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井梅
【摘要】信息技术正在快速的融入课堂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图像音效传输出去,在大屏幕上实现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课堂,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活动中,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参与课堂,获取动态信息形成感性认识,进而形成化学概念,为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 智慧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73-01
引言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对于这一新学科,刚开始学生对化学很感兴趣,但随着后面知识的抽象化,许多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就失去了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课堂,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活动中,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参与课堂,获取动态信息形成感性认识,进而形成化学概念,突破化学教学中的难点。
一、初三化学学情分析
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对于这一新学科,刚开始学生对化学很感兴趣,但随着后面知识的抽象化,许多学生学习一段时间,还不知道化学研究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化学,就失去了兴趣,加之有一部分学生受其他学科的影响,没有了学习的期望,消极对待化学,学习总是浮于表面,不能举一反三,更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二、初中化学教学难点
初中化学通常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与其他理科不同,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更多一些,有的需要死记硬背,比如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学用语,有的则需要理解记忆,比如化学方程式、定义和概念、元素周期律等。所以在许多学生印象中,化学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多,实验多,学习难。
化学分为两大主线,一个是宏观,元素和物质等,二是微观,分子、原子、离子等,许多学生覺得微观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困难。
初中化学难点主要集中在科学实验探究、抽象概念、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上,如何智慧突破这些难点,我认为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不为是一种全权之策。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优点
目前各个中小学校已经配备了比较完善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硬件,信息技术正在快速的融入了课堂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图像音效传输出去,在大屏幕上实现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课堂,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活动中,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参与课堂,获取动态信息形成感性认识,进而形成化学概念,为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可以说利用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方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智慧突破化学教学难点
1.突破化学实验探究上的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构建探究型实验课堂,可以反复再现化学实验情景,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在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先展示几幅关于燃烧的画面或者视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而提出燃烧的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并且在化学教学中,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和一些难操作的实验,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实现。有一些错误操作的危害,教师不能实际操作证明,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模拟错误操作。
2.突破化学宏观与微观抽象概念定义的教学难点
在初中化学中,一些概念,如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等,学生对这些概念无感性认识基础,在学习这些概念时,普遍感到相当困扰且不容易理解接受,教师也感到很难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是抽象的概念多于形象的事物建立联系,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例如,在讲解原子的结构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模型,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原子结构和物质的微粒性。接下来可以播放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让学生感受微观世界的神奇,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结论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不但不用将知识强硬塞给学生,还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再现于课堂,使难以察觉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参考文献:
[1]随旭东.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2]傅剑敏,陈恒超,韩丹.创设中学化学教学情境初探[J],化学教与学,2010(5)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4]曹先.化学教学情境创设新视角[N],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