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改革实践

2018-05-15 06:19陈彦伶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0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网络营销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院校网络营销教学课程设置情况,基于社会对于网络营销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探讨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借助校企合作拓宽教学资源,开展多校化拓展教学,开发一体化学材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提高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能型网络营销人才。

关键词:工学结合;网络营销;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育人宗旨培养社会需要的、能胜任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中高级人才。笔者借助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与实践了电子商务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其中《网络营销》是核心课程之一,通过两年的建设期,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积极探索提高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能型网络营销人才。

一、中职学校《网络营销》课程设置情况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因此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普遍都开设了《网络营销》课程。通过广西区内院校的调研以及查阅资料,中职学校《网络营销》课程设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更新迅速,教材不适用

《网络营销》是互联网经济时代特有的课程,它将传统营销理论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于互联网商务活动,属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营销创新2001年,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将《网络营销》确定为电子商务专业必修专业课程之一。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应学会利用不同的互联网工具和网络营销方法进行网络策划推广和网络促销。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几乎每天都有不断更新的网络现象和一些新的网络营销方法。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互联网工具和网络营销方法,就需要《网络营销》课程不断补充更新教学知识内容。但是目前所出版的《网络营销》课程教材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

2、采用项目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在《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上,大多数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实践性强,实战机会不多

《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可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发布广告、搜索信息、在线销售等各方面的网络营销相关的岗位工作,甚至自己进行创业。但要学好《网络营销》技能必须进行大量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方能理解网络营销的理论知识掌握其工具和方法。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大多未满18岁,网络上很多营销工作和营销方式均受到限制,学生的实战机会不多,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肯定有所欠缺,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了,这与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有很大差距。

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如今是大数据的时代,也是互联网经济时代。随着微商、微营销的普及,人类进入微经济、微生活模式。2014年李克强总理于在季达沃斯论坛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缓解了就业压力,激发大众创业热情,推进产业升级调整。2015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又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他还提倡将“互联网+”作为“双创”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加以鼓励实施。在国家战略的大力推动下,网络营销企业发展速度可谓是一日千里。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要求也比以前更高,且更加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时代的特征给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带了无限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教学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开展校企合作,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学生与网络营销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对中职《网络营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里进行着手:

1、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拓宽教学资源。

从学校层面而言,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效果最欠缺的一点是因为年龄的限制,互联网中给中职学生实战机会不多。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拓宽学校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方法。如与企业共同建立了一个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实训基地,让学生自主经营,从而真实体验电子商务行业岗位中常见的商品采购、营销推广、网络客服、仓储物流等岗位的真实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可以倡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开设微店进行运营,也可以由学校出面与社会企业进行对接,由老师带领学生与企业的网络营销活动进行无缝对接,直接参与企业的网络营销实战活动,甚而承接或外包企业的网络营销项目。平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逛批发市场、参观商品展销会,引导学生关注网络营销市场方面的新闻资讯,从而了解商品和市场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等。总之就是不局限书本知识,重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

2、工学结合模式下,开展多样化的拓展教学。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在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利用两年的时间,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尝试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探索提高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一是在网络营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情境教学、软件应用、实战演练、实物展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但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真正实现“边学边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二是在提高实践教学方面,除了利用电子商务实验室进行仿真教学外,学校还可以借助企业方的力量加大实践力度。如针对玉林地方产业经济特色,带领学生对地方特色的产业经济企业进行集体产业品牌名片包装与全网主题促销活动推广,与学生共同打造 “中国南方药都” “世界裤都”等互联网产业经济名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等。三是搭建“互联网+”学习平台,建设一个“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一体化开放教学环境。学生可通过以手机APP的形式进入这个学习园地平台,向老师请教,与老师交流探讨,浏览老师所授知识技能教学解答,搭建起老师与学生“教與学”的融洽桥梁。

3、工学结合模式下,开发一体化学材。

在教材建设方面,校企共同开发一体化学材。学校选择和企业共同开发一体化学材,这样既兼顾了电子商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的岗位技能实践,又能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合性比较高。笔者所在学校就借助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与北京中鸿网略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完成了《网络营销(三级)》一体化教材,为学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而言之,做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应时刻谨记:教学离不开创新这个大环境。我们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中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明翠,新形势下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思考,《中国市场》2018年(31)期

[2]张和荣.浅议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改革[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4)

作者简介:陈彦伶(1981.03---),女,汉,籍贯:广西陆川;最高学历:本科;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教学,技工教育。

(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电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实践》GXZZJG2017B046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网络营销教学改革
面向电子商务产业应用视角的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