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修凡
2018年5月20日,是第28个全国助残日。近年来,“全国助残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正逐步发展成为“助残周”、“助残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些残疾人,他们感恩社会的帮助,不因身体的残疾自怨自艾,而是积极面对挫折,并尽可能地回报社会,帮助身边人。
他们的奋斗传递了一种精神力量,感动和激励着人们。社会各界都在帮助残疾人,他们的援手与残疾人的自强自立,让每一个身体残缺的个体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身体残疾,而是没有奋斗的心愿及目标。有人常常埋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感叹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但如果拿别人的幸福来和自己对比,而不懂得体会生活的给予,那只会陷入精神的牢笼,无法获得解脱。
在本次策划中,两位女主人公虽然看不见世界的五彩缤纷,却通过奋斗绽放了生命的芳华——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机遇,而是态度。
本文主人公
一个普通的调音师如果调不好琴,人们只会换一个调音师,但是如果一个盲人调音师调不好,那么人们从此便不会再相信盲人。
这是陈燕成为调音师之前,老师告诉她的。
陈燕是国内第一位女性盲人钢琴调音师,她拥有自己的钢琴调音公司,写过自传《耳边的世界》。
被别人用手在眼前晃荡测验是否是盲人时,她也曾经委屈地蹲在大街上哭过;在成为调音师的过程中,无数次的练习也曾把她的手伤得几个月都血肉模糊;为了赢得工作,她也假装正常人去工作过。但上帝终究是公平的,为她关上了一扇门,却打开了另一扇窗。
陈燕1973年10月1日生于河北容城,在3个月大时被确诊得了先天性白内障,即使做了手术视力也达不到0.1,视力表上最大的字母她都看不见。父母商量着该怎么办,最终他们选择了放弃陈燕。
幸运的是陈燕的姥姥对父母的决定坚决反对。最终,陈燕只能跟着年迈的姥姥生活。
一开始,姥姥并不认命,带着小陈燕四处求医,可是医到3岁丝毫不见转机,姥姥好像忽然听了话似的,把各种药罐子都停了,“那时候她总是抱着我自言自语说,等你长大了我不在了,你怎么办啊。”
接下来的时光里,姥姥就像下了决心似的,开始对陈燕狠起来。每次家里买醋、买酱油都会打发陈燕去买,她会多给这个小外孙女几分钱让她去买巧克力和零食。“那时候经常听邻居跟姥姥说,她这么小你就让她去,你放心吗?偶尔也会跟我说,那个姥姥不是亲的所以才对你那么狠。”
陈燕小时候也怀疑过这一点。“我那时候经常倒地撒泼,跟她说你为什么不把我送回我爸妈那去。后来我感觉到她哭了,我就哄她,她就默默把我领回家。”
姥姥去世的前一天,把陈燕拉在床边的时候,她才知道,其实每次上下学,姥姥都默默地跟在她身后。“她拉着我说,她的要求不多,只是希望我能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希望我能自食其力。5岁的时候放开手让我自己走,她都是悄悄地在后面跟着我,整整跟了我18年,看到我能独立在路上行走,她说她永远放心了。”
据了解,中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像陈燕这样的盲人约有几百万,另有很多双眼低视力患者。他们大多数都在家庭中待业,一部分人走向了盲人按摩岗位,只有极少一部分从事着盲人调音师的工作。
而成为盲人调音师,陈燕经历了很多很多。
陈燕最爱的事情是带着自己的导盲犬珍妮一起游山玩水。北京、杭州、三亚、大连,一年中她大概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路上度过。也没有统计过自己都去了哪些城市,但是每年都会去三亚玩上一个多月。笔者采访她时,她刚刚度完假回北京。
2017年12月底的北京,已经进入寒冬,凛冽的冬风吹得太阳都发白,笔者在北京接近郊外的地方找到了陈燕的公司。一座20多层高的商品房里,电梯到7层,在一扇贴满了小广告的房墙边找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一进房间,16架钢琴整齐地排列着,这是陈燕从朋友那里进来准备售卖的钢琴,它们被白色的防尘布盖着,一点没有要售卖的架势。“我卖琴不随便卖的,只有感觉买家各方面都合适才会出手。”
见到陈燕是在30多分钟的等待之后。她穿着蓝色的皮质羽绒外套,扎着标志性的斜马尾,推开门径直走了进来。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礼貌地弯笑着,没有伸手摸索路况,但是双腿还是警惕性地迈着不大的步子,在钢琴隔成的1米左右的走廊里毫无障碍,走到岔路,一个急停,然后缓慢地自然拐弯,继续摇晃着把笔者带进了一间十多平米的小屋。
寒暄坐定,她自然地拿出手机和今天要过来的一个旧友回了微信。“他舅你慢慢来,我也刚到公司,今天下午我都在。”
这是陈燕现在的常态。成名之后,接受很多来访、到处演讲成了陈燕的又一件工作。以往,中国盲人自立的方式似乎只有盲人按摩这一条路,可是这条路,对陈燕来说也被堵死了。“我从小患有过敏性哮喘,不适合做盲人按摩,况且我又喜欢到处玩儿,调音师可以跟着工作走向各地,这就满足了我到处玩的愿望。”
在陈燕的公司里,她到各地去旅行的照片,挂满了整整三面墙。这也成了她乐观面对生活的见证。
回旧友微信的时候,笔者惊讶地发现,她竟然可以如此熟练地使用手机。问起此事,她立马来了兴致:“来,坐过来,我让你看看更神奇的。”
说着,她给笔者打开了自己手机,淘宝、微信、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等互联网工具一应俱全。
“您通常在淘宝网上买什么?”“啥都买啊。”2012 年,一个志愿者教她在淘宝网上买了一件衣服后,陈燕就经常在淘宝网上购置物件。通过手机的盲打功能,打开淘宝网,在搜索栏语音输入自己想要的款式,立马就会弹出各式各样的产品,点到某个产品,产品详情描述就会通过语音展示出来。
以往,很多工具就只能抽空走很远去市场里购买,有了淘宝网之后,陈燕和团队更倾向于在淘宝网购买。于是,2014年,她在淘宝网上线了自己的店铺。
全店只有三款产品,其中两张图片都是一样,都是陈燕坐在钢琴边闭目调试的场景。但是,即便简单,这个店铺的搭建也花费了团队3个月的时间。“主要是不会做。”心急的她,还问起笔者:“你认识的人多,有会做的能推荐下吗?”
