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法爱的姿态

2018-05-15 08:34闻桑
回族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德班艾哈迈德马赫

闻桑

5月的鲜花开满大地,开得是那么灿烂,那么绚丽多姿,那么生机勃勃,让整个城市飘逸着蜜一样的芬芳,比中国的江南还要浓烈,还要馥郁,还要纯粹。这就是我对以色列的第一印象。

以色列是1948年宣布在内盖夫沙漠上独立建国的。未到以色列之前,我或多或少聽说过他们是如何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发展农业的,却不想他们的花卉也是如此繁荣葳蕤。凌晨走出本古里安机场,乘坐航空大巴进入特拉维夫,我是未见花朵,先闻花香。

我们此行是奔新“海上丝绸之路”海法而来,到了特拉维夫还要转道去那个已由中国上港集团中标的港口。有史料记载,中国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出发的商船,使得海法也曾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根据上港集团公告,今天的海法新港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北侧,该项目预计投资六亿多美元,全部建成后码头岸线总长一千五百米,设计年吞吐能力一百八十六万标准箱,将具备接卸目前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船的能力。

及至特拉维夫热烈的阳光穿透玻璃照射我的全身,我还恍若在梦中。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无论我走到哪里,环绕在我身边的都是开满各种各样鲜花的树林。我不知道以色列人是用怎样先进的滴灌技术,令这些鲜花没日没夜地开放在他们的国土上的。我们行走的地下,该有多少根铺设的毛细水管,该用多少人工去打理让它们定时浇灌,才让我们看到拥有如此美丽之花的世界。我只知道这些鲜花所构成的馨香气息挥之不去,令人永生难以忘怀。至于它们叫什么树什么花,我说不上来。我只看见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却又分明是一个花香和蝶舞的王国。随便走上几步,就可以与一棵开花的树邂逅,树皮光滑,树干饱满得像装满了水,满树都是红艳艳的花朵,还有采蜜的蜜蜂围绕着它们尽情嬉戏。

作为初次踏上异域的观光客,我在花的海洋流连忘返,惊喜地发现和这些花树相对应的还有花树下的女人。她们和这关艳惊人的花朵一样,也美得令人惊心动魄。大街上随处可以见到漂亮的女人,商场里随时可以看到泳装秀的模特招摇着性感无比的身材,难怪人们都说特拉维夫是世界上最养眼的城市之一。当地气温常年处于15℃到35℃之间,不啻是一个春天永驻的世外桃源。

路面不是很宽,路旁是草和树,树上是盛开的鲜花。风有点凉,街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不见什么工人蜂拥般忙碌的加工厂,也不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市区也多是两排成行的两三层阁楼。每家门前都有一个精致的花园,篱笆被修剪得非常整齐,花朵是那样地艳丽而密集。偶尔有人走过,便会引来三五声犬吠,隔壁邻居的狗也会闻声加入这种合唱,但只是象征性的,并不是动真格的咆哮,行人也不会在意。接着便自然是无边的静谧,炽热的阳光让这种静谧感更加深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花香,或许是蜂蜜恣意流泻的味道。

如果有眼福,我们就会看到花树下那些花朵般的女人,特别是二十岁左右的花季女孩,她们真如树上的花朵一样丰满。尤其是那些有着俄罗斯血统的少女,像极了一枝开得异常艳丽的花骨朵儿,看了才让人领悟到心摇神荡的内涵。

更要命的是,在以色列待的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这片土地上的女孩仿佛永远都是那么年轻,那么丰满。她们的脸庞是那么灵巧而富有立体感,她们的穿着是那样地随意而好看。她们的皮肤是那么地紧实而光洁,肤色是真正的小麦色,黄澄澄的,也像蜂蜜色或者咖啡色一样,令人想入非非。看再久也不会让你出现审美疲劳,只会叫你心跳加速。

