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广播电视亲历记

2018-05-16 01:44郭锋
大理文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理广播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的诞生,让千里眼、顺风耳的古老传说变成了现实;

广播电视的发展,使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

回顾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内心无不充满着几多感慨喟叹;

拾取那一桩桩难忘记忆,人生无不蕴藏着几许荡气回肠。

大办农村广播网

20世纪60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伟大号召。1969年,云南省召开了广播工作会议,发出“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迅速恢复、普及农村广播网”的指示。为落实会议精神,我从大理州水工队抽调到当时刚成立的大理州革命委员会政工宣传组下设的广播办公室,负责全州广播恢复、兴建的任务,从此揭开了我州广播电视事业的新序幕。

当时的广播办公室只有我一人,在革委会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我首先深入到各个县,调查了解各县广播站的情况,并帮助他们落实站址,购置收扩音机、话筒、唱机、高音喇叭等设备,选拔播音员及广播技术人员。在半年的时间里,在各县革委会的重视、支持下,全州12个县都恢复了正常播音,让高音喇叭的声音传遍整个县城。

紧接着就开展了普及农村广播网的工作,由大理州邮电局抽调来李怀高、陈炫章两位同志,我们三人组建了大理州广播管理站。这时我们深入到农村、山区,广泛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杆架线,安装广播喇叭,让每家每户都能听到广播。

有一天我到祥云普溯贫困山区的一户农家安装喇叭,这家的主人死活不愿安装。我感到十分纳闷,再三询问后才得知,他们内心其实是十分想听广播的,就是拿不出两元钱来付喇叭费。主人说,他们家穷得只能吃洋芋、苞谷,连买盐巴的钱都没有,哪里有钱来付喇叭费?我环顾他家的环境,只有一只火塘,一张床,家具也十分简陋,就替他们支付了喇叭款。像这样的家庭碰到了四五家,我都从当年每月35元的微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帮助他们安装了喇叭。因为当时办农村广播,电杆、电线都由公家负责,入户小喇叭得由各户负担,家境好的,不仅有喇叭,而且还配备了一个小木盒;家境贫困的连喇叭费都难以支付,但为了让他们也能听广播,我们都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经过艰辛的努力,晨踏朝霞,晚披夕晖,我们的足迹踏遍全州大地,大理下兑、洱源邓川、祥云普溯,留下了我们的身影;云龙天登、巍山大仓、宾川州城,洒下了我们的汗滴。云龙天登率先在全州实现村村通广播。

一条条银线跨千山、越万水,通往各个村庄,一只只小喇叭挂在社员家中,体型虽小,声音却高亢响亮。村民们通过广播不仅能掌握天气预报,学到各种科技知识,还能了解同家大事,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当大理七里桥公社建起广播站时,我为此写了一首大本曲:“银苍玉洱美如画,条条银线连万家,户户安上小喇叭,心中乐开花。重大新闻牢记下,科学种田要靠它,革命生产两手抓,永远听党话!”全民20段的大本曲,请白族老艺人在广播里弹唱,深受群众欢迎。

当时我们采取交流电与直流电相结合、大网与小网相结合、专线传输与其他传输方式相结合、木杆与水泥杆相结合、高音喇叭与入户小喇叭相结合的五种方式,使全州农村有线广播网得到迅猛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州已拥有收音机690台,总功率达67.84千瓦,小片广播网点2057个,广播人户喇叭5.13万只,广播专线476.19公里,形成了村村通广播、户户入喇叭的喜人情景。

筹建大理三电厂

要发展广播事业,当时碰到的困难是三缺:一缺资金,二缺设备,三缺人才。资金方面,采取三级(州、县、乡)各调拨一点。而为解决设备和人才困难,贯彻全省广电T作会议精神,大理州要成立一个“三电厂”(即广播、电影、电视),当时的革委会生产组领导把我叫去,请我推荐人员,负责筹备工作。

于是我经过深入的调查,广泛听取意见,提出了一个初步名单。这些同志年纪轻、思想好、有特长,如无线电迷王鑫、电镀行家杨庆龙、绕变压器能手孙凤珍等。这份十几个人的名单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并得到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很快就办理了借调手续。

1971年3月,我带领着这十几个人到昆明无线电厂学习制造收扩音机技术。这些同志分别到各个车间,虚心向师傅们求教,刻苦学习,掌握了各门技术。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后,回到下关,借用了小礼堂作为厂房,开始生产收扩音机。经过1个多月的攻坚克难,终于生产出第一台50瓦的收扩音机,经各项指标测试,都已达标,紧接着进行小批量生产,缓解了器材紧缺的矛盾。

