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2018-05-15 10:46杨晓琳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联合用药糖尿病

杨晓琳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临床疗效分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164例糖尿病并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果胶铋胶囊、甲硝唑、奥美拉唑三药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应用克拉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经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分别为92.68%和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66%和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不仅临床疗效明显,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与自信心,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幽门螺旋杆菌;联合用药;临床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2(a)-0056-02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和并胃部疾病较为多见,临床上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炎等疾病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健康的恢复[1],因此,有效地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非常重要。该文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该院抢救治疗的164例糖尿病并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并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的疗效比较,为糖尿病并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治疗的164例糖尿病并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82例,所有患者经胃镜、14C-尿素试验检查证实糖尿病患者均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2 方法

①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药进行治疗,分别为胶体果胶铋胶囊(国药准字H20065925),3次/d,3粒/次,餐前30 min服用,严重的患者睡前加服一次;甲硝唑片(国药准字H14020964),3次/d,3片/次,饭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94110),1次/d,1片/次,每日晨起服用,严重患者日服2次,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2个月。②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四联药进行治疗,分别为胶体果胶铋胶囊(国药准字H20065925),3次/d,3粒/次,餐前0.5 h服用,严重的患者睡前加服1次;克拉霉素胶囊(国药准字H20058223),2次/次,1片/次,早晚各一次;甲硝唑片(国药准字H14020964),3次/d,3片/次,饭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94110),1次/d,1片/次,每日晨起服用,严重患者日服2次,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療情况及不良反应率等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胃粘膜炎症及血管显露皱劈是否变平或者消失,并通过胃粘膜进行尿素酶实验及组织学检查,如果有一项为阳性,则可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若检查结果显示阴性,则认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通过病例观察,检查患者的胃粘膜的上皮变性情况、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炎症及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程度等[2-3]。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显示炎症消退,慢性炎症有所好转,病例检查显示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胃镜显示粘膜病变缩小一半以上,非典型增生减轻;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变,甚至恶化,胃镜结果显示未见变化,病例检查显示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基本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患者,男42例,女40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5.5±1.33)岁,糖尿病病史5~18年,平均(11.5±2.13)年,其中胃炎34例,消化性溃疡32例,胃轻瘫12例,胃癌4例;观察组患者,男41例,女41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0±2.27)岁,糖尿病病史5~20年,平均(12.5±1.38)年,其中胃炎33例,消化性溃疡31例,胃轻瘫13例,胃癌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疾病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分别为92.68%和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的比较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为3.66%和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持续的高血糖和长期的代谢紊乱可以引起患者的多种组织发生病变,尤其是心血管、肾、眼睛及神经系统,严重者会发生高渗昏迷。糖尿病根据症状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三多一少和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其中三多一少是指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患者还会出现乏力、视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昏迷。慢性并发症常见的主要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反复感染等。目前,糖尿病治疗方法主要有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健康教育、药物治疗、血糖检测等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戒酒、少吃高糖的食物等方法来控制血糖,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有氧运动(打太极、快走、骑车等)来调整身体状态,还可以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主要的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双胍类药物,格列齐特、格列本脲等磺胺类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苯甲酸衍生物类促泌剂,阿卡波糖等α-糖苷酶抑制剂,罗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类等。

幽门螺旋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生存于患者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区域,患者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则会引起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严重者可引起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是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出现反酸、胃痛、烧心、口臭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嗳气、隐痛、反酸、恶心,该细菌还可以引起胃黏膜损害,患者会出现饱胀感[4-5]。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不容易愈合等情况,可以考虑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的中药手段,在糖尿病治疗中非常重要。

该文探讨药物连用治疗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体征,治疗中的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效果较好,抑制胃酸的作用也较强,同时可以增强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抗菌活性;果胶铋胶囊可以在患者的胃粘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以保护胃部黏膜,缓解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时可以采用果胶铋、甲硝唑、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不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且不良反应比较小,复发率低,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琴,毛琦,红煦,等.黄连素配合抗菌三联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内科,2017,12(3):384-386.

[2] 王欢,熊梅,付丽,等.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1):1116-1119.

[3] 朱春英,张英福,李志红,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糖尿病的相关性[J].河北医药,2017,39(3):445-447.

[4] 张春子,黄震国.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根除治疗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 20(1):186-187.

[5] 林顺芬.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治疗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5):2031-2032.

(收稿日期:2017-09-10)

猜你喜欢
幽门螺旋杆菌联合用药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门诊急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应用合理性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