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元岗社区石磬传承人汪穗罗自制自演石磬的过程,对石磬的起源、特性及传统文化传承提出粗浅看法。
[关键词]石磬起源;礼乐;《磬竹和鸣·灞桥柳》
在中华民族传统器乐中,最具代表中华民族特性的民族器乐当数“石磬”。从目前在地下挖出的文物“石磬”经考古鉴定,“磬”这种器乐早在公元前七千年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那时还未发明冶炼技术,金属制造的青铜编钟及其它金属乐器远未问世,因此“磬”不容置疑应是中国最早发明的古老乐器。
“磬”,是用能发声的特殊石头,俗称“响石”。它是按一定规则磨制而成的打击乐器。单件形状“古磬”多为三角形或不规则平行四方三角型,现代人为方便演奏多研磨成长方形。
“磬”可追根溯源至7000年前新石器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关中地区的先民,把在生产劳动中发现的、能发声的石头,打磨成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石块,按照“宫、商、角、子、羽”(相当于现在简谱的1 2 3 5 6)五音标准调好音阶,敲打磬面,就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与箫、笛配奏,用于拜祭天地、庆祝丰收等庆典,喜庆效果明显不同,古称“金石之声”。故深受上层贵族及帝王的接受和喜爱,每逢欢庆节日,祭祀天地,歌舞聚会等场合必作为主奏乐器并广泛使用,“磬竹和鸣” 这一成语就此诞生。
但随着青铜编钟及其它乐器相继出现,“石磬音乐”逐渐式微,“磬竹和鸣”这样的“金石之声”难以再闻。
石磬在我国古代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度构筑起尧、舜、夏、商時期金石之乐的辉煌,成为那时历朝历代统治阶级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发展过程中虽未能长盛不衰,但幸未断代,现在保护性拯救和弘扬正是时候,更是必要。“磬”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器乐,从诞生开始,就在神州大地广为传播。从考古之地下出土磬件看,内蒙赤峰、湖北江陵、湖北随县、山西夏县、青海喇家、广东南越王和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山东等等都有典型时代特征的石磬显现。
从流行状况和区域看,新石器时代石磬都位于黄河流域;商代磬多数位于河南安阳殷墟;西周磬主要发现于陕西关中地区;东周磬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较多,中原和江南各国也流行;汉代是一些明器磬,实用磬很少;至今真正的磬乐就更是很难见到、更难听到了。古代石磬盛行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均分布;到了宋代就日趋淡出了,极少用于现代正式演出。
石磬,其鼎盛时期在新石器时代、夏朝、商朝、跨度约三千多年。古石磬形状为圆片状、虎形状、后逐步变为三角形、方形、不规则平行三角形,每块石磬打磨好后按五音(古音律没有4和7两个半音)定音。现代石磬为条状,按十二平均律打磨调音。制作磬之石料首选墨石,该石通体乌黑,声音明亮,现墨石存量越来越少;其次为青石,褐石。石磬因体重不便携带,故调好后多固定在庆典场合或宫廷宴乐时使用。至周朝青铜编钟及其它金属乐器相继出现后,石磬逐渐由大规模使用变为小范围演奏;到了宋代就日趋淡出正式的演艺舞台;至今,能将石磬作为乐器在正式场合演奏濒临绝迹。
磬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表现形态:
1.磬体(发音主体):由特殊的天然石料(火山溶浆经冷却后形成的石头)切割打磨制成。古代石磬多为三角型和不规则平行四角型。现代石磬为长短不一之条状型,按音调高低,尺寸长15至60 厘米,宽2至8厘米,厚1.5至2.5厘米,根据演奏乐曲需要,每组15至20根。
2.磬体支撑:古石磬为门形支撑架,高约2米,毎块磬石上端穿孔用绳系上悬挂于支撑架上演奏。今天我们用木料制成木桌型,磬体摆放其上即可演奏。
3.弹锤:弹锤的种类有石锤、木锤、布锤,胶锤等,可根据不同声音需要选用。用弾锤敲打磬石表面使磬石发声。石磬经敲击后能发出金属声与石头声混合的纯天然的声音,古人称之为“金石之声”。 使用不同的弹锤及演奏技巧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如用布锤或胶锤敲击低音,会发出深沉雄厚,连绵悠长的声音,这种音响能持续达八秒之久,确实有余音绕梁之感;用木锤或石锤敲击高音,声音清脆明亮、华丽通透、特别是弹锤在磬石上连续不断地敲击时,感觉有如千军万马奔腾咆哮,手执弹锤轻轻贴着磬石面来回滑动时又可产生逼真的自然流水之声。而由石磬主奏,竹笛配合共用奏出的音乐,更是独具欣赏魅力的绝妙音乐,是其它器乐无可比拟的。
4.“磬”存在时间之长,历史之悠久,全世界独此一项。通过“石磬”发明音律,开创利用音乐使人身心愉悦的先河,为后人研究音韵起源提供实物佐证,使中华泱泱五千年文明史至今得以继续传承与弘扬,是延续古今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象征。
5.“磬” 自从它诞生开始,就以其独特的乐音形式,与大众文化、宫廷文化紧密结合。用它演奏乐曲具有寓意绵长、悦耳动听的中华乐韵之风格与意境。既有中华民族古器乐的厚重乐韵,又有包括用现代器乐和西方器乐演奏都无法比拟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听觉效果,非常值得现代人借鉴与欣赏。
