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 兴趣 习惯

2018-05-15 01:52罗江碧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动机兴趣习惯

罗江碧

摘 要: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大部分并不是因为智力因素不足,而主要是非智力因素不够造成的。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乐学精神,以促进智力因素不断发展,从而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动机 兴趣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36-02

这些年教学实践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大部分并不是因为智力因素不足,而主要是非智力因素不够造成的。美国心理学家曾对近千名学生进行多年跟踪调查,最后认为:成就的大小并不是聪明程度,而在于自信心、进取和持之以恒,还有不屈不饶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我国有学者对超常儿童和科技少年大学的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这些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成为关键,向上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意志等优良品质成为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学习动机、兴趣、品质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习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着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一定会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 唤起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技能水平之间就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学习技能的提高总是伴随着学习动机的完善。因此学法指导要从智力和非智力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既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又解决科学学习的问题,教学才能取得成效。

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技能水平有着明显的关联性,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良好的学习动机就是要求学生自主的学习,自己要学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科学学习,教学自然就取得良好效果。

1.1 以国家的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尊师重教风气的不断形成,让学生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脉搏、祖国的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爱的草塘》文中描述北大荒的巨大变化,北大荒曾经是荒芜人烟的地方,后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有了巨大的变化。这里不仅“景美”,而且“物丰”,作者来到这又大又美的草塘,仿佛置身于大海一样,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浪花翠绿、发光、发亮,色彩缤纷,河水清澈,实在令人喜爱,那水泡子里挤挤挨挨都是鱼,那“棒打狍子瓢舀鱼”的景象,更令人心驰神往。祖国河山的巨大变化,不仅会激发学生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热情,而且还会增强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拼搏的热情,激发起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1.2 以知识的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语文知识应用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上至十九大报告,下至黎明百姓的便条,无一不用到语文知识。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从我们所处的时代看,人才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备文化知识,学习文化知识最基本的便是能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语文可以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的学生作文能力差,就是没有学好语文知识,不知道怎样确定文章的中心、怎样围绕中心选材和安排材料。语文是基础,学不好语文,不管你有什么理想,都是很能实现的。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有一项科学发现,但他的发现在社会上没引起大的反响,原来是因为语文基础差,写出的学术论文人们看不懂,直到有人为他用通俗流畅的语言说明之后,他的伟大发现才被世界公认。所以要让学生明白:未来的社会生产、生活需要都要求学生必须学好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从而激发起他们高尚的学习动机。

2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乐学精神

兴趣是一种激励认识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求老师花大力气去研究。如果一个人对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可以集中精力克服困难去认识,并引导人们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锲而不舍地进步,锻炼思维,发挥智慧潜能。小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他对你所教学科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乐意地去学习,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所以让学生对所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是乐学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去积极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学生自然就不會再厌恶学习,不会被动地学习。

2.1 巧妙引入新知识,引起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新内容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上《鲸》这一课时,我就问学生:“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同学们一口同声地回答:“大象!”我告诉他们:“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而海洋中有比大象更大的动物,这种动物把嘴张开,四个人围着一张桌子坐在里面还显得比较宽敞,这种动物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鲸。你们想知道鲸到底有多大、多长、多重和它的一些生活习惯吗?”“想!”学生一下子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了求知的家境。

2.2 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学。学习积极性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比如在学习《挑山工》一文时,先让学生弄懂挑山工是干什么的,再引导学生看插图,观察他们所走的路线,挑山工走的路比游人多一倍,而所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这是为什么?这一疑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大家便急着想看课文的内容,迫切想知道结果,而这正是启迪学生心智的最好时机。通过学生认真思考,知道挑山工走的路线长,而所花的时间并不多,是因为挑山工认准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同时学生也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做好。

2.3 捕捉闪光点,强化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就方便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过程。特别是对优生的正确和错误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知道了结果,就会对优生起到鞭策作用,对差生产生激励作用,从而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提高学习热情,就会大大加强努力的程度。当然,在信息反馈时,要善于捕捉,让学困生去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燃起自尊的火种,激发起他们前进的热情。表扬和激励是激发兴趣的源泉,是学生前进永不枯竭的动力。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他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都会获益。在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小学无疑是最佳时期。

3.1 集中精力,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上课时要求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设计,满怀激情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是教师必须采取的必要手段。

3.2 启迪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探索和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自己的认识结构,得到深刻的理解,在应用时才易于检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经过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3 注重质量,培养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据有关资料统计:89.6%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解答了。还有3.2%的同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所以教师要重视通过作业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的目的,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当前,教学任务重,作业量大,成为了学生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的最大阻力,所以教师应坚持讲课“少而精”,并能在课内完成适量作业,课后作业,不能过多、过滥,应坚持“少、精、活”的原则,达到学生能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就行了,这样学生作业时就能轻松愉快地去完成,有利于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

总之,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乐学的三大重要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语文教学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树立起学生乐学的精神,促进智力因素不断发展,从而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振宏.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应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李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

[4]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猜你喜欢
动机兴趣习惯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