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曲
〔摘 要〕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朗诵好一篇作品最为关键的是要在整体理解、细节的基础上通过有声语言将作品中的形象巧妙传达,将蕴含其中的情感真挚传递。
〔关键词〕朗诵;形象;情感
朗诵作为一门有声语言艺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是朗诵者在对文字理解感受、深入揣摩、提炼加工后用有声语言传达出来的听觉艺术。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直抒胸怀,传情达意。因此,要朗诵好一篇作品,最为关键的是要在整体理解、细节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有声语言将作品中的形象巧妙传达,将蕴含其中的情感真挚传递。
一、朗诵的形象传达?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形象是指文学艺术创作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方式。即艺术家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地概括,所创造出来的且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景。形象通常也特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朗诵的形象传达就是要通过朗诵者的创作,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通过朗诵的方式变书面为有声、变平面为立体,使听者闻之有形,聽之有感,并在脑海中留下鲜活印象。
朗诵者根据自己对作品中具体词语所表达意思的态度差异,对它们分门别类地进行形象加工,然后落实具体语气,并将词语与句子、段落与篇章的基调进行整体融合,使之能有效地传达生动的形象。不同词性的词语是构成语句的基本单位,其使朗诵的语句、篇章传达出丰富而准确的形象。
(一) 动词的动态传达
动词,就是用来形容或表示各类动作的词汇。朗诵中动词的动态形象传达,需要我们结合文意上下文来充分感受、理解句子中表现目的的核心动词,并用恰当的语言将该动词的动作幅度准确传达出来。如他很生气,抓起瓶子砸了过去。 在这里,动词有“生气、抓、砸”,但主要表达行动目的的词是“砸”字,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轻、中、重,并伴随态度、情绪上的轻、中、重三个层次的声音形式,来准确地传达出“砸”这个动作。在其他部分表达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砸”字所呈现出的程度不同,自然也就传达出了不同的语言动态感。这种动态感的区别,至少能表达出以下三种差异:一是他生气的程度差异;二是砸的力量大小差异;三是砸的距离远近差异。另外,趋向动词也属于动词,表示由近至远、由远至近、从低到高、从高到低、从里往外、从外往里等趋向或其他虚化的意义,分单纯的和合成两种。单纯的趋向动词,如“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等;合成的趋向动词是由单纯的趋向动词组合而成的,如“进来、进去、出来、出去、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对于趋向的表达应涉及两方面的把握。一是心理层面对于趋向的动态感知,如“进来”和“出去”,可设想以自己为中心,用心感受由他人进来或出去所造成的两人之间的距离远近、亲疏的差异,表达时再将这种感受注入语言中;二是声音层面的表达区别,主要靠声音的收放和高低变化来诠释与呈现,如“上去”,声音可适当外放上扬,“下来”,声音则可顺势而落、自然弱收。
(二) 名词的形象传递
名词是实词的一种,是指代人、事、物、时、地、情感、概念等实体或抽象事物的词。朗诵时,可把每个名词看作一个符号,其所代表和对应的形象应通过语言生动地还原和再现;这就要求朗诵者带着对该名词所指代事物的具体态度去表达名词的形象,而且态度必须鲜明,分寸必须得当。如黄莺和乌鸦这两个名词,人们听到黄莺的鸣叫往往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会毫不吝啬地将“歌唱家”这样的美名安在它的身上;而听到乌鸦的叫声,在情绪上容易显得烦躁不安,有时还会张嘴咒骂,连说话的声音都太不吉利。所以在朗诵中说到类似“黄莺”和“乌鸦”这样的名词时,就应将这种态度带入声音,溶入表达。因此,说“黄莺”一词时,可用暖色调的声音,以轻松的情绪、明快的节奏说出;而说“乌鸦”一词时,则可用冷色调、偏暗的音色以及厌恶的情感来表达。因此,其他名词的表达规律也是这样,一定要带入具体态度,用有态度的声音来准确地传达名词的形象。 另外,方位词也是名词的一种,主要用来表示方向或位置。它一般分为单纯方位,如“东、西、南、北”等;还有复合方位,如“东南、西北、东北、西南”等。方位的表达首先要求心中对方位要有所感知。如以自己为中心到东边和西边,距离、方向可能是不同的,在表达时,心理上要有感受,并通过相应的具体语气传递;假设到东边比到西边更远,在形象传达上,则可用声音的长短、虚实的变化等加以表现。
