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湖,应春妹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 200000)
复发性流产(RSA)定义为孕妇两次或多次的自发性流产,一般指发生在妊娠前28周,影响所有夫妇的3%[1]。许多研究者已经进行了鉴定RSA的潜在机制,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一些流产中涉及到免疫机制[2]。目前国内外对于抗磷脂抗体如狼疮抗凝剂,抗心磷脂和抗β2糖蛋白对RSA的相关性研究较为常见,而对自身抗体与RSA关系相对少见。
抗核抗体(ANA)及抗核抗体谱(ENA)检测主要用于自身免疫型疾病的筛查及辅助诊断。是一组针对核和细胞质抗原的自身抗体,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该项目的靶抗原已不局限于核成分,而是包含核酸、核蛋白、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随着该项目的临床普及,在其他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也不断被发现。本文对729例RSA患者及100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血清的ANA及ENA检测,以此为临床RSA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选取在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收集的729 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经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畸形及病变。再选取同期我院正常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无自然流产史,死胎及死产史。观察组年龄20~46岁;对照组年龄18~41岁。
1.2.1 试剂
抗核抗体检测由德国欧盟公司提供试剂盒,采用猴肝片及HEP-2细胞作为抗原基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为其原理,测定(1:100,1:320,1:1000) 三个滴度。抗核抗体谱为免疫印记法(IBT),可检测15种特异性抗体,分别是nRNPSm、Sm、SSA、RO52、SSB、Scl70、PM-Scl、Jo1、PCNA、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线粒体M2、着丝点蛋白B。
1.2.2 检测方法
所有观察组及对照组取静脉血2ml,静置30min后离心(3000转∕min,10min)。取血清严格按照欧盟公司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数据表示为平均值±SD。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连续变量的非配对t检验和分类变量的卡方分析。统计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奇数比例以95%置信区间(CI)给出。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729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ANA阳性的为92例,阳性率为12.62%。具体核型为颗粒型57例,均质型18例,着丝点型7例,核仁型4例,胞浆型4例,核点型2例。抗体滴度分布为1:100为58例,1:320为32例,1:1000为2例。10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中阳性例数为6,阳性率为6%,阳性者抗体滴度均为1:100。
729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ENA阳性的为80例,阳性率为 10.97%。其中阳性率检出率较高的为SSA﹑RO52及CENPB。10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5例阳性,阳性率为5%。
表1 ANA检测结果
表2 ENA检测结果
抗核抗体(ANAs)是具有结合和破坏细胞核内某些结构的能力的特定类型的自身抗体[3]。目前被分为两大类:第一个包括DNA和组蛋白的自身抗体,第二个包含针对可提取的核抗原的自身抗体,可提取的核抗原包括Sm抗原,核糖核蛋白,SSA / Ro,SSB / La,Scl-70,Jo-1的自身抗体等。
在孕妇中,ANA的存在表明可能有影响胎盘发育的潜在自身免疫过程,并且可导致早期妊娠丧失。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常常有血液中的抗体作为抗磷脂抗体和抗核抗体[4]。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妇女抗核抗体的发生率和重要性。
ANA导致妊娠丧失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基于假设,抗核抗体在子宫中引起炎症,不允许其成为胚胎植入的合适宿主。自然杀伤细胞将胎儿细胞误解为癌细胞并攻击它们[5]。表现为生殖自身免疫失败综合征的个体由于抗核抗体循环水平升高而引起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症和重复性流产[5]。另外,ANA阳性也被证明与体外受精结果显著受损有关,这表明ANA可能对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有不利影响[6]。这些发现支持了ANA可能在早期妊娠并发症(包括RSA)中发挥作用的假设。
国内有文章指出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中发现患者体内检出ANA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8%~50%,对照组则为5%[8]。另有报道显示抗核抗体为6.9%,抗ENA抗体为2.9%[9]。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已经报道出来的相关文献结果保持高度一致。
目前自身抗体的检测手段越来越多,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之前被认为没有临床意义或意义不明确的自身抗体或许将很快将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的研究的抗核抗体进一步表明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为RSA的临床病因诊断及其免疫治疗提供一定意义的实验室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Regan, L. and R. Rai, Epidemiology and the medical causes of miscarriage. Baillieres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15.14(5): p. 839-54.
[2] Takeshita, 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current miscarriage associated with immunologic disorders: Is paternal lymphocyte immunization a relic of the past? J Nippon Med Sch, 2014. 71(5): p.308-13.
[3] Sulcebe, G. and K. Morck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t antinuclear antibodies in more than 1000 consecutive Albania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diseases. Clin Exp Rheumatol,2016. 10(3): p. 255-61.
[4] Malinowski, A., et al., Antinuclear antibodies in women with recurrent pregnancy wastage and their prognostic value for immunotherapy. Zentralbl Gynakol, 2016. 116(11): p. 631-5.
[5] Walia GK, Mukhopadhyay R, Saraswathy KN, Puri M, Chahal SMS. Immuno-Molecular Etiology of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and th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Int J Hum Genet.2008;8:227–235.
[6] Kutteh WH, Odom LN. Evaluating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The role of autoimmune screening. SRM J. 2014;10:5–11.
[7] Ying Y, Zhong YP, Zhou CQ, Xu YW, Ding CH, Wang Q, et al.A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impact of antinuclear antibodies on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outcome. Am J Reprod Immunol. 2015;70:221–229.
[8] 王焕信,刘国宁,马金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5,19(01):12-13+19.
[9] 林其德.免疫所致复发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 35(1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