适合为了增强学生自信心而设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自主开放。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实践

(一)大学生基础知识、自我认识、各项技能的提高

必需让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概念等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不胆怯、不排斥,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和预防,以期提高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教师除了教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外,还要教育学生时刻保持乐观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弥补不足,努力提升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适应生活的能力也不可忽略,大学生的学习、沟通、交往、创新能力都要有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尽可能的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需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

(二)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高校应给予大力的支持,请专家到校指导,教授教师心理知识及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到心理教育团队参观学习,学习新的好的教育策略;可聘请校外心理教育专业优秀人士,将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带入学校,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

高校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可利用角色扮演、画自画像、情景模式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自己,鼓励学生正视自己,引导学生将心里的真正想法说出来,通过心理教育的学习更好的认识自己,培养学生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可将3-5人组成一组,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参与进来,争相发言,同学间互动研讨,沟通交流,以确定整组的思想,各组间进行辩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巡视、指导,好的观点要给予鼓励,错误的观点要及时纠正。

例如:教师可让学生讨论“男女平等”这个比较有争执的话题,将认为平等的组成一组,作为正方,认为不完全或根本不平等的作为反方,双方限时准备各自的看点,即时展开辩论,各抒己见,不怕说错,重点是敢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加入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热情,辩论结束,教师进行概括总结,教学成效可事半功倍。

(四)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受教师主观意见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会有很多的重点、难点,高校应针对这些困难之处,进行教学调研,教师可在上课前,集体讨论这些难点,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也更好的教育学生。

(五)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

整个心理课程的教育不断在变化和创新,教材的质量是保证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必需跟上时代的步伐,编写出符合心理健康课程的创新型教材。在编写新教材时,要实际考察,总结实践经验,多听学生的呼声,集中教师的创新思维,立志编写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成长发展的新型教材。编写的创新教材,考虑各因素的同时,不能忘了其专业性、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即要有相关的概念、理论知识,所学心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效运用和实施,对比较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实施过程要简单易懂、易学。

三、结语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实践进行分析探讨,改革势在必行,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益处,教师的知识得到了增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能够更好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提高学生心理承受问题的能力,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促进意义。

參考文献:

[1]黄群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探讨[J].新课程.2011(4)

[2]梁瑛楠.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新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2(5)

作者简介:

杨波(1991.07-),男,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例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去学科化”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如何上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