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作文教学实践

2018-05-18 09:26张沥文
考试周刊 2018年48期

摘要:作文教学,应做到有明确的训练目标,精当的知识引领,充分的写作准备,轻松的写作训练,具体的评改建议。教师乐教,学生乐读、乐写、乐说,作文现状才会改变。

关键词:阅读课做先导;作文课之引领;以我手写我心;作文的再创造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训练,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书面表达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素养:如表达能力,思想观念,智力水平,语文程度。

近几年来,笔者致力于作文教学的改革,逐渐摸索出一条“精讲、巧引、美写、评说”的作文教学之路。

一、 精讲——阅读课做先导

精讲就是老师在讲解每单元的阅读课时,针对单元作文训练,有意识的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在精讲课文时分析课文的思路、立意、谋篇、选材、结构、剪裁、选词造句等,让学生体会作品构思行文的妙处,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指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说明着:‘应该怎么写。”这就深刻地说明了范文阅读对写作的指导作用。矛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学生学写作文总是从模仿到创新的。

如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伟岸人格,所选人物,虽然都是大人物,但不论是邓稼先、居里夫人,还是爱因斯坦、鲁迅,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普通人。选文都是选取这些伟人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再现他们的个性特点。在教学时,注意启发学生在写人物时注意选取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往往是这些小事、错事、糊涂事,越发显得他们平凡中的伟大。

二、 巧引——作文课之引领

巧引就是精心备好每单元的作文课教学设计,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每篇作文的写法该怎么写,如何写。在引领中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如上述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写写“寻常人”。教学过程如下:

(一) 理念导入

有哲人说,生活里不是缺少美,而是人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不妨回忆一下,我们刚刚的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一文,鲁迅虽然是个伟人,但他更是一位寻常之人,他的放肆的笑、他生气的眼神、他踢鬼的故事、抽烟的嗜好、他说“明朝会”的艰难……所有生活内容无不是最常见最寻常的,但读来无不给人亲切温馨之感,让人对鲁迅这位伟人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清人袁枚的《遣兴》诗中说:“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意思是说,寻常之物如果用不寻常的眼光去解读,则会读出一种出乎寻常的诗意来。

(二) 读例文,思考问题

读课本P157《我眼中的老师》一文,思考下面問题:

1. 何以见得这位老师是位寻常的人?2. 文章最生动的地方在哪里?你认为这些描写有趣味或者有意义吗?(“笑”的细节——有趣味也有意义。“责问”我们的细节——有意义)3. 读后你在写作方面有何收获?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谈认识:人都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评价(真实的人物才最为鲜活);作文除了有意义,有趣味的事也可以写;在简要地叙述中还需要有具体的描写(描写可以鲜明地提示人物性格)。

(三) 落实训练,学以致用

同学们读读课本P157第三段文字,也许会对你有所启示。(齐读)

小结:怎么样的人物都可以去写,你、我、他都是一本书,关键是你能否挖掘出一定的趣味或意义来。

请你找一个熟悉的人,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三、 美写——以我手写我心

《语文课标》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在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做了充分铺垫之后,就该放手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了,以我手写我心。如写“寻常人”,学生佳作展示:

“非常”警卫

七年级(12)班康玉凡

有这样一个人,总喜欢站在校园中无拘无束地引吭高歌;有这样一个人,总是站在校门旁默默无闻地维持秩序;有这样一个人,总是与老师家长们一起谈笑风生。他就是我们学校里的警卫——牛爷爷。

说到牛爷爷,此人在全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牛爷爷的脸上长满了密匝匝的络腮胡子,虽满是沟壑却精神矍铄。

看,牛爷爷正背着双手,步履稳健地悠然自得地踱步呢。他一边维持校园秩序,一边唱歌儿。“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校园。再加上牛爷爷每天的固定搭配——一件黑得发亮的皮大衣,引来不少路人的驻足。嘿,别说倒还有几分威严呀!这样,牛爷爷唱歌时的一言一行都将永远定格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天,一辆车正准备要开进校园内,可陆陆续续有说有笑的同学们却毫不知情,这时多亏了牛爷爷的火眼金睛,亮出了独家绝招——狮吼功。本来声如洪钟,再加上着急之极,声音反而更大了:“前面的同学走快一点儿,后面的同学等一会儿再走。”同学们都惊呆了,待在原地一动不动。汽车很快驶进了校园,同学们走进了校园。这件事虽然不算什么,但这不正是体现了牛爷爷的热心吗?

有了牛爷爷,整个校园就会有生机勃勃,整个校园就会充满欢声笑语!精彩稍后继续,千万不要走开!

四、 评说——作文的再创造

《语文标准》提出:要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以上述佳作《“非常”警卫》为例:.

[自我评价]:本文以幽默风格贯穿全文,插入两个小片段让同学们可以更深一层理解牛爷爷的性格特征,题目新颖,令人眼前一亮。但文章深度不够,若把牛爷爷帮助同学的例子加深描写,以小见大,会更加具有新意。

[同学评价]:开头用排比句,吸引读者,结构清晰,体现出作者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对生活充满活力,待人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警卫”形象。值得学习。

[老师的话]:小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以我校的门卫“牛爷爷”为描写对象,可见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题目新颖。开篇蓄势,吸引读者眼球,人物的言行符合身份特点,但语言仍需锤炼,以求在表达上更加流畅。文章来源于生活,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文章结尾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作品。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困”。这条作文之路,做到了有明确的训练目标,精当的知识引领,充分的写作准备,轻松的写作训练,具体的评改建议。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教师乐教,学生乐读、乐写、乐说,作文现状得到极大的改善,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反思这条路,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仍需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作者简介:张沥文,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