当然,我们也在以色列看到了许多一身戎装的女孩。让人诧异的是她们的美丽也同样令人叫绝,与其他男同胞谈笑风生,显得是那样落落大方。节假日上街也穿便装,当然也穿流行的时尚的臂装。

朋友告诉我说,尽管正统的犹太女子穿着比较严谨,但现代时尚的女人们已经习惯于穿着很少。

灵光乍现,我想起了很早以前看过的一条以德报怨的消息。说的是巴勒斯坦的一个男孩被以军打死后,家人把他的器官捐献出来救活了以色列的女孩。打开电脑一查,百度依然还保留着这则不是新闻的新闻,是新华社发于2005年11月7日的特稿。那名巴勒斯坦儿童叫艾哈迈德·伊斯梅尔·哈提卜,因遭以色列士兵枪击受伤于5日晚死去。次日,他的器官移植给三名以色列病人。小艾哈迈德的父母希望,能够借此向巴以双方传递一个和平的信息。

当时,小艾哈迈德年仅十二岁,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一座难民营耍弄玩具枪时,被以军士兵开枪打伤头部和腹部。以军说,当时误以为他是一名武装分子,然后才发现艾哈迈德手中拿的是一支M-16玩具枪。虽然以军把艾哈迈德送到以色列海法的拉姆巴姆医院救治,但这名男孩还是因伤势过重死去。

艾哈迈德的父母为什么马上同意捐献儿子的器官呢?父亲伊斯梅尔·哈提卜的解释是,他决定这么做,源于对自己兄弟的记忆,家人也愿意帮助他人,不管他们是哪个民族。哈提卜的兄弟当年需要接受肝脏移植,在等待中死去,时年二十四岁。哈提卜说:“我不介意这些器官在以色列人体内还是巴勒斯坦人体内。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可以把器官捐给别人,给谁都没关系。”哈提卜还补充说,他希望捐献器官行为可以向巴以传递一个和平信息。艾哈迈德的叔叔说:“这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巴勒斯坦人,我们可以告诉世界,我们不是恐怖分子。”

消息说,三名以色列女孩在次日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分别获得艾哈迈德的肺、心脏和肝。三名女孩中,两名是犹太人,一名德鲁兹人。萨马赫·加德班现年十二岁,这名女孩等待心脏移植已经五年。医生5日晚打电话给她的家人,告诉他们有人捐献器官。6日下午,经过成功的手术之后,萨马赫拥有了一颗新的心脏,开始渐渐康复。

屈指算来,这则新闻的发生距我到以色列的时间跨度有十个年头了,那么,获得新生的萨马赫-加德班也该是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了吧?她生活在这个关人如云的地方,也应是一个漂亮得让人侧目的美人了吧?她如今是否幸福如意,是那个坐在台阶上看书的女孩,还是那个吃着冰激凌牵着小狗散步的姑娘?

突然,我萌发了一个念头:我要寻找萨马赫·加德班!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不知道问询了多少人,得到的都是摇头。以色列人口不过八百万,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但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巴以冲突使许多人无法寻到自己要找的人。

海法港口异常繁忙,沿着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寻去,海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港口,它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西濒地中海,背倚迦密山。海法有“美丽的海岸”之意,在十九世纪末,大马士革与海法之间的铁路便已铺设完成,海法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按照以色列的设想,未来这一港口将与一条跨越地中海和红海的高铁对接,从而绕过繁忙的苏伊士运河,成为中国至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而对于我们中企在外投资丝绸之路沿线港口的意义,更多在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老城的入口有座小教堂,沿着城门往上走,迎面走来一个阿拉伯老太太。同她说起萨马赫·加德班的事,她想起这事好像是发生在施奈德儿童医疗中心,挺热心地要我去那里查询一下。那条消息说,在以色列那个名叫佩塔提克瓦的古镇,当时萨马赫的母亲坐在病床边握着女儿的手,她的父亲里亚德·加德班则在特护病房的等候室接亲友们打来的祝贺电话。