接下来研制成功了“四速唱机”,即用四种速度来播放唱片的机器。这唱机一横空出世,就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出现一机难求的场景。要想买到这种唱机还得走点后门,有的人还把它作为结婚的嫁妆,从此“三电厂”名声大振。

除机器设备外,大量需要的是喇叭。于是我带上两人到苏州学习制作舌簧喇叭技术,回来后自己烧制磁铁,制作舌簧喇叭。由于磁铁费T费料,工艺复杂,我们又决定研制陶瓷喇叭。于是我们深入到邓川瓷厂,与工人师傅们反复研究,多次试验,经过十多天的努力,终于成功掌握了生产陶瓷片的技术,生产了数万片。

紧接着,我们在洱源县举办了陶瓷喇叭制作培训班,采取边学习、边生产的方式,生产出5万多支陶瓷喇叭送往各县,为普及农村广播网提供了充足的设施。

者摩山上看电视

1976年是一个令人悲痛的年份。这一年周总理、朱老总、毛主席相继逝世,尤其是毛主席的逝世令人悲痛欲绝。大家都想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只可惜当时大理还没有电视。

这时我与市广播站商量,能否选一个制高点,架天线,安机器,接收电视信号。于是我们选择在通往巍山路口的海拔在3100米的者摩山,在山上搭起帐篷、架起天线,接收从昆明梁王山发来的电视信号,用100瓦电视接收机转发到电视机上。经过三个晚上的接收、测试,终于收到了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大家情不自禁地大声高呼。

就在九月中旬的那几个难忘之夜,川流不息的人流從下关、巍山两个方向涌来,大家步行十多公里的山路奔向者摩山上。只见山道上,密林中,点点手电筒的亮光,如流星在山间飞舞,荒芜的者摩山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爬到山顶的人们立即涌进一个简易的大帐篷内,汇聚在两台黑白电视机前,怀着虔诚、缅怀的心情,瞻仰毛主席的遗容,观看全国人民吊唁主席的新闻。

在那几个不眠之夜,我们每晚都要接待从下关和巍山方向赶来的成百上千的热心观众。因帐篷太小,就干脆把电视机抬出来,放在显眼的位置,让观众看得更清楚。山风猛烈侵袭,群众却没有感到丝毫寒意;天黑山高路远,未曾挡住大家对伟人的怀念之情。我将这一动人场景写成了一篇纪实散文《永恒的遗容》,后来发表在1993年12月23日的《大理报》上。

1977年,在州市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一座50瓦的电视差转台,接收梁王山2频道信号,用5频道转播,购置了一套面积为30平方米的活动木板房,成为我州的第一座电视差转台。

当时大理地区还没有电视,于是我从昆明购买了一部由云南无线电厂生产的“山茶”牌电视机,放到老地委会院子中。每天晚上,许多观众都围着电视观看节目,但是信号不稳定,有时“雪花飘”,有时“水波荡”,有时出现“马赛克”,尽管如此,观众们仍耐心地将电视节目看完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我们这才将电视机抬回屋内。

建立苍山电视台

为了使滇西各族群众早口看上电视,1975年初,中央和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决定,在大理苍山建一座高山电视转播台。当时我30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岁,担负起了参与选址、建台的光荣使命。

1975年5月3日,我们组建了一支由广电、电力勘测、地质、公安、卫生等部门抽调的10多人小分队,并请了20多个民工,肩背发电机、电视机、测量仪、帐篷和干粮,凌晨5时从县招待所出发,穿树林、攀悬崖、跨深涧,下午1点到达海拔4000多米的苍山顶,随即开展收测电视信号的活动。经3个多小时的多点收测,终于收到了从昆明梁王山发出的电视信号,且场强达57比特,达到了建台的技术标准。

苍山19个山峰,到底在哪个峰建台呢?接下来我们先后攀登了中和峰、小岑峰、玉局峰、马龙峰、五台峰、三阳峰等8个山峰,进行详细考察和科学比对,最后确定将中和峰和小岑峰之间的4092高地作为台址,上报上级广电部门。1976年,经国家广电部和省广电局正式批准,同意建立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对外称“761 工程”。

