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靖源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矿, 山西 阳泉 045008)
81206工作面位于+669开采水平的北翼十二采区。工作面地表位于虎玉沟以南,和尚沟以北,后地沟以东,西沟村以西。井下位于北丈八井81205工作面进风巷以东,81206工作面进风巷以西,荫营煤矿矿界以南,十二采区辅助轨道巷以北。巷道地面标高1 158~1 052 m,井下标高 711~733 m。81206工作面回风巷西侧为81205工作面采空区(2016年3月回采完毕),与81205进风巷之间煤柱净宽15 m,受采动压力影响,动压显现明显,为动压巷道。
81206回风巷用作本工作面回采时通风、行人、进料等,设计长度1060m,已掘进约600 m,预计服务4年。巷道布置在15号煤层中,沿15号煤层底板掘进,留顶煤;巷道坡度最大14°,最小2°,平均6°。
15号煤层俗称“丈八煤“,赋存较稳定,结构复杂,属中灰、中硫的优质无烟煤,煤层以镜煤、亮煤为主,内生裂隙发育,含少量黄铁矿结核。工作面煤层厚度7.1~7.5 m,平均7.3 m。煤层倾角最小2°,最大14°,平均约6°;煤层硬度系数约1.5,煤层层理、节理较为发育。
巷道直接顶为黑色泥岩,平均厚度0.9 m,致密、块状、质脆;基本顶为石灰岩、泥岩互层交错分布,总厚度平均约12.6 m,其中泥岩致密、块状、呈黑色,普氏硬度系数为3.0~4.0,石灰岩致密、坚硬,裂隙充斥方解石,灰黑色,普氏硬度系数为8.0~12.0;直接底为黑色泥岩,致密,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平均厚度0.4 m;基本底为深灰色细砂岩,成为以石英为主,含植物化石,平均厚度为4.8 m。
参考15号煤层同类型道矿压显现情况。81209工作面正在回采,回风巷超前影响范围约150 m,巷道变形收缩严重,尤其顶板下沉和底板底鼓。最严重段回采面超前15 m范围内,顶底板高度不足2.0 m,两帮移近变形约1.0 m,巷道内布满液压支柱。部分锚索锁具下滑或锚索断丝,暂没发现锚索整体破断,有个别锚索破断;部分帮锚索槽钢弯曲折断,部分区段巷帮煤体从锚索托板四周鼓包变形。说明该条件巷道动压影响明显,巷道压力较大,支护较困难;另外,巷道底鼓严重,在进行支护时要加以重视。
据资料统计,已掘同类型相邻工作面81205回风巷矿压观测结果如下:顶底板最大移近量约1.0 m,其中顶板最大下沉量约100 mm,底板底鼓最大量约900 mm;两帮最大移近量达600 mm。同类型巷道在原支护参数下的矿压显现较明显,后续巷道设计应重新计算。
巷道为动压巷道,围岩压力较大,巷道变形显著,支护较为困难。巷道部分段顶板破碎,凹凸不平,局部出现鼓包和冒落;巷道两帮有一定变形,部分段帮锚索配套的槽钢弯曲折断,煤壁片帮、破碎,出现兜网和锚索后空现象,部分区段两帮变形达400 mm。分析可知,巷道两帮采用单体锚索配14号槽钢和平钢板,没有把锚索形成有效整体,护表效果差;加之锚索的预应力偏低,巷帮支护相对较弱。
1)一次支护原则。应尽量一次支护就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避免二次或多次支护。
2)高预应力和预应力扩散原则。提高锚固体的整体刚度与完整性。
3)“三高一低”原则。即高强度、高刚度、高可靠性与低支护密度原则。
4)临界支护强度与刚度原则。设计支护系统的强度与刚度应大于临界值。
5)相互匹配原则。各构件参数与力学性能应相互匹配。
6)可操作性原则。
7)经济合理性原则。
考虑到生产的要求和巷道围岩变形预留量,设计81206回风巷净断面宽4 600 mm,高3 000 mm,净断面面积13.8 m2;掘进断面宽4 800 mm,掘进断面高3 100 mm,掘进断面面积14.9 m2。根据地质条件、优化数值模拟及工程实践经验,确定巷道采用高预应力全断面锚索支护系统进行支护。
锚索形式和规格:锚索材料为21.6 mm、17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长度6 200 mm。
锚固方式: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一支双速树脂锚固剂MSCK2340+Z2380,由一支规格MSCK2340和一支规格MSZ2380组合加工而成。钻头直径为30 mm,锚固长度1 500 mm。
钢带规格:采用W钢带,钢带宽度280 mm,厚度4 mm,长度4 400 mm。
网片规格:巷道采用经纬金属网进行护顶,材料为10号铁丝,网孔规格50 mm×50 mm,网片规格5 200 mm×1 000 mm,网片采用搭接方式进行连接,搭接长度100 mm,采用16号铅丝联接,双丝双扣梳辫法隔孔相连,并不得小于3扣。
锚索托板:采用300 mm×280 mm×14 mm高强度可调心W型托板及配套锁具,托板高度不低于50 mm,两凹槽间距210 mm,托板承载能力不低于500kN。
锚索布置:每排6根,锚索间距800 mm,排距900 mm。
锚索角度:全部垂直岩面打设,考虑到施工需要,允许5°误差。
锚索预紧力:要求锚索初始张拉不低于250 kN,预紧力损失后不低于200 kN。
锚索形式和规格:锚索材料为17.8 mm、17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长度为4 200 mm,钻头直径为30 mm。
锚固方式: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一支双速树脂锚固剂MSCK2340+Z2380,由一支规格MSCK2340和一支规格MSZ2380组合加工而成。钻头直径为30 mm,锚固长度1 100 mm。
钢筋托梁:采用直径14 mm钢筋焊接而成,钢筋托梁宽度210 mm,长度1 400 mm。
网片规格:巷道采用经纬网进行护帮,经纬网材料为10号铁丝,网孔规格50 mm×50 mm,网片规格2 700 mm×1 000 mm,网片采用搭接方式进行连接,搭接长度100 mm,采用16号铅丝联接,双丝双扣梳辫法隔孔相连,并不得小于3扣。
锚索托板:采用300 mm×280 mm×14 mm高强度可调心W型托板和300 mm×300 mm×16 mm高强度可调心拱型托板,托板高度不低于60 mm,W型托板两凹槽间距210 mm,两种托板承载能力不低于350 kN。
锚索布置:每排3根,锚索间距1 000 mm,排距900 mm。
锚索角度:全部垂直岩面打设,考虑到施工需要,允许5°误差。
巷道断面支护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巷道断面支护布置图
锚索预紧力:要求锚索初始张拉不低于200 kN,预紧力损失后不低于150 kN。
新支护方案实行后,经过500 m的施工,巷道顺利贯通。通过近3个月的观测和统计,以及对锚索压力计和顶板离层仪数据的分析,巷道支护效果良好,巷道变形较小,支护效果达到预期。第一,由于锚索预紧力提高,有效地维护了顶板上部岩性及煤体的变形和离层。巷道顶板下沉量急剧减小,整体状况良好,平均下沉量仅为80 mm。第二,采用新型钢带后,护顶面积增加,尤其在动压煤巷的顶板维护上效果明显。第三,两帮采用全锚索支护后,支护力度明显增强,两帮的收缩开始减小,平均位移量在150 mm。第四,顶帮锚索受力平稳,局部顶锚索受力较大,整体上支护状态良好,杜绝了原支护工艺存在的锚索破断显现。第五,锚索排距增加10~20 mm,实现了高强度、高刚度、高可靠性和低支护密度“三高一低”支护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