上天给了一手烂牌,但是陈燕偏偏不信邪。
小时候没有上学的机会,陈燕就自己给残联领导写信,去了好几次,终于打动了人家,在她12岁时盲校接收了她。
上盲校时,陈燕从老师那里听说中国残联投资50万元,引进了欧美地区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盲人钢琴调音技术。于是,原本就力气小,不适合做盲人按摩,喜欢游玩的她,选择这个领域作为自己学习的方向。之后,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特教学院盲人钢琴调音专业。
因为自小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学过很多乐器,自打学调琴开始,她每天总是花费十三四个小时泡在钢琴边,仔细摸,用心记。学调律还必须会修琴,一架钢琴有8000个零件,很多都是带钩带刺的,陈燕的手经常被扎得鲜血淋漓。
还有更让人头疼的,是全域音频的辨识。88个黑白琴键,220条琴弦,黑白琴键的组合有数不清的旋律,再加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弹奏习惯,调音工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
好多次陈燕都想放弃,但老师告诉她,国外有很多盲人调琴师,这条路是走得通的。就这样,通过死记硬背,从开始时4个小时调一台琴,到1个小时调一台,现在陈燕已经基本20多分钟就能调好一台老熟人的钢琴。有时候,钢琴上一颗螺丝松动引起的共振她也能听出来。
经过4年的学习,陈燕掌握了欧美最先进的钢琴调律技术,毕业后,本来信心满满想要开始工作的她马上遭遇了残酷的现实。由于她和班里的同学是中国第一批盲人调音师,很多用人单位还无法接受他们。
经过几次失败之后,终于有一家大的琴行经理同意录用,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这份工作需要上门为客户调琴,你现在的情况挨家上门太困难。再说路上车很多,出了交通事故,琴行要负责的。”
为了打消经理的疑虑,陈燕就事前请家人帮助,把图上的地名、车站、胡同小区等一一抄写成盲文,一一记熟。有一次,一位用户不希望盲人调琴,她到用户家后,凭着眼睛仅存的一点点光感,跟用户走到钢琴前,连调带修干了两个小时,客户试弹后很满意,并说他的两台琴以后都请陈燕调。这时陈燕告诉他自己是个盲人,对方不好意思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陈燕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与客户见面时决不告诉对方自己是盲人,调琴结束后,一定要告诉用户自己是盲人。
“每次出去调完音之后,我都坚持给用户弹一首优美的曲子。然后才告诉他,我是一名盲人调音师。虽然我看不到他们脸上惊讶的表情,但是每次这时候他们都会问我,你是怎么来的?我就觉得特别满足。”凭着从小练就的听音识人的本领,陈燕能够根据声音判断客户的位置,进而用眼睛看向对方,所以很多客户都很惊讶。“你调琴的时候,眼睛一直跟着手动呀!其实,我这时候就特别开心。”
为了帮助更多盲人调音师就业,2009年她在老师的帮助下,办起了这家公司。
“光我一个人调琴不够啊。很多的师弟师妹也都毕业了,但是因为盲人调音师不为人所知,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陈燕想以一己之力撬动社会认知。
可是,一开始就遇到了拦路虎。“当时主要的困难是注册资金,十几万元,真拿不出来,没办法,老师就把自己买房子的钱拿出来。直到好多年后,老师才买了房子。目前,已经有40多位盲人调音师就职于这家80多平方米的小屋。
当然,陈燕延续了自己的习惯,每次调完琴,大家都要给客户弹一首曲子。这首曲子,代表一项工作的顺利完结,更是盲人调音师奋斗路上的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