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文化中的“净”与“静”之于贵州生态保护的价值研究

2018-05-17 06:33高洋蔡华刘佳
现代交际 2018年6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梵净山生态建设

高洋 蔡华 刘佳

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遗产保护对人类而言任重道远。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以美学价值、地球演化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为梵净山增添了宗教特色。从古至今,佛教文化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梵净山生态环境的发展。弥勒文化的构建对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具有重要意义,“净”土文化代表了对未来美好环境的向往,同时也与梵净山“静”态的自然交相呼应。本研究拟通过对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剖析,建立佛教文化与自然生态保护的联系,探索世界遗产保护中佛教文化的作用,发掘净土文化的意义,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推动贵州省生态文明发展。

关键词:佛教文化 梵净山 净土文化 世界自然遗产 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X32;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043-03

一、佛教文化与净土文化的“净”与“静”之文献述评

1.教文化中的生态观

(1)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独立存在的,自然与人类存在着因果关系。佛教认为世间万物不是独立的,一切现象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事物之间存在联系。生态环境随着周遭环境产生变化,人类对此应该有预见性,要防患于未然,推动生态保护的发展;佛教的因果观同样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要与人对自然的回馈存在着一种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产生因果报应。(方立天,2007)人与自然在缘起论下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自然环境,人类在进步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作为代价。(王引兰,2002)自然界作为一个复杂事物的整体,其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关联,就如毛里求斯岛大颅榄树和渡渡鸟,人为活动造成渡渡鸟的灭绝,渡渡鸟的灭绝则带来了大颅榄树数量的逐渐减少,因此自然界巧妙的平衡不应被人类随意干扰。(毛贺、居晴磊,2009)

(2)众生平等是佛教生态伦理观的重要观点,人并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人与自然应该是平等的。佛教有不杀生的教义,认为人类与它们是平等的。佛教的基本观点是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生命的本质是平等的,因此佛教提倡“不杀生”,佛教徒拥有慈悲心肠。(齐秀华,2011)因为 “众生皆有佛性”,因此佛教最基本的情怀是慈悲,这种古朴的人本主义要求人禁欲善行,爱护自然的一草一木,怜悯世间的一切生命。(洪修平,2013)藏传佛教的教义要求人们善待一切生灵,尊重所有的生命,藏民在对待自然界的生命时满怀慈悲之心,保护了青藏高原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唐铭,2007)

(3)佛教文化中的生态理论观体现了佛教中环境保护的观念,有助于建设理想的自然环境。梵净山在明代以来就作为佛教圣地存在,当地崇尚弥勒净土,在清道光年间特立两通石碑严禁砍伐林木,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张明,2014)弥勒的人间净土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美好的世界,自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财富及精神文明高度发展,与建设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吻合。(刘涛,2014)

(4)佛教中的“净”与道教的“静”。“净”的本意是干凈,佛教中的“净”与污秽相对应,是指净土和净性;道家的“静”则与动相对应,是道法自然,是虚静无为,也是一种修养。(罗安宪,2010)“静”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种气质,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内在品质的一种修养陶冶。(王春莉,2012)

2.佛教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

(1)佛教人文景观作为宣扬佛教思想所在,不仅注重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而且保护了当地的生态。藏传佛教寺院通过举办“放生节”等,践行佛教的生态保护观,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了自然环境。(严永孝,2007)寺庙园林体现了佛教的生态思想,人们前往佛寺园林参拜时自觉维护了寺庙的环境,名山中的园林维护者敦促佛教徒植树护林,保护山间自然环境。(贺赞等,2007)五台山的建筑秉持宗教“场所灵性”的教义,为了唤起佛教徒对于净土世界的想象以及对佛教的皈依感,寺庙建筑注重周边环境的融合,多是石、木结构。(李碧,2012)

(2)旅游业的兴盛使得佛教人文景观日益迎合大众,不能很好地延续其历史意义,进而影响到当地的环境保护。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当地恢复原始的寺庙景观,但是在修复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承接历史风貌,寺庙园林只注重园内景观的呈现,使得寺庙失去了原本的风味,周边的环境也为大众所忽视。(吴兰珊,2014)佛教信徒某些朝拜行为会对佛教人文景观产生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寺庙的内部环境,进而影响到寺庙的外部环境。(覃勇荣等,2006)

3.佛教文化的生态实践

(1)佛教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九华山作为地藏王菩萨道场,开发保健休闲型的生态旅游资源,用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色减轻城市生活的压力,陶冶人们的人文情操(文静,2016);投资兴建生态茶园,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主的开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程晓丽,2008)。杭州以灵隐寺为重点,开展一系列佛教活动,包括放生、法会、旅游、论坛,还包括展示物质遗产和弘扬非物质遗产,增强人们对佛教文化的感官,潜意识培养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吕丽辉、高海霞,2013)无锡的灵山大佛风景区开展电子导游服务,节约人力资源,减少噪声污染,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任文波,2012)

