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天 (浙江省余姚市第四中学 浙江余姚 315400)
“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学选修1 第2 部分 “酶的应用”中的实验[1]。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实验,淀粉溶液经固定化酶柱后的流出液遇KI-I2溶液不变色或呈浅黄色。 这可能由于过柱的流速过慢,淀粉水解反应过于充分所致。 因为α-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内的α-1,4-糖苷键,水解淀粉产生糊精、低聚糖、麦芽糖和葡萄糖等[2]。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应根据α-淀粉酶的活性进行预实验,摸索适宜的实验条件。
用5 mL 塑料注射器的外套、输液器的管路和流量调节器组建实验装置,并固定于铁架台上[3](图1)。 使用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代替夹子,便于控制过柱的流速。
0.05 %可溶性淀粉溶液配制:取50 mg 可溶性淀粉溶于100 mL热水中,搅拌均匀,加热至透明、 无沉淀,即制成淀粉胶体,冷却后备用。溶液的配制可按比例放大。
2.1 α-淀粉酶的固定化 实验温度为30℃。 在烧杯中将5 mg α-淀粉酶溶于4 mL 蒸馏水中。 再加入5 g 石英砂,缓慢搅拌10 min[3],使α-淀粉酶吸附到石英砂上。将剪成合适大小的圆形滤纸片放入注射器外套底部,作为筛板(防止石英砂漏出)。 将吸附α-淀粉酶的石英砂装入注射器外套(图1),体积约为4 mL。用5 倍柱体积(20 mL)的蒸馏水洗涤固定化酶柱,除去未吸附的α-淀粉酶,调节流量调节器,流速为1 mL/min,约20 滴/min。
蒸馏水洗涤酶柱约5 mL 后,取1 支试管,加入5 滴流出液,再加入1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匀,反应3 min,加入2 滴KI-I2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流出液中含有α-淀粉酶(图2B,本文图2、图3 见封四);蒸馏水洗涤酶柱约20 mL 后,再取1 支试管,加入5 滴流出液,再加入1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匀,反应3 min,加入2 滴KI-I2溶液,溶液呈蓝色,说明流出液中已不含α-淀粉酶(图2C),可以进行后续实验。以1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中加入2 滴KI-I2溶液作为对照(图2A)。
2.2 固定化α-淀粉酶水解淀粉 实验温度为30℃。 将流量调节器流速调节为12 滴/min,用滴管滴加0.05%可溶性淀粉溶液。在流出5 mL 溶液后,取1 支试管接收1 mL 流出液,加入2 滴KI-I2溶液,混匀,溶液呈红色(紫红色)(图3A),表明淀粉被水解为糊精。用蒸馏水稀释1 倍后观察,则红色变浅(图3B)。 以淀粉溶液中加入2 滴KI-I2溶液作为对照(图3)。
2.3 酶柱的保存和重复使用 实验后,用40 mL蒸馏水洗涤酶柱,取1 支试管接收1 mL 流出液,加入2 滴KI-I2溶液,溶液无颜色变化,表明酶柱没有残留淀粉或糊精。放置于4℃冰箱中保存。3 d 后再重复实验,实验结果与第1 次相同,表明固定化酶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本实验通过对实验条件和步骤的优化,使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时间缩短,且让实验更易操作。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①量化试剂用量。 例如,洗涤酶柱的蒸馏水用量换算为具体体积;液体的过柱流速以滴/min 为单位,方便计量。 ②用于洗去未吸附的α-淀粉酶的蒸馏水用量为20 mL(教材中为40 mL),节约了实验时间。 ③淀粉溶液的过柱流速由“6 滴/min(0.3 mL/min)”调整为“12 滴/min”。徐平珍[4]实验表明,流速控制在10~20 滴/min,则流出液遇KI-I2溶液呈红色。 但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酶活性的不同,得到明显实验现象的流速会不同。 例如,本实验中若流速为20 滴/min,则流出液遇KI-I2溶液呈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