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民族旅游概念界定※

2018-05-17 07:40韦俊峰徐尤龙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提取

李 欣 韦俊峰 徐尤龙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自1977年Smith提出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概念以来,“民族旅游”便逐渐成为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和旅游学研究的高频词,其在国外也被称为原住民观光(Aboriginal Tourism)或土著旅游(Indigenous Tourism),在我国台湾地区被称作异族观光,而在大陆地区,国内学者经常用“民族地区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少数民族专项旅游”“民族风情旅游”“民俗旅游”等相关概念表述。然而迄今为止,由于研究者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目的的“路径依赖”,国内外对民族旅游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仍未达成共识。为在理论和实践上把民族旅游研究向纵深推进,本文重新审视和分析了国内外民族旅游概念,力求提取出学术界现有概念中频繁出现的且符合民族旅游的内在本质规定性和发展规律性的指标,为民族旅游概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方法和步骤

内容分析法最早形成于美国新闻界,是一种对具有显性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1],它能将研究对象的内容减少到以单元为变量的矩阵之中,直接对单个样本做技术性处理,将样本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分析单元,评判单元内所表现的事实并进行定量的统计描述[2]。由于内容分析法允许研究者对所选取的民族旅游文献样本中含有的分析单元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易于识别出民族旅游概念所包含的通用主题和标准,故本文应用了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步骤包括:确定研究主题、抽取文献样本、指标提取、信度检验和统计描述。

2 研究过程及结果

2.1 确定研究主题

内容分析法从哲学上来讲,是以客观世界的可知论为前提的,亦即人们在观察民族旅游现象因果规律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对民族旅游诸概念的分析研究,正确认识民族旅游概念中最本质的、规定性的特征和标准规则,简而言之,就是民族旅游是什么,或者民族旅游概念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

2.2 样本抽样

本文通过检索CNKI和EBSCO数据库,从国内外民族旅游学术研究成果中选取了50个民族旅游概念作为总体样本,其中国内37个,国外13个。纵向上,为了清晰地反映出民族旅游研究的演化历程,本研究将民族旅游概念按照成文时间进行排列,如表1所示;横向上,为了保证所选取民族旅游概念样本的代表性和全面性,概念的来源涉及互联网(1个)、学术期刊(27个)、专著(7个)、专著或会议论文中的析出文献(4个)、硕士论文(10个)、博士论文(1个)等不同学术成果形式。样本的选择基于以下原则:一是权威性,尽量选取引用率高、代表性强的概念;二是时效性,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多个民族旅游概念,只选择其最新的一个;三是唯一性,多名作者提出的内容基本相同的概念,仅选取较早的一个。

表1 国内外50个民族旅游概念样本

2.3 指标提取

本研究的分析单元为各个民族旅游概念内容的关键词、短语或短句,在这个基础上,采用文本分词技术,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制定类目系统,即确定分析单元的归类标准或分析指标。类目系统的建构是内容分析法的核心,有效的类目系统首先应具有完备性,保证所有分析单元都有所归属;同时类目之间应该是互斥和独立的,一个分析单元只能放在一个类目中。基于此,经过对表述形式不同但表达内涵相同的分析单元进行整理,最终完成了对50个民族旅游概念的关键词提取,识别出了16个分析指标,并对分析单元进行编码,将其分配到类目系统中(见表2)。

表2 民族旅游概念分析指标

而后将每一个概念所遵循的民族旅游标准规则的序号提取出来,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民族旅游概念涉及的分析指标序号

