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翁秋怡 张男星
2014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规定,上海市和浙江省首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陈宝生部长在讨论十九大报告时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第二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于2017年12月22日在巴蜀中学举行,大会围绕新高考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高中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综合改革、高校和高中协同育人等相关议题展开。本期“高端访谈”根据会议的讨论内容整理而成,并以访谈的形式予以呈现,以飨读者。
第二届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
濮晓龙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
任学宝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
顾 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
刘志军 河南大学副校长
余 林 杭州学军中学校长
李 浩 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
权绘锦 兰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程学军 深圳实验学校校长助理
陈志清 湖南大学招办主任
陈文波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
唐江澎 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新高考综合改革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高考改革的关键词是“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国的高考改革方向是从统一走向多样,从招考合一走向招考分离,最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以统考为主、统分结合的多元招生考试和录取制度。
《大学》:国家2014年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次高考综合改革最主要的改革和变化是什么?
濮晓龙:国家2014年启动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17年整体实施。到2020年,要求初步建立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在考试科目上,语文强调传统文化,数学不分文理,外语改为一年两考,选考科目从政、史、地、物、化、生中任选三门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此外,增加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从高校来看,录取改革有这样几个变化:一个是录取依据,实施“两依据一参考”,高校提出了怎么设置不同的选考科目。二是投档方式也有所改变,以前档次主要投放到学校,现在上海是投到学校加专业组。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就有三个专业组,也就是说上海的考生投报华东师范大学可以有三次机会。三次是录取批次,上海将本科批次合并了,浙江更彻底,本科和专科都合并了。上海增加了一个综合评价批次,在浙江是“三位一体”。
任学宝:浙江省实行高考改革的关键词是“两依据一参考”。第一,综合素质评价目前尚未参考,每个高中的标准不一样,一些高校自己组织面试认定。七选三的话选哪一门,这个选择就给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
第二,考试成绩两年有效,选考的科目有两次考试机会,选最好的那次成绩进行等级赋分。我们一共采用了21档赋分,其中最前面的1%是100分,接下来的1%是97分,由此类推。但这种方式也存在问题,因为每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水平可能存在差异。浙江省为此进行调整,学生选考必须要到高三才可以考。还有学业水平考试高一结束时只能考三门,这个规定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补丁。
第三,录取有“统一高考、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提前录取”三种形式。还有平行志愿的录取和以往是不一样的。以往是高校优先,比如我能考进浙大,我选什么样的专业,先进入浙大,然后再去分批。现在是以志愿为先,把自己想要的志愿全部都报上,一共可以报80个,这个更偏好于自己对未来的倾向选择。
顾岗:上海作为改革试验区,高考方式由以前的“3+1”改变为“3+3”,采用6选3的模式,从政史地理化生中任选3门,共计有20种选择。在分值上,语数外各150分,英语有两次考试。加3的学科满分70分,采用等级赋分制,共5档11等。
上海在招生录取上的变化有三个。第一,严控自招比例。自2015年开始自主招生比例严控在5%以内,对于多数重点中学有较大的冲击。第二,采用“6+3+1”的招考模式。2015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先行试点“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录取”的自招方案。具体为:首先,确定依据,按照高考分数进行排序。其次,高校按招生计划数1.5倍确定人选,进入面试环节,退档的到下一批次。最后,高考分数占60%,面试占30%,综合素养评价占10%。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内容包括: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修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017年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春季招生、综合评价批次录取、自主招生等环节中开始使用。目前,上海市院校已经公布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办法。总之,高考分数是入围的基本条件,面试和综评是录取决定因素。第三,高校填报志愿是专业大类填报,上海的志愿专业填报一共可以选择96个专业志愿,选择面是非常宽的。
我认为新的高考改革中,高校招生选拔的要求要包含六个维度:一是学业水平,体现个人的学习能力如何。二是学术能力,与学生自己课外的探索研究,参与的课题或者撰写的论文等有关,与考试无关。三是身体健康。四是兴趣爱好,其实更为客观的表述为兴趣特长,自主招生看重的是特长。五是学生的责任担当。六是学生的人生目标。很多同学没有目标,或者他只有短期的目标,但这个目标也是模糊的。
《大学》:目前的高考综合改革改革力度很大,这次改革的难点和困难有哪些?
