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智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重庆400054)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90%左右,其中又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1]。发生心律失常后,患者的冠状动脉灌注能力会有所下降,心肌梗死的程度加重、梗死范围增加。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才能够控制心肌梗死发展为严重致命性心律失常[2]。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70例,对其部分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7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35例。常规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5-80 岁,平均年龄(61.1±5.5)岁,心肌梗死病程 1-5 年,平均病程(1.9±1.1)年,心律失常病程 1-8 月,平均病程(2.2±0.6)月。研究组男性患者 18 例,女性患者 17 例,年龄 44-80 岁,平均年龄(62.1±5.4)岁,心肌梗死病程 1-4 年,平均病程(2.0±1.1)年,心律失常病程 1-7 个月,平均病程(2.3±0.5)月。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无明显对比差异,可进行临床比较,P>0.05。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压监测和心电监测。常规组患者按常规治疗方案,给予心律平70mg+20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推注,治疗时间10-15min,1次/d。研究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给予胺碘酮150mg+20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推注,治疗时间 10min,1 次/d。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和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以室性早搏的减少程度作为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显效:治疗后室性早搏减少超过90%,成对室早基本消失;有效:室性早搏减少60%-80%,成对室早减少超过80%;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现,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若计算结果为P<0.05,提示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71.12±3.12)mmHg,常规组患者的舒张压(90.12±4.12)mmHg,差异有意义(P<0.05,t=21.7500);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114.22±4.23)mmHg,常规组为收缩压(140.12±3.12)mmHg,差异有意义(P<0.05,t=29.1517)。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2%,较常规组的 71.42%明显增高,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情况[n(%)]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血供障碍,导致心肌长时间缺血产生的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骨后方持久性剧烈疼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是常见的老年性心脏疾病,近些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年轻化,已经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的一种,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当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后,会发生室颤,严重时可能造成患者猝死[4]。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律失常会加重心肌的缺血程度,使心肌梗死的面积进一步增加,加速心功能的恶化程度,同时还会影响患者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如果没有及时予以治疗,患者的心功能会迅速恶化,容易发生猝死。大量研究结果证实[5],胺碘酮在治疗心跳骤停、终止心室纤颤及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有明确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半衰期较长,具有明确抑制心房和心肌传导纤维钾离子内流的作用,能够降低其传导速度,从而减少窦房结的自律性,且胺碘酮对动作电位和静息膜电位的影响非常小[6]。为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作用,本文选取了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对其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胺碘酮治疗,结合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71.12±3.12)mmHg,收缩压(114.22±4.23)mmHg,常规组患者的舒张压 (90.12±4.12)mmHg,收缩压(140.12±3.12)mmHg,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1.42%,高于常规组的 71.4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使用的心律平是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功能与其膜稳定作用及竞争性β受体阻断作用有关,能缓解临床症状,但从本次研究中发现,心律平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不稳定,使得最终治疗效果不理想。研究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胺碘酮阻断心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的效果明确,缓解外周血管阻力,同时有改善冠状动脉扩张作用,治疗效果理想[7]。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常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影响,若不及时给予治疗,患者容易发生猝死。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使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最终治疗效果,可作为首选药物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谢东.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5,5(7):65-65.
[2] 胡志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194-195.
[3] 卢文宣.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40-1041.
[4] 张国天,陈永生,梁海军等.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5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3(11):2632-2633.
[5] 李巧春,李巧华,肖景刚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6,18(24):155,164.
[6] 朱琳,王照华.丹参酮ⅡA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及离子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3(5):501-505.
[7] 刘君,唐利龙,廖新学等.水蛭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1(1):50-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