(三) 形容词的程度传达
形容词也是具有鲜明形象感的。它主要是用来以修饰名词或代词,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与特征的程度好坏等。因此,朗诵作品中的形容词,要求朗诵者不仅要有鲜明态度,还必须恰如其分地形容出事物的色彩、程度、修饰等。如火红的太阳、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其中“火红的”“湛蓝的”“碧绿的”都是形容词,朗诵在朗读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具体地形容出事物的色彩、程度、修饰等。太阳有多红?天空有多蓝?湖水有多绿?每个人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感受都是有所差异的,也正因为这种认知与感受上的个体差异,声音才会表达出轻重强弱不同的语言分寸与具体化的情感分量。
总的来说,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是声音形象外化的基础。朗诵,则不可只考虑声音感觉,而忽略内心感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离开理解、感受而空谈声音的处理是不可取的。
二、?朗诵的情感传递?
(一)言为心声,动心、动情地朗诵才能动人
朗诵,要求朗诵者要言语用心、言语由心、言为心声。只有经过大脑思考和内心理解感受过的内容,在表达时才可能由语言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受众。在这里需要给朗诵者一个重要提示,那就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朗诵艺术,情为根本。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调动自己所有知觉器官去感受稿件中的典型画面、场景、形象。由于很多朗诵稿件都是寓情于景的,这就更需要我们善于感受画面,善于调动情感,使自己的内心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并通过语言对人、事、物的描述,将作品的内涵、情感与韵味挖掘出来。所以,动心动情就是要求朗诵者对自己朗诵的作品感兴趣,主动溶入和感受作品氛围,并在心底产生一种强烈的朗诵愿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最终将自己丰富的内心感受附着于语言传递给受众。只有动真心、动真情,朗诵出来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受众、感染受众、传情达意。
(二) 浓烈地感受,含蓄地表达
感受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过程,且是以理解作品为前提的。朗诵者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自己对作品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将这种动态化的感受作为表达时的内在情绪加以运用。需要强调的是:在朗诵时,不能因为心中感受强烈就一味地宣泄,因为用情过满会显得虚假;同样,若用情过少又会显得平淡,有不入作品意境的嫌疑。毕竟艺术是细腻的创作,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所以在训练时一定要拿捏分寸,恰到好处地表达。
(三)越朴实,才会越真挚;越真挚,才能越动人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些朗读爱好者用夸张的方式将作品演绎出来;而这种自认为完美的朗读,却往往难以获得听众的认同。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样的朗诵方式不仅在理解上显得浮于表面,而且在感情上也显得虚假做作。与之相对的是,我们聆听到的专业朗诵,大多是用讲话的方式传情达意、娓娓道来的。正是在这种看似平淡的表达当中,却蕴涵着朗诵者对作品思想的深刻理解及自身的感悟,听后使人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为什么同样是朗诵却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关键由朗诵的核心原则“朴实为本”决定的。生活中,人们总是容易被一些平常的细节所感动,因为越是平常和普通的事情才越贴近生活,情感表达也才会越真挚,而真挚淳朴的情感才是最能触及人心的。所以,我们的朗诵也应在平淡之中见真情,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不平常的事情、传达不平常的感动。
在朗诵的形象传达与情感传递的训练过程中,朗诵者只有不断地丰富内心想象力,优化语言表现力,在朗诵时才能达到 “脑中有画面,耳中有音乐,口中传真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