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实证研究
——以京津6所高校为例

2018-05-15 02:40
大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问卷资源大学生

李 楠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双创”一词迅速受到政界、媒体以及民众的广泛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促进大众创新创业,为“双创”营造良好的氛围与政策环境。[1]

高等教育作为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等方面承担重要责任。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专门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与措施。当前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存在模式匮乏、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主要问题,[2]直接制约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本研究试图以学生为主要关注点,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通过调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状况、相关需求以及他们遇到的主要困难等,反观当前国家政策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设计

考虑到大城市的就业问题比较突出且高校比较集中,本研究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各选取3所高校作为样本学校进行调查。样本学校的选择以尽可能有代表性或可操作性为原则,最终选取的学校为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学生样本的选择,尽可能兼顾不同专业类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访谈的选取对象为学校专门负责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含基本信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现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三大部分。采取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问卷形式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411份,回收问卷1386份,问卷回收率为98.23%。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1358份,问卷有效率为97.98%。

三、研究结果

(一)近七成学生对国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举措缺乏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以及正在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知晓程度普遍偏低,近七成学生对国家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及项目缺乏了解,分别有23.2%、46.8%的大学生表示对国家这方面的政策几乎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分别有16.2%、51.9%的大学生表示对国家面向高校在校生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几乎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图3-1)。由此,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国家以及学校层面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及项目的宣传方面还有待加强。

图3-1 大学生对国家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及项目的知晓程度

(二)多数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系统思考,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在调查大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的想法时发现,除了分别有24.7%、18.9%的学生表示没想过或不清楚之外,高达50.8%的学生表示想过,但还没有系统思考,仅有5.6%的学生表示有过比较成熟的思考。在调查大学生选择创新创业的时间时发现,高达29.3%的学生表示没想好,准备毕业后三至五年创新创业的居多,比例达到26.0%,而选择在大一至毕业前一年创新创业的仅占少数,比例为13.7%。

(三)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比较有限,缺乏偏实操性的体验途径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学习或实践活动的频次明显不足,仅有0.7%表示经常参加,时常参加的仅占3.0%,25.2%表示参与程度一般,46.2%的学生很少参加,高达24.9%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同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情况,高达83.5%的学生从来没有申请过任何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课题组通过进一步调查大学生体验创新创业的途径发现,就大学生目前接触创新创业的途径而言,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关注电视节目、参加讲座、参加实习,分别占比16.7%、16.5%、15.6%。相比之下,通过参加比赛、参观创业实践基地、上课程等途径的相对较少,占比均不足10%(图3-2)。总体来看,实操性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亟待丰富和创新。

图3-2 大学生体验创新创业的途径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总体偏低,城市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明显好于农村和县镇学生

依据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编制的测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子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整体偏低,平均值为2.52(<3)低于一般水平,47.1%的学生低于一般水平,42.7%的学生为一般水平,仅有10.2%的学生高于一般水平(图3-3)。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验证不同专业类别、不同户籍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发现不同专业类别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p=0.105>0.05),不同户籍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差异显著(F=3.607,p=0.027)。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城市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显著好于农村和县镇学生,而农村与县镇学生并无显著差异。

图3-3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五)缺少资金来源、缺少人脉资源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障碍

关于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遇到的困难,位居前三位的依次为缺少社会与管理经验、缺少资金来源、缺少人脉资源,所占比例依次为16.8%、14.6%、14.4%,而来自家庭的阻力相对较少,仅占3.4%(图3-4)。可见,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亟需来自多种途径平台提供的资金支持与相关资源。

图3-4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困难

(六)近五成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相关资源缺乏了解,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显著正相关

通过对样本校创新创业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到,尽管不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时间有早有晚,但基本上都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然而,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竟然有近五成学生表示不清楚学校是否有这方面的资源或表示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图3-5)。由此不难看出,学校在创新创业的宣传方面亟待完善与提高,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资源尚未做到众人周知的程度。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显著正相关(r=0.134,p=0.000),即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越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越强。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是影响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