在州委组织部、宣传部的重视下,由团州委抽调了李枝先、部队转业的刘文豹、省广播电视局计财处的陈应辉及由州委宣传部指派的我,四人组成了电视差转台筹备领导组。同时抽调了以杨慎为首的年纪轻、身体壮、有吃苦精神和事业心的10多位同志,开始了苍山电视台的筹建T作。

要建电视台,首先要解决的是电源问题,此项工程由大理州电力局工程队承担。1978年3月开始架设高压输电线,我们组织了100多个民工,先后将每根重达500多斤、长9—12米的100多根电杆准备就位,每人扛3—5圈70平方毫米的钢绞线,50多人排成长龙沿着杆位前行,技术人员爬上高杆进行架线。建设者们迎狂风、顶烈日、战严寒,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的艰苦工作,终于架通了全长9.7公里的10千伏高压输电线,于1979年6月30日正式通电。这条闪光的琴弦飞越崇山峻岭,给占老的苍山带来现代化的光明。

建台所需的钢筋、水泥、设备、器材均靠人背马驮运到山顶。为减少运输压力,我们组织了5个乡镇的300多个民工,从海拔2900米处修筑了一条简易公路,延伸至海拔3200米处。在地形复杂,溶洞多,山势陡峭,施工面狭小的地区展开筑路T程,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83年修通了全长22.5公里的公路。在修筑公路的过程中,有一民工因意外而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此路虽短,却是以血汗、生命修成的。

在山顶建机房,不知要比在平地盖高楼大厦困难多少倍,但建设者们克服了干难万险,终于在1981年10月建成了发射机房、抽水机房、蓄水池、电缆沟及防雷电网等附属工程。

天线队的师傅们迎狂风、顶烈日、战冰雪,抢时间、争速度,高标准、严要求,立起了一座高30米的九层蝙蝠翼钢管直立天线铁路,这座巍峨的铁路承受着风霜雨雪的侵蚀,傲视风景如画的苍洱风光,传送绚丽多姿的电视节目。

工程技术人员经过21天的昼夜奋战,终于将10干瓦电视发射机安装调试成功,1981年12月24日开始发射转播,经技术测定,播出信号图像稳定、色彩绚丽、伴音清晰。这让云南西部的大理、楚雄、保山、丽江、迪庆、怒江、临沧、德宏等8个地州收看到了电视,覆盖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使800多万各民族同胞收看到了电视节日。

苍山电视台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工作环境最为艰苦的高山电视转播台。为解决工作人员常年在恶劣环境下在山顶值班的问题,1983年安装了Vd-79远程遥控设备,利用“遥控、遥测、遥信、遥调”的计算机远程控制的方式,实现了全国首家高山台站的无人值守。

筹建大理电视台

为落实“中央、省、地(州)、縣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贯彻《民族地区自治法》第38条“民族白治地方的机关白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民族文化事业”之规定,1984年州广播电视局领导指定我向上级有关部门写大理电视台成立的专题报告,我从建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7月份上报,同年12月26口,国家广播电视部就正式下文,批准建立大理电视台,使用4频道,发射功率为1千瓦,成为云南省最早批准成立的地(州)一级、能白办节日的电视台之一。

建台初期,州局从各单位抽调了8位同志开展筹备工作,暂借用市广播站地点办公。台址选择在洱海公园团山西侧,1985年6月5日动工,经过4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座建筑面积160.45平方米的园林式小楼的发射机房建成,仅用资金4万多元。

由于海拔低,覆盖面窄,1985年,州政府拨款45万元在海拔2035米的团山西部高地重建了一座发射机房和74米高的正规发射铁塔,安装了4频道蝙蝠翼发射天线和9频道偶极子发射天线各一副,4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一套和大理台白办节目,9频道转中央电视台二套节日。同时安装了6米高的卫星电视地面站一座,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接收和发射系统,让全州人民都能看到大理台的电视节日。

在建台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全力支持,许多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给予了大力援助,同时还受到了工人、农民、部队、干部和学生的帮助,使建台T作顺利开展。

1985年10月1日,大理台开始试播,因为当时摄像、编辑、制作设备十分简陋,故以转播中央台电视节目为主,大理台白办节日不定期播出。当时我通过各种关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省广电局搞到一台单管摄像机,该机摄像、录像和电源是分离的,需要三个人出动互相配合。当时正值泰国王姐访问大理,需要宣传报道。那一天她到德化碑朝拜。当时德化碑屹立在荒野之中,周围土堆、荒草丛生。我扛着摄像机紧跟泰王姐,谁知后面背电池的同志被土堆绊倒,电源线脱落,幸好保安立即扶起该同志。他跑步追上,很快将电源接上,才拍下那珍贵的镜头。这一行动在贵宾眼中显得很尴尬,但新闻在电视上播出后,很受观众欢迎。

