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绍荣 侯明省 冯德正 张书光
(1.陇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德宏 678700;2.梁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德宏 678700;3.德宏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德 678400)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布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传染源: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传染途径: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黏膜感染细菌。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性器官黏膜而发生感染。易感人群: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2010年12月间,某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使用了不具检疫合格证明、未经现场检疫的实验山羊,导致从2011年3月14日至5月间,27名学生和1名教师相继确诊感染布病。因此很有必要制备出对人体无感染能力的布鲁氏菌病假阳性血清,用于实验比对、教学示范和基层培训。
布病阴性牛羊血清,真空采血管(普通生化管、抗凝管),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布病试管凝集试验抗原。
使用抗凝管采血(布病阴性牛10头,羊5只),分离血清后编号为B1-B10,C1-C5。
将分离到的阴性血清使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B1~B10和C1~C5号血清和布病抗原混合后3min内均出现凝集(见表1、表2):
表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牛)
表2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羊)
在一次采样过程中由于疏忽未带普通生化管,而只准备了抗凝管,由于抗凝管也可以分离出血清就使用抗凝管进行采血,在随后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中发现全部都是阳性,重新用普通管采血后进行复检,结果全部阴性,因此判定为假阳性。鉴于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开展这个实验具有高危险性,经过反复思考,这个小错误恰好可以被我们利用。因此我们对这种现象反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采集健康牛羊的抗凝血均检测到布鲁氏菌病抗体,为布鲁氏菌病假阳性。这种血清来源广泛并且可以大量制备,用于实验比对、教学示范和基层培训中,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又能保障参与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