(2)佛教生态园区的规划。既要有一个佛教中心进行佛教文化的研究,也要有一个佛教文化和乡土文化的教育中心,园区建设要依山,维持现有的自然生态。(林维斌、杨宇亮,2016)海南南山按照生态保护重要性、可进入性和可抗干扰性划分生态保育区、大众游览区和休闲度假区,植物的配置既考虑到佛教文化内涵,也考虑到当地的地理条件。(朱勇学,2007)

二、梵净山文化中的“净”与“静”之于贵州生态保护的理论价值研究意义

“净”是佛教的净土思想,不染污秽,清净纯粹;“静”是东方文化体系中的一种美学状态,也是构成中华民族内敛沉静性格的一种气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静”沉淀出了中国哲学的态度,“净”引导了民族精神的升华。

佛教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梵净山的得名来自于“梵天净土”,“净”是梵净山佛教文化的重要部分。弥勒净土是一个清净美好的世界,而梵净山作为世界预备自然遗产的一员,静谧优美的自然环境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梵净山的这种“净”与“静”的结合是独一无二的,是梵净山佛教文化的独特之处。佛教思想观念和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佛教尊重自然、促进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弥勒信仰也突出人与自然的友爱共存,为当代落实绿色环保的文化理念作出了典范,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性和生态过程的自然运行。梵净山佛教文化“净”与“静”思想的研究将为梵净山保护管理提供建议,同时为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提供支持,并且构建以梵净山为特色的贵州生态文明体系。

三、梵净山文化中的“净”与“静”之于贵州生态保护的实践价值研究意义

“净”和“静”代表了修行的方式,追求清净自然和宁静致远。中共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的共识,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一个地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生态旅游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梵净山旅游的特色之一是佛教文化,净土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们追求心灵的洁净,使自身的境界得到升华;梵净山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当地旅游的健康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柏怀思.梵净山佛教文化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中国宗教,2014(8):25.

[2]柏松.梵净山佛教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中国宗教,2011(7):60-61.

[3]陈炜,张晓雯,程芸燕.旅游开发对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以广西桂平西山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2(11):22-26.

[4]陈永革.从中国佛教护生传统看贵州梵净山佛教生态文化[A].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C].铜仁地区编委会,2014:44-15.

[5]陈政.梵净山与佛教缘[J].贵州文史丛刊,2002(3):74-76.

[6]方立天.佛教文化的内涵与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7-58.

[7]贺赞,彭重华,吴毅.中国佛教寺庙园林生态文化特征及现实意义[J].广东园林,2007(6):8-11.

[8]洪修平.佛教思想与生态文明[J].中国宗教,2013(8):25-29.

[9]黄尚文.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2.

[10]林维斌,杨宇亮.台湾法鼓山佛教文化园区规划理念与实践[J].华中建筑,2016(2):131-135.

[11]龙文勇,赵辉.梵净山佛教文化生态伦理思想初探[J].铜仁学院学报,2014(6):117-119.

[12]罗安宪.敬、静、净:儒道佛心性论比较之一[J].探索与争鸣,2010(6):65-70.

[13]吕丽辉,高海霞.保护视角下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功能研究——以杭州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3(2):139-143.

[14]毛贺,居晴磊.略谈佛教文化中的生态关怀与环保思想[A].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C].寒山寺文化研究院,2009(00):561-567

[15]齐秀华.游牧民族传统宗教信仰中的生態伦理思想[J].理论研究,2011(4):33-36.

[16]覃勇荣,刘旭辉,卢立仁.佛教寺庙植物的生态文化探讨[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1-17.

[17]唐铭. 藏传佛教文化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J].中国宗教,2007(10):65-66.

[18]王恩涌.人文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9]王春莉.庄子之“静”及与儒释之“静”的关联[D].辽宁大学,2012.

[20]王路平.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梵净山佛教考论(上)[J].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19.

[21]王路平.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梵净山佛教考论(下)[J].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9.

[22]王路平.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梵净山佛教考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0(3):130-140.

[23]王天津.发掘藏传佛教文化精髓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内涵[J].佛学研究,2002:33-39.

[24]王引兰.五台山佛教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J].五台山研究,2002(4):23-26.

[25]王玉明,冯卫红,高艳.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和宗教旅游[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83-85.

[26]文静.佛教旅游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7-80.

[27]吴兰珊.山岳风景区寺庙佛教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28]学诚.让佛教的价值观放声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第十一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基调发言[J].佛学研究,2008(00):8-11.

[29]严永孝.甘南藏区藏传佛教的寺院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

[30]杨曾文.贵州梵净山佛教法系试论[J].佛学研究,2010(00):272-279.

[31]翟志芳.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2]章海荣.梵净山神[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33]张明.梵净山佛教文化与生态保护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5-60.

[34]张明.梵净山弥勒道场《敕赐碑》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2(4):34-41.

[35]赵健.桂北地区佛教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36]赵荣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7]政协铜仁地区工作委员会.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文物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梵净山生态建设
大自然的魅力:贵州梵净山
世界只有一座梵净山
贵州梵净山申遗成功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