佩塔提克瓦古镇位于特拉维夫以东,本身就是特拉维夫——海法城镇群的一部分,是1878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的第一个居民点,人口也就十多万吧。这个古镇也就是海法老城遗址的所在地,地基上还刻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城门靠近海边,一个巨大的白门拱形雕塑是现代仿古的,但也给了海法这个美丽的城市以骄傲和佑护。太阳在正午还原了所有的颜色,铁锚躺在岸上等待,从船只的数量可以想象这里繁忙的景象,到了街上就像进入了迷宫,街道比较狭窄,最多只能并排走三个人,却不妨碍一个纷乱的世界猛然展现在你的面前,面对按天空中星座分布的城镇布局,我有点不知所措,行人很少,不知矮矮的石阶一步步会通向哪里。

古镇靠近大海,这一切都让人感觉神秘浪漫得几乎与世相望。一个阿拉伯少年朝我眨眨眼睛,邀请我到他身后的小餐厅去用餐。

佩塔提克瓦起初是排干沼泽种植柑橘与蔬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摊大饼式地融入城市。少年太年轻,说起萨马赫·加德班的事只能摊手耸肩。不过,他告诉我说,以色列非常缺乏器官捐献者,原因在于犹太教禁止器官捐献。

一路辗转来到以色列艺术馆,被门口陈列的几尊现代感很强的雕塑所吸引,我不自觉地走近了梵高,看到了马蒂斯,还有毕加索等艺术大家。摩尔的作品人物是高大抽象的,大多源于古希腊的人物造型,好像一切都是平面化的,抽离了透视的元素。这些我以前只是听说过,如今真正面对,那种感受好像迥然不同。在书上我们对这些所谓的经典可以嗤之以鼻,但一旦与最纯正最遥远的伟大不期而遇,你才会发现有一股真实的力量正奔向你,令你改变,并且改变得非常彻底。

艺术馆里有不少孩子席地而坐,在临摹他们喜欢的画作。或许他们还不知道梵高是谁,但他们已经和这个遥远的人走得那样近了,于是《向日葵》成了他们的涂鸦。在臣服缪斯女神的人群中,我很高兴看到了我的一个中国同胞,问后方知他来自宝岛台湾,说是来看朱铭的杰作《太极》的。听说有华人的作品应邀在这里展出,不由得让我们很是兴奋了一阵。我跟着他去看了一下,才知道这是朱铭的一组系列创作探索,画家经历了从有形到无形的千雕万凿,作品材质由樟木到青铜。据说在以木材雕刻太极系列之初,其创作方式基本上是刀凿斧劈,后改用钢锯裁切,再顺着自然纹理手撕或斧劈,使材料不仅成为表现内容的载体,而且还转化为内容本身,从而强化了形象的生命力,也征服了以色列的艺术家们。

走出艺术馆,迎面看到一个招牌雕塑:一双伸向天空的手。那双手举得比门楼还要高,令人感到是有人在仰天呐喊。台湾同胞说,艺术馆的对面就是以色列的国防大楼,而这双手则是为了表达对战争的抗议和对和平的呼唤。

在以色列国家移植中心,我顺利地查到了当年艾哈迈德捐献器官的资料。资料显示,艾哈迈德把心脏移植给了萨马赫·加德班,肺移植给一名十四岁的犹太女孩,肝脏移植给了一名七个月大的女婴。资料上注明,萨马赫·加德班是一名德鲁兹女孩。

德鲁兹人是阿拉伯人的一支,主要分布在西叙利亚豪朗山区,是中东地区一个神秘的民族,人口一百多万。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国家,主要生活在黎巴嫩、叙利亚等国,此外还有约十万人生活在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地区和被以色列占领的叙利亚领土戈兰高地一带。

