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早期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临床研究

2018-05-15 03:04孔春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4期
关键词:西地那非指标值高压氧

孔春初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高原肺动脉高压是指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员,由于受长期的缺氧的环境影响之下,出现的一种非血管的阻力和肺动脉压明显升高的高原肺动脉高压征[1],是一种多发性的疾病,疾病的致使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如果对疾病不进行有效的治疗,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会导致右心衰竭的出现。现就对我院临床指导医院山南市人民医院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药物干预和高原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临床指导医院山南市人民医院在2014年5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有高原肺动脉高压的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4-56 岁,平均为(34.5±1.5)岁;有高血压的患者 20 例,心脏病的患者6例,肺炎病史的患者10例,其他疾病的患者12例。在患者入院之前,均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以及血流动力学检测,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于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且患者还没有出现心脏病的器质性的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病例数均为24例。在一般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和年龄等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24例患者行高压氧治疗,2L/min,1次/日,夜间睡前1.5h,连续治疗12周。

观察组24例患者行高压氧和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吸氧治疗同对照组,西地那非片口服,50mg/片,1次/d,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12周后,参照文献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分三个级别,即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2]。

1.3.2 临床治疗相关指标 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对患者的如下指标进行检测:(1)6min步行距离实验(6MWT);(2)Borg评分;(3)肺动脉收缩压(SPAP);(4)血氧饱和度(SaO2)[3]。

1.3.3 不良反应发生率 于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观察并统计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以率的形式表示计数检测数据,用(±s)表示计量检测数据;计数检测数据之间的比较用χ2检验,组间两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P<0.05,即表示数据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 83.34%、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

2.2 临床治疗相关指标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6MWT、Borg评分、SPAP、SaO2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6MWT指标值均升高(P<0.05),平均Borg评分、SPAP 指标值均下降(P<0.05),但在改善幅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平均 SaO2指标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从表3可以看出,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 16.67%、12.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之后,患者的症状消失,没有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说明药物的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变化比较(±s)

?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 论

高原肺动脉高压征是临床上高原地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疾病的致使率和致残率都较高,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会导致右心衰竭,因此,及时予以患者有效的治疗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4]。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予以对照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西地那非联合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83.34%、66.67%,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其中,观察组采用的高压氧作为一种无创伤的物理医疗技术,在高原肺动脉高压征临床治疗中能够对机体的缺氧状态进行纠正,对脑组织局部微循环状态进行改善,进而使病情进展进行控制。而西地那非为环磷酸鸟苷(cGMP)特异性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选择性抑制药,能够对环磷酸鸟苷(cGMP)的降解进行抑制,扩张肺动脉血管舒张,并改善其重构,目前国外已经有多个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西地那非可以明显提高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活动耐力和心功能分级,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5]。因此,在高压氧和西地那非的联合治疗下能有效提高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6MWT、Borg评分、SPAP指标值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6MWT是评价患者运动能力的可靠指标,Borg评分是评价患者呼吸困难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SPAP则是评价患者肺动脉高压病情改善效果的关键指标。观察组患者经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后该三项指标获得显著的改善,主要是因为西地那非能够通过对cGMP的水解速度进行抑制,进而发挥松弛肺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并能对吸气交换发挥促进作用[6]。

另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16.67%、12.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且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之后,患者的症状消失,即西地那非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西地那非治疗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杰,高原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6,01(02):441-448.

[2] 次仁仲嘎.探究西地那非干预疑诊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西藏科技,2014,(06):59-60.

[3] 张菊,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药物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研究,2015,02(01):112-115.

[4] 王旭萍.西地那非干预疑诊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人群的临床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12,22(03):60.

[5] 周正茂.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药物干预和高原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6] 夏燕亮,马如海,陈宏.西地那非治疗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09):702-705.

猜你喜欢
西地那非指标值高压氧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西地那非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保健酒中非法添加一种西地那非类化合物的确证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