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明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营养支持。方法 在2013年2月—2017年2月之间,选取该市各医院收治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PAB、Hb、ALB、TSF、AMC情况对比有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进行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营养支持;术后;研究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2(a)-0063-02
糖尿病和食管癌都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食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功能受损,导致葡萄糖、蛋白质以及脂肪代谢紊乱。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体内两种疾病相互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研究报道指出,有17%的恶性肿瘤患者伴有糖尿病或血糖异常升高[1]。营养支持是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膳食营养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013年2月—2017年2月该次研究将分析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市各医院收治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共有3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区间在47~75岁,平均(65.9±3.6)岁,空腹血糖7.8~21.2 mmol/L,平均(13.3±3.6)mmol/L,血糖病史3~11年,平均(5.2±1.2)年;观察组共有3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区间在45~77岁,平均(66.1±3.3)岁,空腹血糖7.9~21.9 mmol/L,平均(12.9±3.9)mmol/L,血糖病史3~13年,平均(5.6±1.0)年。根据临床症状、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食管胃镜检查,均符合《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早期11例,中晚期4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即可开始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评估患者的营养情况、应激状态以及各个脏器功能状态,根据患者病情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计算每天需要的热卡量和氮需要量,选择其他营养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胰岛素等。肠外营养配方糖脂比60:40,或50:50。当日使用的营养液谨遵医嘱配置,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进行配置。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到上腔静脉,选择血流速度快,远离关节的静脉。进针角度以15~30°为宜,速度宜慢。留置针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推送0.5 cm。右手固定针带,左手将外套管沿静脉走向推入静脉。打开调节器,见输液通畅后调节输液速度。每4 h测定患者血糖,通过调节胰岛素用量纠正患者血糖[3]。
观察组患者術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配方碳水化合物约为总能量55%~60%,脂肪为30%,或采用糖尿病患者准用型肠内营养制剂。配置营养液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配置后可置于4℃,使用前1~2 h从冰箱取出。可对患者行鼻十二指肠置管、空肠造口置管、胃造口空肠置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以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为宜。摇高床头使患者处于半卧位,装好肠内营养泵,悬挂肠内营养标识,检查输液器并打开。将肠内营养液输液器装在肠内营养泵上,打开营养泵及输液器开关,排净空气。将输液器于患者的胃管相连接,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每4小时测定患者血糖,通过调节胰岛素用量纠正患者血糖[4]。
1.3 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1 d、3 d的血糖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 d、7 d后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肌围(AMC)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营养支持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如恶心、腹胀、便秘、腹痛等。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及各项营养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1 d、3 d后,观察组患者血糖分别为(7.8±3.2)mmol/L、(6.6±0.2)mmol/L,对照组患者血糖分别为(7.8±3.1)mmol/L、(6.7±0.3)mmol/L,观察组血糖术后1 d血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两组患者血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的PAB、Hb、ALB、TSF、AMC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康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是现代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营养液是由中小分子的营养素组成,包括有氨基酸、脂肪酸、糖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使用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阻止患者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恶化[5]。相关文献资料表明,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加速创生愈合、纠正体内酸碱和水电解紊乱,促进正氮平衡,增强患者的免疫力[6]。
通过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满足患者的日常代谢需求,进而调控免疫炎症反应、支持免疫功能。营养物质不会促进促进肿瘤细胞成长,并且对细胞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营养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分裂,使S期细胞增多[7]。S期又称为分裂间期,在这段时间与DNA合成有关的酶,组蛋白及其mRNA的含量达到最高点,有利于化疗、放疗的作用,进而使抑制肿瘤细胞生长[8]。肠外营养支持是指经过静脉系统为患者补充营养和体液,肠内营养是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为患者补充营养和体液。长期肠外营养支持会破坏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造成肠粘膜上皮绒毛萎缩、肠壁变薄,进而导致肠道屏障结构功能减退,容易引起肠源性感染。该次进行营养支持的两组患者,两组患者血糖、PAB、Hb、ALB、TSF、AMC情况对比有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可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卓宜盟,王瑞华,李忠,等.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外配合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3):332-335.
[2] 李叶,吴丽萍.食管癌合并糖尿病老年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血糖监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3):65-66.
[3] 王晓骏,刘雅恬,胡静雯,等.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6,8(6):385-387.
[4] 吕秀娟,陈新,王艳,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0):69-71.
[5] 王晓丽,李影,于伟,等.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放疗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5(8):231.
[6] 韩静,李琴.高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胸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营养支持[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3):43-45.
[7] 魏起友,赵德惠,李文渊,等.围术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用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0):71-74.
[8] 黃庆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5(27):327.
(收稿日期:2017-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