2.4 信度检验

内容分析法中的信度检验是指运用评判分析法来比较不同评判员之间的相互同意度,为了确保研究结果可信,本文的第一作者作为主评判员对50个概念的指标进行提取,第二作者则作为比较评判员再次对50个定义进行随机抽样来测试主评判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本研究的比较评判员采取系统抽样方法,即在50个概念中选择序号是2倍数的概念,共25(50%)个样本为分析对象进行信度检验。其中两个评判员观点一致的标记为“1”,不一致的标记为“0”(见表4),不同研究者一致性比率达到或超过80%,则主评判员的评判结果就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通过计算,本研究编码内部的可靠性为90.25%,远远超过了80%的基础标准。该结果证明可以用识别的这16个指标规则来反映50个民族旅游概念的共性,对民族旅游活动进行评判。

表4 民族旅游概念的信度检验

注:单一指标一致性的值等于在抽取的25个概念中对某一指标所有一致性观点得分的总和除以概念的总数25;综合一致性的值等于所有单一指标一致性值的总和除以指标总数16。

2.5 统计描述

以表3为基础,统计出了16个分析指标在50个农业旅游概念中出现的频次及频率统计结果(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提取的这些指标在民族旅游概念中出现的频率较不均衡,有的达到80%,而一些指标却只有8%,较高频率说明某些分析指标在民族旅游概念的界定中已获得广泛关注和重视,从民族旅游诸多概念中提取其识别标准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一些较低频率则反映出民族旅游概念内容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也从侧面证明了对民族旅游概念进行内容分析的必要性。

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物(80%)和独特性(62%)这两个指标在民族旅游概念中出现的频率超过了50%。此外,虽然一种旅游形式或活动(48%)、经历或体验(46%)、他民族自身也是一种旅游对象(40%)、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38%)和跨文化互动(38%)出现的频率没有超过50%,但由于其比率相对较高,远高于剩余的其他标准,也可将其视为反映民族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除了这7个标准规则外,其余的指标在民族旅游概念中出现的频率都很低,其中跨民族为26%、异民族地区为16%、非主流民族地区为14%、非主体民族为20%,这说明大部分学者对“民族旅游”中的“民族”一词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非主流民族”等边缘性名词,在民族旅游中将主体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先入为主地定义为从属关系的狭隘性观点已越来越经不住考验。

表5 频次及频率统计结果

3 结论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50个民族旅游概念中分析指标的频次分析,同时通过对不同评判员之间一致性的比较和统计描述分析,从16个分析指标中识别出民族旅游概念所遵循的7个核心标准: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独特性、一种旅游形式或活动、经历或体验、他民族自身也是一种旅游对象、自然和人文旅游相结合和跨文化互动。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民族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首先,民族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或活动;第二,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民族旅游介于自然旅游与人文旅游之间,自然、社会环境和民族文化都是民族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核心吸引物,而且这种民族文化具有地方性、异质性和独特性,这也是标识民族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之处;第三,他民族本身作为被游览者,也是一种最重要的旅游对象,是民族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从旅游动机的角度看,旅游者进行民族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观察、经历或体验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氛围和情调,甚至是像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那样,为了获取一些民族知识;第五,“民族旅游”中“民族”一词的内涵虽不仅仅再局限于“一个民族”“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但目前其所指仍多为一国的非主体民族,特别是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少数民族。

基于以上对民族旅游核心标准的分析,可以将民族旅游界定为:一种依托于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以当地民族自身及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力,为旅游者提供一种特殊难忘异质文化体验的旅游活动。

参考文献:

[1]Krippendorff K.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M].Beverly Hills, CA:Sage,1980:1-40.

[2]Ryan Gery W, Bernard H R.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 [C]∥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2000.

[3]Valene L Smith.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12:711.

[4]Wood R. Ethnic tourism, the state, and cultur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4(3):353-374.

[5]Swain M B. Gender roles in indigenous tourism: Kuna Mola,Kuna Yala, and cultural survival[J].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1989:83-104.

[6]Eagleton T. Raymond Williams: Critical Perspectives[M]. Cambridge: Policy Press, 1989:34-53.

[7]Giddens A.The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J]. Polity,1990,53(3):325-327.

[8]King B. What is ethnic tourism?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J]. Tourism Management, 1994,15(3):173-176.