图3-5 大学生认为学校是否有创新创业相关资源

(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师资源亟待完善

通过调查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发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在已有课程体系中渗透相关内容、开设专门课程的仅占9.3%、16.1%,通过讲座的形式宣讲的最多,占28.1%,其次是通过举办竞赛的形式,占23.2%(图3-6)。通过访谈也进一步验证了:目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薄弱环节之一,在于缺乏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及相关教师资源,学校能够提供的实践类课程、参加活动的机会及资源均比较有限。

图3-6 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四、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了解是影响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国家、学校层面的宣传力度亟待加强

在国家十分重视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氛围与环境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新生力量的大学生群体,不仅是从担负营造这一环境的重要使命的角度,还是从通过创新创业的方式促进其自身飞跃发展的角度考虑,大学生都应主动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现实情况却事与愿违。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论是对国家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项目还是对所在学校现有的创新创业资源都缺乏了解,这成为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普遍不足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其次,多数学生不仅对创新创业本身比较模糊,同时对很多创新创业操作层面的相关知识也缺乏了解,从而使得很多学生还仅仅处于“有创新创业想法,但却不知如何准备、如何实施”的状态。再次,尽管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层面对创新创业都非常重视,但就目前大学生的知晓度来看,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同时学生了解与体验创新创业的途径也有待进一步拓宽和丰富。

(二)学校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

由于学校承担着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是大学生接触和体验创新创业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获取创新创业支持的重要来源,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直接决定着在学校这个层面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哪些资源、服务和指导等,从而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因此,从以上几个方面和角度考虑,学校是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鉴于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现状不容乐观,故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就目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而言,大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团委、教务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缺乏必要的协调、衔接与沟通,难以在学校层面形成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与国际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相比,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比较凌乱,重在形式而忽略了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尚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融入人才培养体系。[3]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主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相关的机构或部门统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切工作;二是亟待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制度;三是亟待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借助各种企业资源,解决创新创业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

五、对策与建议

(一)多途径扩大对创新创业的宣传与教育途径,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与实践体验

鉴于目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意识与实践能力均有待提高的现状,为深入贯彻和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议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均应将大力宣扬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重要任务,并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宣传与舆论宣导,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离创新创业并不遥远,也让他们更加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如何谋划、可以通过何种途径申请创新创业项目等。

首先,应充分发挥和借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现代新型媒体、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的传播作用,加大社会层面对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群体可以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感受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与积极作用。

其次,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创新创业相关的专栏,帮助学生加深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以及相关活动或比赛的最新动态;高校还应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与途径,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讲座、课程等方式,还应多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演练、市场拓展、沙盘分析等实践类的体验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二)充分借助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由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一个全国性的面向所有高校大学生的重要赛事,高校也都非常重视,建议以此为平台,动员更多高校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而非仅仅服务于少数有获奖希望的学生。

首先,要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为高校宣传创新创业的重要内容之一,让所有有意愿了解创新创业的学生都熟知有这么一项重要赛事,让他们有意愿、有热情积极参与。

其次,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大学生参与和体验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并以此为平台促进和加深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到成就感、实践体验以及相关教师指导、同伴分享和其他相关社会资源。

(三)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制度,以学生实践需求为导向,引入更多社会资源

由于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创新创业工作机制不通畅、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建议高校统筹校内关于创新创业的各种资源,集中力量做好创新创业的教育、指导与服务工作,并成立或指定专门的机构负责为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提供咨询与指导服务。同时,建议各高校认真梳理多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并将此作为重要参考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激励制度、学生奖励制度以及与实践基地相关的管理制度等。

在充分调研在校大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需求的基础上,建议高校通过与相关领域知名企业或活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辟校外实践基地、邀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作为相关课程的兼职教师等多种途径引入社会资源。这一方面有助于弥补学校相关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为学生更多、更早接触和体验社会创新创业提供机会和平台。

注释: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李克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国务院22份相关文件部署[EB/OL].(2015/08/05)[2017/04/21]http://www.gov.cn/xinwen/2015-08/05/content_2909039.htm.

[2]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6):99-103.

[3]段辉琴,陆俊.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7,(02):16-18.

猜你喜欢
问卷资源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