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世界,不变的焦虑

2018-05-17 02:57陈洋
南方人物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亲历者秩序人性

陈洋

最近在读企业史,刚掠过自己大学四年的部分,不同于远眺时空另一端的潮起潮落,其间时常生起一种身处历史之中但全然不知之感。

作为那些或大或小事件的旁观者或亲历者,你可能像我一样,是在刷完周更美剧后、登录校内前瞥了一眼首页的新闻,或者是在颠簸的校车上听了几句校园广播,或者是在上课间隙收到学校飞信推送的要闻动态;你可能跟我一样作为用户亲历过3Q大战的喧嚣,是第一届淘宝“双十一”购物节的剁手玩家,在路过的链家橱窗目睹了次贷危机后房价的飙升,或者也曾把“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等颇具当时经济特点的词语作为视频作业的素材……

但即便这样,如果你只是浮光掠影,就很难发现这些拼凑起你生活背景图层的事件背后颇富逻辑的连接和来去。于是,在某种程度上,你又不算是一个亲历者,直到你开始花精力去探索事件表层之下奔腾的暗流。

这或许是选择记者这个职业的一个小小的便利,让你有可能通过你的文字去记录你所关切的社会现象,并尝试去解释现象背后的一些逻辑。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去选择能给你提供离事实更近、更多元视角的对象,通过观察和对话,呈现一个万花筒般多彩而复杂的世界,然后留下你在此情此景下对此思考的一个切口、一个注脚,而不是单纯地划水飘过。这是我在做区块链这个题时比较享受的部分。

但同时,作为一个记录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去呈现一个事情的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比喻很有意思——“一个鲁莽的记录者”。特别是当你身处浪潮之中时,这种谨慎的感觉就愈发明显。一方面,作为好的商业报道,你需要提供信息增量,但这种信息增量的采集和呈现对于飞速发展的行业来说显然是一个挑战所在,比如你做出的实时判断可能会因为形势快速变化而變化,所以在计划记录一定时间跨度的事件时,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选择如何去构思及呈现。

在制作《区块链浪潮》这篇封面文章的过程中,我也跟一些区块链垂直媒体的同行聊天,大家的一个共识就是,区块链确实是一个话题富矿,但如果你对商业史有一些了解的话,其实这一技术走到台前以及这个过程中各种看似光怪陆离的部分都并不新鲜。这种感觉有时会让我想起《水形物语》中出现的一句话,“Time is but a river flowing from our past.(时间不过是条流经你我过往的河流。)”

其背后的逻辑其实都是相似的,比如秩序与失控。在行业的萌芽期,秩序是进步的枷锁,失控的状态是一切发展初期的状态,但秩序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权利博弈的动态平衡;比如现实对信仰的颠覆,“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什么都不相信,除了已经到手和即将到手的个人利益”,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常态,胜利者奠定历史的基调,而走向胜利的过程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那么你需要去选择一个评价的标准;比如人性的作用,有人认为区块链的经济体系设计符合人性趋利的本性,故而一定是未来方向,而人性的复杂性让它在混沌期的释放颇像一个试验场,试纸般敏锐地捕捉场中人的抉择和抉择带来的成果或后果;比如它或许是一次上行的机会,会是一部分失落英雄重回巅峰的门票,但却不是牛鬼蛇神皆可翻越的龙门,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显然越不过去有可能就是一次前功尽弃或者晚节不保,我就在某个知名区块链微信群中目睹过一个曾经算得上互联网大咖的人在群里被公开“吊打”,显得落魄而悲凉,虽然他凭概念怒刷过一波存在感,但终究“硬着陆”。

很难讲你所呈现的是绝对真实,但有机会做一个真诚的思考者,留下带有时间戳的痕迹无疑是幸运的。毕竟,变化的是世界,不变的是焦虑;又或者,变化的是焦虑,不变的是人性。

猜你喜欢
亲历者秩序人性
初心如磐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触发与激活:影像艺术叙事理论的机制建构*
秩序与自由
人性的偏见地图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孤独与秩序
功能与人性
践以诺 行以诚——习近平全球妇女峰会讲话之际访1995年“世妇会”亲历者林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