州政府对发展电视十分重视和关心,加大投入,先后购买了摄像机5台,录像机2台,彩色监视器4台,编辑机3台,特技机、调音台、字幕机各1台。

1986年11月19口,大理台正式开播,当晚播出了由我编撰、云南台谭乐水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苍洱荧屏添新姿》,全面、生动地反映了建台的艰辛和电视台的发展远景,这也是大理台的第一部电视专题片。在开播的当晚,我们派出了部分同志,分别到有关单位,帮助调试频道,以便接收大理台的节目。当大家看到清晰的图像,听到动听的声音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

紧接着在大理市工人礼堂举行了大理电视台开播典礼,在时任州委副书记杨俊生的介绍下,大理电视台党支部书记、代理台长杨正光到任,州市领导及工人、农民和驻军代表表示热烈祝贺,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3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与此同时,在下关兴盛路建盖了建筑面积971.41平方米的四层综合楼,作为电视台的办公和住宿用房。

建台初期仅靠两部单管摄像机、一台M3摄像机和一条编辑线白办节目。节目编好后,要用专人送到团山发射机房,节目每周播出两晚,每次5~10分钟,其余时问全部转播中央台一、二套节目。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如今电视台已拥有摄像机60多台,编辑线30多条,从业人员100多人,每天播出20分钟的《大理新闻》和10多个专栏、专题节目。

在电视台成立15周年时,我曾撰写过电视专题《白州荧屏显风流》。我很荣幸地被电视台聘为专家、评委,每个月对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及各类专栏节目进行全面评审并量化打分,评出各种级别,进行分层次奖励,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由于评审认真,问题抓得准,整改措施明确,节日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为观众奉献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获得了全国和全省的多项奖励。

为建州台鼓与呼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大理长期以来都没有自己的广播电台,而云南省的其他7个自治州都相继建立了州电台,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我当选为大理州第九届政协委员的三年时间里,努力参政}义政,积极建言献策,多次撰写提案。由我撰写的《尽快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广播电台》的提案,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对建州电台四处奔走,不断鼓与呼,还曾到省内建台的怒江、楚雄、红河等州参观、学习、考察,回来后向州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州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历经20多年的争取、筹备,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广播电台终于在2008年1月1口正式成立开播。在开幕仪式结束后,电台记者第一个现场采访了我,我万分激动地讲述了老一代广电工作者的心声与嘱托。

创办周报倾心血

广播电视报是当年人们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指南。1995年在云南省广电厅和云南广播电视报社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创办了《云南广播电视报·大理版》,由我担任执行副总编兼责任编辑。总编室只有杨素娟和我两个人,既要负责全州广播电视宣传业务,又要承担报纸的编辑、发行任务,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是张小报,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张周刊小报同样需要一张大报的工作流程。首先要确定策划每期报纸的宣传报道重点,然后是组稿、改稿、编稿、排版、校对,最后送印刷厂印刷。当年不能从电脑传稿,我只好骑着自己的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一次次往返于单位和电子印刷厂(天龙印务的前身)之间。

为办好、办活这张报纸,我制定了一个叫“12345”的标准,即每期报纸有1篇评论(《视听评谈》),2幅照片(一幅影视剧照,一幅艺术照),3条消息(《声屏短波》报道发生在我州广电战线上的新闻),4套节目(預告市人民广播电台、大理电视台和州、市有线电视台的一周节目),5条广告(大小规格不计,公益和商业共享)。此外还开辟了《一周要闻》《影视天地》《知识广角》《生活之友》《导游大理》等栏目,文章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多彩,版面生动活泼,让读者爱不释手。

同时,我们还团结、凝聚了州内一批写作爱好者,培养了一批通讯员,壮大了宣传队伍,每年举行一次通讯员会议,总结工作,倾听对办好报纸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评奖,对优秀的稿子进行表彰。

这份周报是一份白办发行的报纸,读者都是自愿出钱购买的。报纸星期五晚上印刷,第二天我就组织人员分发到各县,并送到下关各报刊亭,不到两小时就销售一空,深受读者、受众的喜爱。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每期3万份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心里好像喝上蜜糖一样甜蜜滋润。

