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伦理学》大编辑部的组织建设

2018-05-16 06:28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任委员伦理学科技期刊

关 健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 100730,gjpumch@126.com)

近年来,中国科技能力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从发表文章来看,2014年(SCI)论文数量排世界第2位,10年来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世界第4位。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也愈来愈大,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数量也越来越多,相当多的期刊论文得到国际引用。但与科技水平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相对较差。据《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2015统计,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国(8864次);按148种有CN号期刊统计,我国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为1638次,排名第20位;按194种中国期刊统计,平均总被引频次为1358,排名第22位。其中社会科学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相对更小。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是我国关于医学伦理学的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随着医学科技和其他相关领域科技的融合与发展,医学伦理学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大数据与数据共享;互联网与物联网-网络医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未来机器人发展;科学和人文的碰撞;科学对人及其社会关系等的影响等。这些挑战和问题为医学伦理学的讨论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十三五”以来,国家科技创新环境以及人事政策导向,积极促进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将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科技工作及其成果,把单纯追求SCI文章的发表,逐渐重视中国自己的科技期刊的建设,这是中国科技期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契机。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主编王明旭教授提出“开门办杂志”理念,以充分发挥领域内的人力资源和智慧,快速促进杂志发展,提高社会科学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开门办杂志本身是创新,开门办杂志的落实过程是探索和实践。随着加入同仁的不断增加,队伍的不断发展,杂志的组织建设也逐渐完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组织机构的建设日趋完善,也为杂志在各个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成立三驾马车,助推杂志发展

杂志致力于成为中国医学伦理学学者交流和合作的平台,而组织建设是提高效率,发挥平台作用的桥梁和枢纽。没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再多的人也是一盘散沙。在王明旭主编的领导下,协同医学伦理学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同仁,杂志在2016年10月和2017年4月先后成立了青年编辑委员会、通讯员工作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委员会。

1.1 成立青年编辑委员会,开门办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落实开门办杂志的理念,从2016年夏启动杂志青年编辑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委会”)的筹备。经过反复讨论,拟定了青委会章程、考核办法等。2016年10月隆重召开了第一届青委会成立大会。按照拟订方案的程序,在成立大会上,编委会根据任职条件及推荐情况提出候选人名单,青委会主委、副主委通过等额选举产生;与会青委对章程和考核办法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修订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会上,一些年轻的医学伦理人成为青委会的骨干力量,不仅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初步形成了青委会的组织管理架构。青委会主任委员由主编王明旭兼任,引领和统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关健教授任青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负责协助主任委员进行青委会的常务运行与管理。医学伦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曹永福、尹梅、丛亚丽、和新颖和马晓担任副主任委员,分别负责学术质量、外联拓展、杂志提升、学术交流等工作,各领风骚。由谢广宽博士担任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分别配合副主任委员的工作。成立大会上提出了青委会工作初步路线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立大会上,青委会委员们为杂志的发展献计献策:包括杂志标准和定位——水平第一,不能只是为职称晋升发表文章,体现学术性;高标准,减少发表文章数量,提升文章质量,逐渐提升水平,完成既定目标;杂志具体运作方面——选题重要,选题要好、要新,提前做好下一年度的选题策划,关注热点;版面和格式应该更活泼,更接地气;可以采用学术主持人,负责期刊的组稿;版面格式可考虑对话形式,更是比较时尚和受读者、作者欢迎;促使开辟“探索与争鸣”栏目和“国际伦理快递”等栏目的诞生;杂志责任方面——提升杂志的作用,不仅要促进国内医学伦理的交流,人文发声,更要推动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国际影响和地位,国际上应有所作为等。

为了更好地协调和协助各项工作,经第一次常委会议通过,成立了青委会管理办公室及秘书处,由关健教授担任办公室主任,秘书处在青委会办公室主任的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制,秘书长或者副秘书长,受办公室主任及协助工作的主委副主委双重领导。编辑部李丹霞为常驻秘书长,负责青委会的日常管理。具体职能主要为:①执行常委会议和全体会议的决议;②负责青委会日常工作;③协助主委和副主委工作;④协调各社团工作;⑤对自媒体进行维护;⑥其他,依据主委、副主委、秘书处及委员倡议等需要处理的其他事项。常委会议上对主任委员、各个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的分工还进行了细化。结合调研结果,在自愿的基础上,青委会成立编辑组、自媒体组、英文组三个工作组。其青委委员分别参与杂志编辑、自媒体和国际伦理快递审稿等方面的工作,为将来杂志开启电子版和英文版积蓄人才。

青委会的成立为其他两驾马车的构建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1.2 成立通讯员工作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委员会

在2017年4月,为了满足更多年轻人对杂志的热爱和为杂志工作的机会,杂志筹备成立通讯员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通讯委”)。另外,考虑到杂志的发展,质量是根本,不能缺少医学伦理领域老专家的把关和相关领域专家和青年学者的关心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杂志同时筹备杂志质量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质管会”)。在通讯委和质管委会正式成立,在并顺利过渡的基础上,王明旭主编将青委会主任委员的重任移交给关健教授。并由关健教授做三个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以高效协调和组织工作。

至此,完成了杂志大编辑部的建立。

1.3 责任各司其职,统筹三位一体

鉴于青委会、通讯委和质管会,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共同有机地协助编委会,进一步做好杂志规划、运行和发展的工作。在组织结构上,最终决定由关健教授兼任三个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三位一体,协调组织工作。杂志现有组织机构框架如下(见图1)