6.“磬”不仅是制作精美的绝妙的器乐,同时也是高贵典雅的饰品摆件;它既可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用在小型娱乐场所演奏民间小调,又能登大雅之堂协奏交响音乐,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遗产。
7.目前暂未发现符合演奏需要的“磬”,也未发现能准确调制“磬”音准的调制人及专业“石磬” 演奏人员和适合“磬竹和鸣”演奏的成功曲目,故将“磬竹和鸣”列入遗产名录加以保护,避免失传之险,亦是对延续中华文明音乐文化的重大贡献。
但“磬”目前存续状况实在堪忧。从现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可用于制作石磬的磬石产地的安徽灵璧、广西柳州,虽然磬的整体制作工艺水平特别是在音阶准确度方面仍未达标,这是石磬濒临消失的重要原因。当年古人把不会言语的“石头”到能发出美妙音韵的“石磬”,是一个飞跃,在当时没有其它器乐借鉴的情况下, 居然把石头磨制成器乐, 而且音准误差不超过两个分音,其中艰辛可想而知。正因他们这种不畏艰难,才有历经几千年风雨侵蝕的“石磬”,无论是从制作工艺水平,还是从视觉听觉的效果,至今仍令人惊叹。
在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街文化站,有一间古石磬文化传承工作室。一位叫汪穗罗的七旬老人,在这里静心传承古石磬文化。汪穗罗通过二十余年的潜心研究,脚步踏遍全国盛产石材的村落,从一片片选材,到加工成型,细心研磨,反复调试,终于成功调制出不同规格、不同形式、配套齐全、符合演奏需要的石磬多套。近年来在不同规模、不同场合与洞箫合奏,均获成功,可谓是:“奏石磬身心都得到洗礼”。为了演奏石磬,汪穗罗在花甲之年开始系统学习乐理知识,听说网络学习资源丰富,他又学着上网打字,搜索石磬演奏技巧。就这样,在汪穗罗的敲弹下,看似平常的石材发出了美妙的乐曲声。他尝试磬竹合鸣,效果非同凡响,因为石磬、竹制乐器都取材于自然,奏出的音响,自然、纯净。汪穗罗目前仍在从石磬制作、曲目编演、传承弘揚等方面下功夫,已成功磨制不用规格的“石磬”,其中仿古石磬三套、改良石磬十套,先后收老、中、青徒弟六个,其事迹先后被南方电视台、南方都市报、老人报、白云报、信息时报及广州日报等传媒宣传报道,引起一定反响,进一步加强和推广民众对该古乐器的认识。广东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更是音乐之乡。传承人汪穗罗多年对石磬的潜心研究,用自行研磨调制编配的石磬与箫、笛合奏,在多种场合试演均获成功。其中一曲《磬竹和鸣·灞桥柳》,于2014年10月代表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街文化站,在安徽合肥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老年文化艺术节综艺大赛》上,一举夺金。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何平表示,目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无石磬演奏或调制项目,从全国范围看,能演奏、调制石磬的也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制作石磬的材料非常稀缺,调制工艺相当繁琐,导致石磬无法大规模生产;其次,石磬体积、质量较大,不利于携带,加上与现代演奏方式差异较大,石磬文化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但是何平认为,汪穗罗10年来苦心摸索石磬演奏、调制技艺的行为值得肯定,对石磬文化保护工作起到了正面作用。目前,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街文化站,正力争为石磬申遗,为延续“古石磬”音乐文化,争取保护。
参考文献:
[1]李纯一.上古乐器综论[M].文化出版社,1996.30;
[2]李纯一.先秦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1.6;
[3]李泽厚.中国类学史,先秦两汉编[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0.11。
作者简介:杨丹丹(1976—)女,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指导《磬竹和鸣灞桥柳》参加华夏杯《2014全国老年综艺大赛》获绝活类金奖;2014年指导《盛世鸿姿》分别荣获广州市“美在金秋”舞蹈大赛和广东省首届“善康杯”中老年歌舞大赛的银奖;指导两支街舞参加广州市羊城之夏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广州市青少年街舞大赛荣获一金一银;指导《大山支教》分别荣获2015年广州市“美在金秋”舞蹈大赛金奖、荣获2015年广东省老年老年文艺汇演金奖和2016年中央电视台全民健身暨全国舞蹈大赛广东赛区银奖;2017指导舞蹈《荷香》荣获广州市舞蹈大赛银奖等。现任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街文化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