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科学活动“动”起来

2018-05-15 01:52赵斌洁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学游戏幼儿

赵斌洁

摘 要:科学活动具有生活化、生成化、可持续性、多样性等特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巧妙地利用游戏让幼儿科学活动 “动”起来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幼儿 科学 活动 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232-01

科学活动是引领、扶持和带动幼儿积极探究、亲历探究以及自主探求的过程,并掌握附近物质世界和特定关系方面的经验性过程发展活动,它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等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是扶持幼儿自身经历整个相关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精神以及探究处理问题方略的一系列过程,具有生活化、生成化、可持续性、多样性等特点。

1 以游戏的情节和内容贯穿整个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科学性探究活动一旦缺少了游戏,一般会变得简单、抽象。在创设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时,要虑及幼儿年龄发展特征,选择有趣情节及有效内容,使科学探究活动变得有趣。譬如,在科学活动“不喝水的蜡”,教师讲述了蜡不吸水的特性喝水纸杯的功用,让幼儿反复的尝试、探索,发现一次性纸杯和普通纸的不同,了解涂蜡纸的作用。在探究中幼儿展现出自身浓厚的探求兴趣,每当自己在一次次的探索活动中获得预想的结果时,快乐就会明显地浮现在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我们还会在科学活动中设计多个科学小游戏,来完成每一层次的活动目标,使科学活动层层深入,步步落实。

2 游戏化的科学活动使幼儿更轻松

科学活动的游戏化也可以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而准备的游戏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活动主题为幼儿选择或设计一些科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巩固所学的内容,轻松玩。例如,游戏“会动的关节” 以儿歌的形式指导幼儿触摸相应身体部位,让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了解到身体上的各个能活动的关节,还让幼儿在对身体的触摸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再如,游戏“谁投得远”中,教师和幼儿一起通过运动会的游戏,分别尝试将积木、海绵、纸球等物品向前投掷出,通过先猜想后比赛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物体投掷出去的距离与物体本身的重量以及投掷人的力量之间的关系。

经过游戏化了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促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手脑兼用地实施探求和操作,在和相关的一些材料和以及玩具的多次接触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得实际性的经验,辅助幼儿逐渐了解且形成一种相对简明易懂的定义,让其在玩中学科学。

3 游戏设计要合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提高幼儿科学游戏的有效性

磁铁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幼儿对于磁铁也是爱不释手,因此我们在科学游戏中经常投放磁铁,让幼儿探索其特性。但是不同的年龄阶段,游戏设计的目的,所要取得的结果也不一样。比如,小班幼儿就相对简单,游戏中只是让幼儿知道磁铁还叫吸铁石,能吸住铁制的东西,投放的材料就是磁铁、铁制的物品、其他材质的物品;中班幼儿在玩磁铁的同时,可以设计游戏情节:钓鱼、小鸡吃食,还可以进行记录,记录还有什么东西是磁铁,这就有了进一步探索的要求;大班幼儿的游戏就更丰富了,在情节的设计上更复杂,可以设计成“藏宝图”,要求利用磁铁解决各种问题,闯关、夺宝,让幼儿在获得“宝藏”的同时,使游戏活动向纵深发展:认识磁铁的特性,并利用磁铁的特性解决问题。这样小中大班阶梯式的游戏设计,可以很有效的让幼儿认识磁铁,循序渐进,效果颇佳。

4 游戏材料要简单生活化,提高幼儿科学游戏的有效性

要让幼儿能玩得有效,提供给他们的游戏材料就要简单便于操作。幼儿游戏材料可以开启幼儿的智慧,锻炼幼儿的运动机能,培养幼儿具有一定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对科学的认识大有帮助。在玩“静电”的游戏中,我们提供给幼儿的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塑料尺、木梳、塑料梳子、小纸片、棉絮等,这些简单的东西就能帮助幼儿认识到静电的存在。再比如:幼儿认识“圆圆的东西”,只要给幼儿准备一些废旧轮胎、方形积木,就能让幼儿在玩中探索到圆形的东西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在认识“传声筒”的特性时,我们提供的空心筒和实心筒,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如电线管、水管、竹筒、纸棒等。另外,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还可以用废旧材料,和幼儿一起准备,一起制作,以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在“水”的科学游戏中,如果教师任由幼儿探索,那么幼儿往往会把游戏演变成“打水仗”,我们要适时指导幼儿观察水的浮力、水的压力、水的三态、水的流动、水能溶解物质等内容。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很细致的互相联系的过程,教师在给幼儿“自由”的同时,要给一定的“约束”。细致的一些提示语就能把幼儿引到正确的探索过程中来。提高了科学游戏的有效性,能促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勇于思考,积极动手,极力展现自己的自信,刺激幼儿参加科学探究活动的踊躍性,慢慢形成幼儿的科学探究综合素质,促使幼儿体会到动手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5 科学教育活动游戏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迷上科学。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2)确保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参加游戏,并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变成游戏中的独立个体,促使幼儿在与一些物质材料产生共同效应时掌握科学知识,游戏的基本结构应当是幼儿参与活动的一个探求过程。幼儿在参与这些游戏过程中,不但会产生对外界的一种操纵性体会或者身体性活动,以顺应幼儿活动的根本需求,而且会在内部形成一种智力发展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思考。这两者的有效结合,不单单切合了幼儿在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特征,还可以进一步实现科学游戏的最终目的。

总之,经过游戏化的科学教育形式不单单反映在科学探究游戏这一固定的要素方面,更关键的是展现它所有的相关活动形式、方式都相对自由、灵活多变、多彩多样,极具游戏与近似游戏的特点,促使幼儿切实体会到和“玩”一般的感觉,积极主动、后知后觉地、开心地投入到科学活动之中,使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能真正“动”起来,体验到科学活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赵秀香.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的有效实施[J].学周刊,2011年04期.

猜你喜欢
科学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