经过讨论,结合诸位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在通讯委和质管会成立大会的筹备汇报会上,关健教授,受主编王明旭教授的委托,代表杂志,明确了三个委员会的不同职能和分工(详见表1)。

青委会、通讯委和质管会的职能有一定的分工。青委会更多在于杂志学术和杂志传统业务的促进和更新;通讯委重点在于利用好自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分享国际动态和发展成果;以及促进杂志推广和伦理科普,因此通讯员工作委员会由对医学伦理学及相关领域有浓厚兴趣、有新媒体传播特长及较好的英文水平的人士组成。质管委的工作相对独立,根据章程,专家委员和委员发现问题,可以随时反馈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反馈给质管会,也可以直接反馈给编辑部。但是,分工只是原则性设想,最终目标都是协助杂志编委和编辑部,以杂志发展为核心,互助互利、三位一体,三维角度,工作各有侧重,共同协力助推杂志发展。在杂志的学术、会议、研究、培训等交流沟通无界限,专业和主题为纽带的横向联合。为了协调发展,提高效率,避免重复,青委会的三个工作组,按照自愿原则纳入了通讯委,工作上横向纵向双重归属,人力资源一体化管理。协助整合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整合医学人文高峰论坛的举办都很好地证实了高度融合和统一的高效和实力。

表1 青委会、通讯委和质管会的职能分工和特点

续表

*管理办公室主任均由主任委员兼任,根据需要各自设置副主任委员若干;各配置编辑部专门秘书长和兼职联络副秘书长

2 科学合理考核,开放务实公平

杂志建立青委会、通讯委和质管会,既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是给伦理人相互学习和能力展示的舞台,也是杂志大编辑部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委员进行考核是组织建设的有力补充。三个委员会根据章程都是开放性的团队,并会定期或按需换届更新。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对委员们的积极工作的认可,是对无为工作的淘汰依据,也是促进队伍良性发展的基础。鉴于委员的兼职性质,从三个委员会的分工,到工作小组的选择,总原则是基于各个委员的自身兴趣和优势,有选择地自愿请领任务和工作考核。例如,青委会委员除了享有优先参加杂志举办的学术活动等权利等,青委的义务设置包括:①为杂志撰稿、约稿、组稿、推荐优秀稿件,提高杂志稿源质量。②为杂志审稿并推荐相关领域专家,为提高杂志质量进行学术把关。③收集各类反馈意见,提供办刊思路和建议。④共享学术信息,拓宽杂志合作渠道。⑤其他为杂志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贡献。考核中,并不要求每个青委完成所有的义务,而是结合自身情况和兴趣,选择性承担和完成。实质上,这个完成的过程是自愿和双赢原则。以约稿和撰稿为例,发表文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通讯委和质管会的考核和评优原则相同,内容有所不同(参见表1)。

三个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启动在即。换届工作的重要原则是有为者有位,让更多有能力、有热情的医学伦理人和伦理爱好者进入相应的委员会,发挥光和热,共同促进杂志和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贡献大的委员们,留任和“升级”。学术有一定影响的青委会委员成为或将会成为杂志的编委,通讯委员一定比例进入青委会。未来,青委会、通讯委和质管会,都是杂志编辑部、杂志编委会的有力补充和后备队伍。将更多发挥年轻中国医学伦理人年轻学者的才智,年轻人将承载更多的责任。但委员不是一个名利虚荣摆设,对于任期内从来没有参与杂志和委员会任何会议和工作的委员,根据章程也会自动淘汰,不再续聘。

3 承载历史责任,创新未来发展

一个国家科技人员发表文章的水平体现的是国家的科技能力和水平,而科技期刊体现的是国家科技的影响力。目前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屈指可数,社会科学的科技期刊更是空白。当然与历史上相比,中国科技期刊得到了长足发展。据《201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公告数据,我国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类等科技期刊已达4983种,期刊数量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进步。

完成创新强国的梦想,需要科技期刊在全球崛起。《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承载的不仅是杂志的自身使命,更承载着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的历史使命。

青委会、通讯委和质管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为杂志发展发挥智库作用并提供支持,协助编委会和编辑部,很好地完成了青委会初期制定的几个年度目标。增加了高水平的杂志稿源,更重要的是发挥青年伦理人的活跃思维,为杂志的学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使杂志版面和内容生动,提升了杂志对年轻人和其他领域人员的吸引力,不仅实现了开门办杂志的初衷,也促进了“圈外”人读杂志。从2017年杂志整体改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封面设计改版;栏目建设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开辟新栏目,“探索与争鸣”“主题栏目”“国际伦理快递”“医学人文遐思”广泛获得读者的好评;创建了自媒体公众号,一定程度促进了杂志拓展,提升了杂志的影响力。同时,青委会也将积极地参加编委会领导下2018杂志建刊发行30年的杂志系列活动和再发展,包括寻求医学、社会和人文杂志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这个在青委会成立之初就提出的“大气”建议。国际伦理快递,正在逐渐杂志近期规划目标之一,把世界的伦理人观点和前沿热点带进来。

按照杂志的设想,现在已经完成了开门办杂志一个初衷——建立大编辑部。杂志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两大原则,努力处理好杂志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读者、作者的关系,杂志质量、品牌与效益之间的三大关系;集中做好以队伍建设为龙头,以质量品牌为发展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合作共建为基础,三驾马车助力编委换届等工作;始终贯彻人性化、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理念。相信《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在不远的将来,势必不仅是国内医学伦理学学者的交流园地,更是世界伦理学者了解中国医学伦理学的窗口,实现通过《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把中国伦理人的学术和实践推向世界的远期愿景。

猜你喜欢
主任委员伦理学科技期刊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