[9]Berghe P L V D. Marketing Mayas: Ethnic tourism promotion in Mexico[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5(3):568-588.

[10]Butler R,Hinch T. Tourism And Indigenous Peoples [M].Lond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1996.

[11]Moscardo G, P L Pearce. Understanding ethnic touris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 26 (2) : 416-434 .

[12]杨慧,陈志明,张展鸿.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13]Lisa Hiwasaki. Ethnic tourism in Hokkaido and the shaping of Ainu identity [J]. Pacific Affairs, 2000,73(3): 393-412.

[14]Laura. Ethnic tourism [EB/OL].[2017-12-18].http:∥hotelmule.com/wiki/Ethnic-tourism.

[15]谢世忠.山胞观光:当代山地文化展现的人类学诠释[M].台湾: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4.

[16]潘盛之.旅游民族学[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17]彭文斌.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及中国学术界的参与趋势:兼论西方人类学界对民俗旅游发展“后效应”的思考[C]∥王筑生.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18]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社会科学家,2000,15(5):46-49.

[19]徐新建.人类学眼光:旅游与中国社会:以一次旅游与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为个案的评述和分析[J].旅游学刊,2000,(15)2:62-69.

[20]光映炯.旅游人类学再认识:兼论旅游人类学理论研究现状[J].思想战线, 2002,28(6): 43-47.

[21]符太浩,陈光跃.试论民族旅游的行业特征及其社会价值[J].旅游科学,2002(3):20-23.

[22]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41-42.

[23]王静.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变迁[J].学术探索,2004(7):48-51.

[24]刘超祥.民族旅游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9):84-85.

[25]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6]张晓萍.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7]张华明,滕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26(3):97-103.

[28]李旭东.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一种理论概观[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513-515.

[29]黄海珠.民族旅游多元利益主体非和谐因素探讨:以广西龙胜平安村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6(10):68-71.

[30]陈兴贵.人类学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作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3):59-64.

[31]贾巧云.民族旅游开发中的社会性别研究[D].桂林:桂林工学院,2007.

[32]邓敏.民族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33]郑向春.民族旅游文化符号系统构建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7.

[34]林龙飞,杨斌.论民族旅游发展中的民族文化失真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 2007,27(5): 80-85.

[35]窦开龙.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36]鸿鸣.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旅游规划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37]王敏.用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民族旅游中的文化变迁及文化保护[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3):111-113.

[38]邓永进.民族旅游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9]张补宏,徐施.民族旅游真实性研究及保护模式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3) :105-108.

[40]郜捷.民族旅游研究概况综述:兼论民族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与作用[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35-38.

[41]兰海.基于地方文脉的民族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42]史梦薇.民族旅游开发与旅游目的地社会阶层结构的关系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学院,2010.

[43]闵咏梅.民族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管理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

[44]钟洁.中国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研究进展[J].妇女研究论丛,2010(2):83-87.

[45]李强.民族旅游发展: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取向研究:以云南、贵州为例[J]. 云南社会科学,2010(5):64-68.

[46]石瑞卿,王生鹏.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研究述评[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经纬),2011,9(4):111-113.

[47]周恬羽.民族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互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48]任以婷.民族旅游下羌族的文化表象与真实性[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49]张瑾.民族旅游语境中的地方性知识与红瑶妇女生计变迁:以广西龙胜县黄洛瑶寨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8):72-79.

[50]李忠斌,文晓国.对民族旅游概念的再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12(4):180-182.

[51]刘晖.民族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4):50-53.

猜你喜欢
提取
射击痕迹的寻找和提取
滨州市沾化冬枣核中活性多糖的提取
茶色素生物活性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木犀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
现场勘查中物证的提取及应用
土壤样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学生开展DNA“细”提取的实践初探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虾蛄壳中甲壳素的提取工艺探究
环保新型缓蚀剂发展状况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