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盛 黄云峰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是职业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追求,应在客观、主观等两个方面养成和实践,包括岗位职业精神培养、职业定位、本人意识和工作交流等方面;然而辅导员“工匠精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成,需要在工作的理念、工作的方法以及工作过程中完善职业思维、形成自我经验积累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工匠精神 辅导员 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027-02
一、工匠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
(一)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工匠们不断雕琢产品,不惜花费时间精力,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断改善工艺,注重细节,孜孜不倦地使产品不断升华的过程,即有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四个维度。
(二)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积极性、良好态度和工作投入是第一要素,也是核心要素,这也是我们要弘扬的工匠精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其中敬业不仅仅体现在热爱工作和努力工作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工作的品质追求和态度上。工匠精神关键在创新,核心在精益求精,当代中国正迈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浪潮下,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奋进,工匠精神赋予新的时代使命,这不但涉及中国制造及其产品质量,也是职业、伦理、态度、行动中的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民族对待工作的优良品质,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应具有的精神动力。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现状
(一)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总体发展不平衡
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高校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较大,如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很早就启动了以项目化为核心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每年进行资金投入,并定期考核,形成了较好的建设机制。但其他省份尤其是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辅导员个体因素的制约
(1)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即辅导员队伍中部分辅导员产生的职业倦怠会直接导致其职业素养困惑,阻碍了工作室的进一步建设;工作室活动载体和内容设计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形式和载体过于单一;工作室的建设持久力不够,尤其是打造和培育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坚持推进的动力不足。
(2)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角色定位不清晰,职业锚无法形成。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更多的辅导员疲于日常的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没用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真正的建设工作当中。
三、工匠精神融入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打造工匠意识,以学习共同体为模式建设团队
工作室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要发挥优势,凝聚团体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小组。开展集体备课,实现优势互补,建设具有工作室特色的精品化课程;以科研团队形式开展专题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现辅导员课题研究的专题延续性和深入性。同时配备高素质工作室核心团队成员,在工作中积攒经验相互学习,在学习中将教育研究的思想本质融入工作中。在追求精益求精的学习工作当中,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工具,在线下线上共同加强团队建设,打造当代辅导员工作室“O2O”的创新模式。
(二)培育创新精神,增强辅导员工作室活动载体和内容创新效果
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要坚持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投入。一是辅导员自身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墨守成规地遵循老办法、老经验去解决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和教育问题,要不断更新理念,适应时代思想变化的脚步,尤其是紧跟党的新思想,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根据学生新的思想变化,及时准确地根据实际需求去帮助学生,管理学生。二是工作室开展工作时要有敢于使用、善于使用和乐于使用新媒体的意识和能力,工作室建设的关键在于吸引学生,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和开展活动,新媒体是学生经常活跃的阵地,那么辅导员工作室就要在新媒体运用上舍得投入,才能收获成果。
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要有团队意识才能实现活动载体和内容的创新。一是工作室的建设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单靠一两个人是不可能完成建设任务的,只有从学生工作实际出发,发挥团队智慧,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热点、难点与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开展专项调研,探索和使用新的工作载体、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二是合理设计和开展新的活动,通过开展学术研究,注重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积极研讨,提升合作调研意识,不断提升教育能力,增强教育反馈效果,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载体和内容的创新。
(三)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提升辅导员工作室敬业精神
敬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工匠精神具有踏实、肯干、坚持、专注的精神内涵,更要求人们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是要提升辅导员工作室敬业精神关键在于工作室的每一名成员的敬业精神提升,即每一名成员在工作态度、努力程度和奋进方向上都同向同行、同心同力。有了敬业精神,就意味着应该全心投入,既要“仰望星空,坚定信念”,又要“扎根大地,踏实肯干”。
二是辅导员应学会提炼、归纳和总结,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总结规律,依托工作室活动载体,科学设计活动内容,提炼出与学生工作实际相适应的好的工作方法和策略。要务实求真、脚踏实地地做好学生工作,要细心、用心、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尤其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出灵活的解决方案。在关心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正确地引导他们,更好地教育、管理和服务他们。辅导员工作室在开展学生工作时,不仅让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指导自己,更通过切实的工作让学生们懂得和乐于在生活和工作中践行精益求精,將敬业贯穿始终。
(四)高校应树立新理念,健全机制,为辅导员工作室培育“工匠精神”创造环境
一是高校应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和方式,改变过去的单一的培训方式和发展模式,将完善利于辅导员个人发展的支持机制纳入工作范畴。立足辅导员工作的一线实际,针对队伍发展实际组织开展的针对性、时效性强的培训实践、考察锻炼,从实际可操控的角度来提高个人技能水平;同时向学校部门建言献策,逐步完善有助于辅导员个人成长发展的激励和晋升机制,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给予重视和大力扶持,尤其是统筹二级学院建设辅导员工作室。
二是要将辅导员个人成长与工作建设结合起来,增加智力投入,加大对工作室成员的培训,发挥学校资源整合优势,充分利用好各种培训资源,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培训研修、交流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
三是健全和完善辅导员工作室奖励机制。目前很多高校成立了辅导员“创新创业工作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新媒体应用工作室”“心灵疏导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学校部分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但他们的效果十分明显,应给予积极的扶持、鼓励和奖励,学校应结合实际为建设效果好的辅导员工作室创造有力条件,鼓励做强做大,凝练特色,打造品牌,积极向外界推介,大力推广,充分调动工作室成员积极性,让辅导员工作室在学习、培训和实践中敢于坚守、敢于坚持,传承培育“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任雅才.以工匠精神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0).
[2]黄兆凡.浅析辅导员的工匠精神[J].新西部,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