以色列属于夏季干热的地中海型气候,干燥、热烈、透明。纵然是晚上的残阳也足以提醒人们别忘了戴上墨镜,如果把喝剩的牛奶放在靠窗的桌上,那点液体不一会儿就可能变成粉末沉淀在杯底。恰是中午,地中海海滩上的太阳更是火辣辣的,因此来这里游泳的人不是很多,只有两个三十多岁的少妇坐在细密的沙子上相互擦着橄榄油,背上已经现出了一片古铜色。远处好像还有一个瘦而高的男人晒得黑黝黝的,双手伸直上举,单腿金鸡独立,似乎是在练习瑜伽。这让人觉得地中海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历史比大西洋还要古老;又让人感到地中海还很年轻,如同这些爱运动的人们一样青春永驻。

世界最大的陆间海依然蓝得十分可爱,被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着的宽阔海域比天还要蓝。我们在海边蹚了蹚水,就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这种笑源自肺腑,没有一丝领土纷争的痛感。裤管湿了好大一截,卷起来。我们来到海边的堤坝上,看到一群男孩女孩在礁石的缝隙间钓鱼,场面相当安静,只有几只流浪猫蜷卧在他们的脚边。太阳照射在辽阔的海岸线上,就好像时间在这里已经停止。

猫是特拉维夫的孤独者,总是流浪在人不经意之处。这是一幅难得的静物画,只是一笔就足够考验画家的表现力。在这么一个地方,远离了我们所熟悉的环境,也没有了我们太多认识的人,我们就这样享受着陌生的安静。只有小螃蟹在海滩边随着一波波海浪爬来爬去,充满了怡然自得的乐趣,莫非它们也说着另外一种语言,也像我们此时此刻改变了以往的表达方式?如果真的可以,我倒愿意来生做一个地中海海边的那个垂钓者。

现在回首再看海法,我觉得它不如特拉维夫那么时尚,不如耶路撒冷那么凝重。城市的街道非常干净,即使道路不那么畅通但你绝对听不到汽车的鸣笛声,绿色满眼显得非常安静,可以想象它未来的潜质巨大。

某一刻的静止,甚至听不到呼吸,只有地中海的阳光是白色的。天蓝地白,人就像印在相册上一样深刻;有一种永恒,或许是一束光线,或许是无意间倒下的花瓶,如花开般无声,却也记录下时光的痕迹和永恒的心灵。

眼前美丽的海法港和蔚蓝的地中海更让我震撼,望着上港集团即将开工建设的海法港,心想,这个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节点港的位置是多么地重要。港口除了以色列,身后就是约旦,隔岸的山坡后就是黎巴嫩,身边还有埃及,出海就通向欧洲了……

我的寻找行动无疾而终了。然而,这已无关宏旨,因为萨马赫·加德班的父亲曾经说过,在女兒接受手术时,他知道了艾哈迈德的故事。他说:“我不知道怎么表达。这是一种爱的姿态。”

这是一种爱的姿态,还有什么比爱的姿态更好的吗?比如花朵和花朵般的女人。

我记得哈提卜说,他希望能够见到他儿子器官的接受者,确信他们健康,“最重要的是,我见到接受器官的人,就像看到我的艾哈迈德还活着。”

活着真好啊,一如这以色列的花朵和花朵样美丽的以色列女人。在以色列,我没有如愿找到萨马赫·加德班,但我闻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浓烈的花香。我庆幸这里的阳光永远都是垂直的,它照亮了我的任何一处,也会修复这人间的伤痛或悲戚的情绪。望着远方另一岸的灯火阑珊,我的眼里盈满晶莹的泪水。

我们在以色列海法寻找,寻找萨马赫·加德班,也是在寻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因为两者异曲同工,都是“一种爱的姿态”。

猜你喜欢
德班艾哈迈德马赫
“女德班”与“傻家长”
“女德班”与“傻家长”
月度关键词
把一句话复制粘贴一百遍
返乡之旅
让小火柴升值9000倍
火柴棒搭起的财富大厦
马赫与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