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峰 岳强
摘要:高等学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开展党建品牌建设,不失为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实效性、吸引力、感召力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尚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和提高。高校党建品牌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保证建设的科学性;要重视队伍建设,为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提供人才保证;要把握品牌建设的规律,积极促成党建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党建 品牌 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001-02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高等学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近年来,高校基层党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被弱化、虚化和边缘化的问题,开展党建品牌建设,不失为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实效性、吸引力、感召力的有效途径。
一、党建品牌建设的内涵及其特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本活动单位,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但长期以来,基层党组织职能被弱化,组织凝聚力不强,活动方式刻板缺乏活力都是不争的事实。2000年青岛海尔集团首先创建了“海尔蓝中党旗红”党建品牌,其后青岛市开展了一系列的党建品牌建设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紧随其后,国内的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开展了党建品牌建设的尝试,借鉴已有的经验,一些高校也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基层党建品牌建设方面的有益尝试。
品牌一词来自于企业管理中的市场营销,是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标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将品牌建设的理念植入基层党建工作中是当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党建品牌建设具有一般党建工作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党建品牌建设具有自身突出的特点:其一,持久性。品牌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结合自身特点创造出来的,经过不断改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创造一个卓越的品牌;同样,一个卓越的品牌也能够成就一个成功的企业。尤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同类产品会经历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企业只有拥有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党建品牌建设改变了以往基层党建工作中出现的盲目跟风、应付了事的现象,根据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谋划,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党建品牌经得起推敲,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基层党建的有效载体。其二,传承性。品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变动,经常会带来党建进行过程中一中断而无法接续的现象,或者由于更换负责人而使得原有的建设目标不能够很好地实现。党建品牌是经过了周密的论证而形成的共识,符合基层组织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会因为负责人的更换而影响党建效果。稳定性带来传承性,这种传承不是简单地延续,而是在发扬以往优点基础上的不断提升,因此党建品牌建设对于提升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大有裨益。其三,创新性。品牌产生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品牌也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党建品牌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从而使基层组织长期保持其先进性和号召力。其四,示范性。品牌的持久性、传承性和创新性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对行业内外会具有极大的辐射效应。党建品牌建设过程中会积累很多成功的经验,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可以为其他基层党组织所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党建的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二、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意义
高校党建品牌是以高校党建工作某一领域为主创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設为主线,以服务师生为重点,以围绕中心工作、促进事业发展为目标,凝聚着党的执政理念,体现着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目标,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能够起到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高校党员、师生普遍认同,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党建工作理念、标识或载体。[1]开展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开展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有利于确保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稳步推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各种社会思潮互相激荡,各种利益诉求相互碰撞,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完成好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创建高校党建工作品牌,提高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是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关键,同样也是保证高等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的关键。
其次,开展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但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发挥和发挥的效果如何则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党建品牌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党建工作,它是在充分研究了本组织自身的特点之后,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组织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样的党组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党员群众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进而能够将广大党员紧密凝聚在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的氛围中,能够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开展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有利于实现高校党建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品牌规划、品牌建设、品牌评估等环节,集中优势资源,挖掘工作特色,建设优秀品牌和品牌体系。品牌建设一旦成功即可以产生显著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可以为同类党组织建设学习借鉴,从而实现了党建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
三、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展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样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创新及特色不足。党建品牌与其他一般性党建活动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根植于高校基层组织对自身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分析要立足于高校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主要是人的问题。目前不少高校基层党组织不善于将党建工作的目标、学校发展的目标特色以及师生党员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党建品牌建设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和创新,从而背离了品牌建设的初衷。
其二,组织实施过程欠科学性。在一些高校的基层党组织,由于缺乏经验与正确的工作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将基层党组织自身特色和时代要求牢牢结合,工作机制有待理顺。一些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虽然开展了创建党建工作品牌的相关活动,但缺乏调研、评估、反馈等相关工作环节,导致活动盲目开展较多,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高品质的党建品牌最终难以形成。
其三,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一些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由于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研究者和一线工作者虽然已经意识到评价、监督和管理机制的重要性,但这一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不能及时反馈到上一层党组织,而由于没有及时得到评价与指导,造成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缺乏动力,投入不够,影响了品牌创建效果的实现。
四、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对策
1.加强顶层设计,保证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科学性
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党建品牌建设要想取得成功,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基层党建定位必须准确,要紧紧围绕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开展,要防止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两层皮的现象发生。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高等教育的实际、从高校自身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党建品牌,从而保证党建品牌建设的科学性。党建品牌建设要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做好科学规划,建立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
2.重视队伍建设,为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党建品牌建设能否取得成功、贯彻落实,最主要的要看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尤其是支部书记。党建品牌建设不是简单地套用企业品牌建设的概念,而是在品牌建设理念的指导下,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这样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尽职尽责的带头人把工作做好,同样也需要带头人具有先进的理念、不断學习的精神和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党建品牌建设落到实处。
3.把握品牌建设的规律,积极促成党建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在商品经济领域,要打造一个新的品牌,首先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品牌调研,充分把握企业自身的特点、市场上同类品牌的状况及品牌受众定位,从而才能准确定位自身的品牌,制订品牌建设规划。在品牌调研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确定品牌建设的方向、目标、途径、步骤,并依据品牌规划进行品牌定位与设计。在品牌设计完成后,即是品牌的推广、评估和反馈。高校党建品牌建设虽然与商品品牌建设具有不同之处,但其中有诸多相通之处,在建设过程中也必须按照其内在的规律进行推进,使其成为一个闭合的体系,通过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借鉴商品品牌建设的理念,高校党建品牌建设也应当遵循相应的规律,首先要对党建品牌进行调研,要充分调查和总结高校(或院系)的特点、党员(教师或学生)的特点,深入把握高校基建的特点。在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某个切入点确定建设品牌,可以是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培养、组织建设等方面。将党建品牌建设与高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确定党建品牌的名称,并制订建设发展规划,规划要科学合理。按照规划开展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包括品牌宣传、运行、评估、反馈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学校的建设发展目标、党员的思想实际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与时俱进地修订建设规划,不断提升品牌建设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杨露.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理论导刊,2014(2):62.
责任编辑: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