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伟 高 娴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医学检验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近年来,血同型半管氨酸作为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危险因子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结果表明,血同型半管氨酸对血管壁具有破坏作用,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控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降低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血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其在体内的代谢需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参与,Mccylly等的研究发现,维生素B12代谢障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水平变化,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相关性,探讨了三者联合检测对脑血管性疾病的预防意义,为脑血管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监测指标。
1.1 研究对象:在本院2016年5月~12月健康体检患者中选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者100例为对照组,两组人群血生化、血常规检测均正常,排除能够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疾病。
1.2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检测:两组受试者于清晨7:00空腹采取静脉血5 mL,离心,于半小时内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其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每日检测前均执行室内质控,在控后方可进行检测。检测试剂为雅培公司原装配套商品化试剂盒。
两组受试人群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和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检测结果(±s)
表1 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和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检测结果(±s)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 4.05±1.26 178.±22.1对照组 8.77±1.79 276±34.7
研究结果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相关系数为-0.719,具有高度的负相关性;维生素B12和血同型半胱氨酸相关系数为-0.528,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阳性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性疾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一旦发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该病的预防十分重要[3-4]。大家广为熟悉的致病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致病因素已经得到足够重视,但是,血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脑血管病的又一致病因素,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尚不足。研究结果表明,血同型半胱氨酸能够破坏血管壁,还能够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泡沫化作用,是诱发脑血管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代谢主要实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参与下重新合成甲硫氨酸,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成正相关,当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于15 μmol/L时应及时治疗[6]。但是单一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阳性率低,预测作用小,因此认为多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B12共同参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研究结果表明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和维生素B12具有一定的相关性[6]。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12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从而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低下有关,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检出的阳性率。对于这三项指标检测异常的患者,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摄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血管性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成伟,高娴.高脂血症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01.
[2] 巩书文,刘建立.叶酸、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5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32-33.
[3] 潘恩春,顾东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4,4(5)313-318.
[4] MeCully KS.Vascular pathology of homoeystethermin;implicatio n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artcriosclerosis[J].Am J Pathol,1969,56(1)111-128.
[5] 杜董,吴畅.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0,28(3):239-240.
[6] 汤群,路国平,吴春芳,等.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6的关系[J].中华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32(9):81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