影视名人采访记

大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影视剧组来这里拍摄电影、电视剧。在那些难忘的岁月里,我有幸接触和采访了一些影视文化名人。有台湾著名言情作家琼瑶,香港著名武侠作家金庸,歌唱家胡松华,舞蹈家杨丽萍,毛主席专职摄影师吕厚民,导演黄建中,央视播音员罗京,主持人曹颖、刘仪伟,电影《五朵金花》的演员莫梓江、王苏娅、谭尧中、孙静贞等人。

1992年5月,著名歌唱家胡松华到大理拍摄大型音乐艺术片《长歌万里行》时,我全程陪同。当年他虽已61岁,但仍身体壮实,体魄魁伟,神情饱满。在苍山下、洱海边、蝴蝶泉畔留下了他专门创作的《大理风情多美好》《苍山洱海情无限》两首对大理饱含深情厚谊的赞歌。我将采访他的报道写成《长歌万里寄深情》,上海《文汇报》等多家媒体纷纷作了报道。

1998年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期间,著名作家金庸先生应州市领导的盛情邀请到大理,当时的大理州州长李映德、大理市市长赵济舟向他赠送了一把纯金打制的大理州州市金钥匙,并授予他“大理市荣誉市民”称号。

金庸先生在大理五天的时间里,我全程进行采访报道,拍摄下了他在大理的所有活动:在崇圣寺与李映德州长栽下松柏树,提笔写下“天龙寺”三个字,在剑川石宝山留下“南天瑰宝”的墨迹。在采访中,他谈到创作《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这些小说时,他未曾到过大理。仅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他就对鼎盛时期大理国的历史、宗教、风俗十分了解,甚至能说出大理国有哪几代国王出家,谁是禅位后为僧,谁是被废后为僧。他在書中对“点苍山”“无量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描写都与现实有惊人的相似。

在他要离开大理的头天下午,他突然提出要到瑞鹤药业公司参观,事先的行程中并未安排此项内容,在场的领导都有些纳闷。原来金庸先生因长期伏案写作,肝阳上亢,引发眼睛红肿、辣痛,长期服用该公司生产的熊胆粉、珍熊胆丸,这些药治好了他的病痛。那一天,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热情地接待了他。他主动提出要为公司书写厂名,当时纸笔都没有,他回到宾馆后,挥毫泼墨,为该公司题名“云南大理瑞鹤药业有限公司”,字迹飘逸洒脱。

1990年,云南电视台到大理拍摄电视剧《五朵金花的儿女们》时,特别邀请了当年在《五朵金花》中扮演阿鹏的莫梓江、扮演炼铁金花的王苏娅、扮演积肥金花的孙静贞、扮演畜牧金花的谭尧中到大理参演电视剧。在整个拍摄期问,我与州电影公司的经理张怀义、摄像师罗之芳一直跟随剧组,与他们朝夕相处。他们同忆起1959年到大理拍《五朵金花》的动人场景,谈到拍摄结束后经过31年又来到大理的激动心情,对大理一直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对大理的发展与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在拍摄结束后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担任电影局长,有的成为导演,有的塑造了多个银幕形象……但对大理始终不忘初心,身怀感恩。拍摄之余,他们还到崇圣寺三塔、州博物馆、杜文秀元帅府等地参观,参加了观音塘庙会。在“三道茶”晚会上,我州艺术家施珍华还边弹三弦边唱道:“姐金花,妹金花,相搀相扶回老家;欢天喜地笑声朗,合不拢嘴巴。眨眼又过三十年,姑娘变成老大妈;新一发金花开满地,看谁来采她?”新老金花、大小阿鹏在用心地塑造着各自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新时期白族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这些动人的场景都出现在了由我编撰、罗之芳拍摄的电视专题片《阿鹏金花故乡行》中,在云南台、大理台多次播出。

扩大外宣赴美学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负责全州广播电视的对外宣传工作,先后接待了来自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电视摄制单位,拍摄宣传大理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在2000年6月,日本NHK到大理进行《云南之春》的现场直播。在~个星期的时问里,我全程陪同,有时还穿插做主持人介绍大理风情。该节目反响良好,被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云南省旅游局授予一等奖。

与此同时,我参与编撰的反映大理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的电视专题片,有8部先后在美国斯科拉电视台播出,有的电视片也曾在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播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大理,喜爱大理。

