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2018-05-17 08:27李思蓓游新彩
关键词:湘西经济评价

李思蓓,游新彩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增长,更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质量研究中,钞小静等[1]构建了由28个基础指标组成的测度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对我国及各地区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量化考察;高璇[2]指出以GDP为核心的经济数量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完善经济评价指标系统,包括对区域内经济发展能力、区域间经济发展能力、区域经济福利和区域经济发展代价等维度的完善;吴传清[3]认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质量提升的制度安排,应将“绩效考核制度”“资源环境制度”和“循环、低碳经济制度”摆在首位;贾名清等[4]从经济结构、经济波动和经济效率等方面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何伟[5]从分享性、稳定性、有效性、协调性和创新性等5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6个地区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和江苏;郑长德[6]从经济效率、增长稳定性、社会公平和卫生保健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问题.在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中,袁晓玲等[7]提出了评价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3大指数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2大指标,并利用1998—2014年的数据定量分析了陕西省经济的发展态势;汪恩辉等[8]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评价皖江城市带的经济质量;彭茜薇等[9]基于经济增长效率、稳定性、经济结构、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环境和国民经济素质等6个维度构建了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宋耀辉[10]基于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稳定性、持续性和福利性等4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研究了陕西省2005—2015年的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在以上研究中,学者们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关注较多,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较少.而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转变经济模式的重点、难点,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对国家整体经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对其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可为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参考.

1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1.1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新常态下湘西州经济发展的总要求,笔者从有效性、稳定性、持续性和福利性等4个维度出发,构建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含4个维度、9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表1).

表1 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注:二级指标中标注“逆”的是逆行指标,无标注的是正向指标.

1.2 评价方法及模型

1.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综合评价方法有综合指数法、TOPSIS法、层次分析法、RSR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法和熵值法等.[11]其中熵值法能深刻反映出指标的区分能力,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并且算法相对简单,对样本要求不高,操作起来更切合实际.[12]因此,笔者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湘西州的经济发展质量.

2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实证

根据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13]对2010—2015年湖南省统计年鉴和湘西州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湘西州5年二级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列于表2.

表2 2010—2015年湘西州二级指标的标准化数据Table 2 Standardized Data Series from 2010 to 2015

根据表2数据可计算出有效性、稳定性、持续性和福利性的权重分别为46.56%,19.92%,23.25%和10.27%,这说明“十二五”期间湘西州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福利性的影响,而其他3个维度也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有不同贡献.再根据4个维度的权重计算出湘西州5年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得分,结果由表3列出.

表3 2010—2015年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得分Table 3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angxi from 2010 to 2015

根据表3绘制2010—2015年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2010—2015年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变化Fig.1 Changes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angxi from 2010 to 2015

从图1可知,2010—2015年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0—2011年,湘西州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波动率接近0.2,但在后几年综合评价得分快速上升.结合湘西州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可知,后一阶段的稳步崛起,主要归功于湘西州经济结构的积极转变.

目前,湘西州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农村地区的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仍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全社会福利覆盖面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大和贫困人口基数多等:因此,湘西州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应继续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能源消耗的降低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湘西州单位GDP能耗从2010年的1.206 t标准煤/万元降到2015年的0.646 t标准煤/万元,说明节能降耗的成绩突出;但同时湘西州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不大,科技创新力不足,直接影响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和提高资源转换的效率:因此,为了湘西州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应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经济发展的效益也对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有贡献.2010—2015年湘西州经济持续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19 488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但同时湘西州的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开放型经济还存在问题,如发展水平低、投资拉动能力不足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此,湘西州需要加快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发展.

此外,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对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有一个较低的贡献率.2010—2015年湘西州的稳定指数略有增加,这是供求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将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因此湘西州应着眼于协调和平衡未来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

3 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建议

2010—2015年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幅度虽较大,但仍未达到最优水平.为了克服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缩短与发达地区较明显的差距,建议从3个方面提升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

3.1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湘西州产业结构由粗放和低端向精细和高端转变,逐步构建兼顾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要打造湘西品牌,支持绿色有机食品示范种植,如猕猴桃、茶叶和百合等;要结合生态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养殖业,如黄牛、黑猪等;要发挥山地优势,做活特色林业经济,如油茶、核桃等.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要拓宽新兴产业渠道,培育杜仲、铝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以民族医药为基础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构建新兴产业平台,鼓励新兴产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建设重大项目;要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工业园区硬件设施和服务体系全面升级.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支持“互联网+湘西”深度融合,发展基础型移动互联网,努力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电子商务企业,积极拓宽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来州内发展的渠道;要支持提升型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建设武陵山片区流通中心,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提供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要完善州、县、乡、村四级流通体系,加大商贸流通综合体建设,推动物流业专业化、信息化和科技化发展;要促进现代金融保险业发展,建立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组织体系;要加快资源流转,便于企业和农户融资;要引进金融风险监测评估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3.2 提高创新能力

注重数量增长的经济取决于要素驱动,注重质量增长的经济取决于创新驱动.因此,要提升湘西州经济发展质量,就必须发展创新型经济.一是鼓励技术创新.要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加强金融科技基金的监管力度.二是搭建创新创业动态平台.要搭建开放的国家信息披露平台,促进区域间的沟通与合作;要搭建创新创业区域平台,整合各县市资源,打造具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集聚区.三是改善创新创业环境.要为农民工提供返乡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活力.

3.3 注重城乡协同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从湘西州城乡人均收入比来看,虽然近几年的收入差距在逐年缩小,但是差距仍然较大,因此要正确对待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努力拓宽协调发展的空间.一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建设新型城镇体系.二是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要落后地区的社会福利应由补缺型向兜底型转变.三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长效机制.要积极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参考文献:

[1]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4):26-40.

[2] 高 璇.建立科学的区域经济质量评价体系[J].区域经济评论,2013(1):87-89.

[3] 吴传清.我国区域经济质量提升的制度安排[J].区域经济评论,2013(1):91-93.

[4] 贾名清,汪阔朋.我国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J].经济问题,2009(1):122-124.

[5] 何 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4):49-56.

[6] 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J].民族学刊,2011,2(1):1-11.

[7] 袁晓玲,景行军,赵志华,等.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陕西省1998—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32(6):42-47.

[8] 汪恩辉,赵国庆.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的皖江城市带经济质量评价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5,14(4):51-55.

[9] 彭茜薇,苏方林.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数学,2015(3):48-53.

[10] 宋耀辉.陕西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4):456-461.

[11] 温诺·托马斯,王 燕.增长的质量[M].张 绘,唐 仲,林 渊,译.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1:3-56.

[12] BARRO ROBERT J.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J].Working Papers Central Bank of Chile,2002,5(2):17-36.

[13] 苏为华.综合评价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227-361.

猜你喜欢
湘西经济评价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欢乐湘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