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略

2018-05-19 09:31邵萍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邵萍云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需要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目标当中的重要事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数学思维引导下,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本文对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方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12-01

当前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维,需要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工作当中的重点对待。数学本身便是一门对于思维有着很高要求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便成为了教师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会产生很多个性化差异,原因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同,特别是有些学生年龄偏小,所以理解偏弱,所以对于很多知识掌握不透彻,阻滞了下一步的教学推进,使得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受阻。学生快速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的前提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开展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时候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不足,进而不能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点,因而在学习的时候会感觉到异常困难。所以,开设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解决学生的思维培养问题,也能帮助学生快速、精准的获得数学知识,进而能做到学以致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而言十分必要,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数学技能进行结合,使得学生能在学习中使用各类思维方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质”的飞越;另外,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的判断能力得到发展,也能让学生对课本上知识提出一些观点,进而能深化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进行场景的预设,这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有效的强化。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先要给学生创设教学场景,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寻找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是否需要数学知识、家庭装修时是否需要数学知识、出去玩规划路线的时候是否需要数学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是能让学生对数学有新的认知,进而能将数学学习中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高度。例如,教导一年级学生识别各类图形的时候,先要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几何图形等相关内容,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仅是从书本上筛选内容进行讲解,给学生介绍长方形有多少个边、多少个面、且每个面有何种特点,这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且不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收效。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给学生安排“拼拼搭搭真有趣”的实践课程,为学生准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等几何类图形,鼓励学生根据图形的特点,借助于记忆,将图形进行重新的填充,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形,进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为灵活,也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利用数形结合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需要将数学知识进行融汇贯通,找出其中存在的内部联系,需要数学思维相关的手段加以辅助。数形结合这种数学手段,能够使得抽象知识与具象化的实物进行有效地相互转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能够让数量关系与空间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剖析,使得数学问题在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容易,并且在数形结合思想的锻炼中,也能够提高思维深度。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将直观、形象的图形与抽象的数量关系进行有效转化,使得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更好地理解,并加以有效解答。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相关知识点时,会涉及到周长计算的相关内容。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通过记忆的形式将公式背下来,但这样便会使得学生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具有一定变化性的灵活题目时,便会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对相关公式进行有效理解,从理解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真正使用方法。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数学思想,从而更好地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一般情况下,长方形在计算周长时经常使用的公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第一,长+宽+长+宽;第二,长×2+宽×2;第三,(长+宽)×2.这三种计算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理解,從而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这种数学思维,在解题时可以通过作图的方式来进行理解。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不断扩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新旧知识点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要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数学教学阶段、复习阶段、练习阶段都要将数学思维贯穿期间。数学全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联系旧知识内容,同时每个新的知识学习都能联系到旧知识点,这样才能做好“温故知新”。另外,教师在具体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让学生能在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在讲授100以内减法的时候,教师先要带领学生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其实数字运算中加减是不分家的,减法只能是加法的逆运算方式,所以教师在讲授减法相关知识的时候,用加法进行减法知识点的回顾与带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进而能提升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譬如,在教导99-32=67这一减法内容的时候,教师先要通过练习让学生计算32+67=99,然后在思考99去掉32还剩多少,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相关的观点,进而能培养学生联系事物本质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联系生活,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人们从生活经验当中通过不断地总结而得来的。因此,在小数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自己在生活当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应用到教学当中,使得数学知识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当中常见的事情作为教学案例,以这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将生活当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利用这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数学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性的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学:一个牧场要分三回将一些牛投入到市场当中进行买卖。第一次牧场卖出的牛的数量要比总数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100头,第二次卖出的数量要比总数的二分之一少150头,第三次卖出了340头牛。那么这三次投放,总共有多少头牛被投放到了市场当中。在对这道题进行求解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使用假设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这样便能够将这种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画处理,使得抽象的数学结算问题变得形象化,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设的时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更是提升学生数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先要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较好的激发,进而能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学生积极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能让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余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中华少年, 2016(17):32-33.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