2000年7月11日至29日,我应邀参加了中国广播电视考察团,赴美国访问。这一期问,我们拜会了乔治亚州政府电影、电视局,访问了著名的CN国际新闻有线电视网,参观了《美国之音》的录制,并与中文部主任陈光先生进行座谈交流,参观了世界著名的硅谷,并到好莱坞亲身体验电影拍摄,同时还走访了几家夫妻、兄弟、朋友组成的私人电视制作公司。

美国的广播电视除《美国之音》由美国国会每年拨款2.7亿美元外,全部广电机构都是私营的,大的拥有几千人,小的只有4~5人。这些电视机构管理有序,人员素质高、好学向上、刻苦拼搏。他们制作出的节目和广告都很精彩,有吸引力,得到商家的青睐,销路很好,效益可观。

虽然美国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不同,但他们对广播、电视、电影的那种执着追求、迅捷反应以及精益求精、竞争向上的精神,都深深感染着我们。他们在用人上不分国籍,不论皮肤,也不管语种,不问学历,只要善于学习,刻苦钻研,有一技之长,都能被任用,干出一番事业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培训人才谱华章

随着大理州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对广电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趋势下,1986年,大理州开办了全州广播电视培训班。这一个培训班共有30多位学员,来自全州各县市,而我也非常荣幸地担任了首任培训班的班主任。学员们在培训班上接受了无线电、收音机、扩音机、电视机、新闻写作的系统学习,通过了一年半的刻苦学习,大家都收获颇丰。毕业后,这些人成了各县广播电视局的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广电事业发挥着光和热。

此外,各县的县委宣传部和广电局也经常联合举办各类新闻培训班,邀请了在新闻岗位上有着丰富经验的新闻人进行讲课。我作为经常被邀请的新闻人之一,既感到非常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这些培训班吸引了各县许多热爱新闻的年轻人,听课人员累计达5300多人次。我深知自己虽然在新闻领域取得过一定成绩,但也有义务和责任将白己的经验传授给后辈。所以我不仅积极参与各种新闻培训班,为年轻人讲解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在实践中的体会,我还将白己毕生为大理广播事业洒下的心血汇集为《情洒声屏》一书,借此将自己对新闻共作的理解和感悟传递给更多有志于此的年轻人。

努力创新、不断进取是新闻从业者必备的品质。州委宣传部为给领导提供媒体动态,不断提高播出质量,邀请我担任“阅评员”一职,对《大理日报》、大理电视台、州人民广播电台的文章和节日进行评审,每月都写出 1—2篇评审文章,8年时间里先后共撰写了105篇文章,刊登在《新闻阅评简报》上。我从舆论导向、写作方法、采编角度、编辑方式、播出效果等多角度对文章和节目进行评述。这种方式不仅让领导掌握新闻媒体动态,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新闻和节目质量,也使得广电新闻人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创作出更多让读者和听众喜闻乐见的佳作。

高校也是培养广电新闻人才的摇篮,未来的新闻从业者大都从这里走出来。大理大学作为大理州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其文学院也开设了新闻系,为滇西地区培养了很多新闻人才。我曾经被大理大学邀请向同学们教授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用自己从事广电新闻50多年的亲身经历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述,受到同学们的热情欢迎。

我想在最后用一段话总结我对广播电视事业的热爱和回忆:“古稀年,志弥坚;爱广电,声屏恋;倾心血,撰精篇。文中精,读者鉴;忆往昔,勤奉献;夕阳美,乐平生!”希望以此与热爱新闻的诸君共勉。

编辑手记:

当我们能够安心地在收音机旁收听悦耳动人的广播,或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异彩纷呈的电视节目时,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些节目是如何传递到我们身边的?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忽略这个问题。我们能够接收到各种媒体的信息,得益于广播电视的建设与发展,而我们所享受到的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在背后默默奉献着的广电人。本期栏目的作者郭锋,作为大理州早期广播电视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以一名普通广电人的口吻,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大理州广播电视事业从兴办到发展的全过程,一条清晰而完整的广播电视发展线路呈现在我们面前:从深入农村安喇叭、装广播,筹建“三电厂”,亲自上阵生产广播设备,建设大理州第一座电视差转台、电视台,再到成立大理人民广播电台……让我们跟随他的回忆,体味大理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体味大理广电人对广电事业的热爱与奉献。读罢此篇,我们就会明白广播电视的发展有多么漫长而艰难,如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

猜你喜欢
大理广播广播电视
大理:梦游理想国
大理好风吹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