刘志军:首先,数学和英语考试相关问题。一是数学试卷的难度确定问题。过去的高考文科和理科是分开的,现在是合并,就面临难度的确定。因为高考很重要的特点是要增加区分度,如果难度低的话,区分度必然会降低,所以这是一个相对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二是英语两次考试的等值问题。这两次考试的等值,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很难说两次考试完全等值。国外考试技术条件相对成熟,每年可实施多次考试,我们和国外这方面还是有差距。我们目前需要让两次考试等值,无论是英语还是选科现在都比较难,这是面临的一个问题。
第二,学业水平考试相关的问题。一是时间节点和两考合一问题,这个影响度比较大,可能会打乱了整个中学的教学秩序。二是选考科目“等级赋分”问题。“等级赋分”缺少科学依据,主要是经验判断。比较理想是各门科目的成绩分布大致相当,呈准正态分布,但实际并不是,而且换成标准分数也存在问题。其直接影响是物理选修学生大幅度下降,因为模拟成正态分布的话,不同科目的学生参考人数不一样,选修物理的学生和选修技术的学生参考的对象不同,会导致物理选修学生大幅下降。所以接下来应该怎么做?通过分数校正和高校招生自主权可以解决问题。此外,教师与相关教学资源的需求问题,行政班与教学安排、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等问题也需要考虑。
第三,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问题。新高考最大的影响是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一直在探索怎么做。2004年中考改革提出这一概念,但没有真正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意义在于学生评价的生态改变,由分数表征改变为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学生发展为载体的活动档案。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的使用,要坚持“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高校要结合高中的档案对学生进行评价。上海的综合评价录取和浙江的“三位一体”录取已经在实践了。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公平性也是一个问题,诚信需要一个制度建设。此外,还有高中集中突击现象、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评定问题以及高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和成本问题也需要考虑和解决。
第四,录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一个是录取分数的合成。浙江省“三位一体”是合成成绩。再一个是高校招生自主权的问题。目前在制度设计上没有给予更大的空间。高校招生自主权主要是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的范围。比如6选3,高校可以给不同的学科赋予权重,也可以不赋分,采用等级进行录取,这是可以进行探索的,但目前这部分没有放权。
《大学》:应该如何解决新高考综合改革中的这些问题和难点?
刘志军:第一种考试相关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依靠制度调整和技术手段解决。有些是很简单的问题,制度稍微改变一下就行。还有的是技术手段,通过技术来进行调整,比如数学的难度问题,技术上也是可以解决的,但要专门研究。因为分省命题以后这个难度大一些,如果现在集中到全国可能会更好一些。第二种录取的问题,通过高中和高校主动积极地应对挑战来化解。第三种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在试点基础上进行探索解决,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要先在少数高校、少数学生中开展,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逐步扩大。通过少数高校和少数学生来推进这个问题,然后反过来再促使高中学校,从高一开始来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有问题就进行调整,这就是高考改革试点的作用。
《大学》:我们该如何看待高考综合改革?
顾岗:第一,不能孤立地来看待新高考。国家在改革层面非常努力地探索,我们要联系其他地区高考的推进,或者他们高考变革的目的之所在,用联系的目光去看待现在推行的新高考。
第二,不能单一看待新高考。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新高考会发现它的意义应该不同寻常。
第三,不能绝对地来看待新高考。我们要站在一个一分为二的立场上来看待新高考,有的老师看问题非常简单化,认为新高考不行,提出了很多想法。面对新高考我们要一分为二,它有积极的意义,尽管推进过程中可能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们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第四,不能静止地来看待新高考。现在的新高考是这个状态,但是这个状态会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新高考。
《大学》:高考综合改革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怎样的?
刘志军:总体来讲,中国的高考改革方向是从统一走向多样,从招考合一走向招考分离,最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以统考为主、统分结合的多元招生考试和录取制度。同时兼顾统一性和多样性,这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中国社会具有特殊的国情与教情,自科举考试建立以来,国人对结果的追求已内化到中国文化传统中,要重视过程,还需要制度的调整慢慢改变。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多样性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高校自主招生和政府宏观指导调控相适应,由专业机构命题和组织考试、社会有效监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招生制度。
未来发展有四个方面:一是逐步建立若干个区域性的高校入学考试中心或者考试院。区域性考试院应以研究为基础,有大量的研究人员,但我们现在这方面的研究人员还不够。二是在统一高考的大格局下,采取多样化的入学方式,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三是推动考试形式与内容改革。比如外语考试两次,最大的是等值问题,其实这从技术上早就解决了,托福能做到,我们外语也能做到。四是高考改革要依法治考。要建立国家教育考试法和招生考试法,加强依法治考、依法治招,加强高校招生考试管理,鼓励高校主动探索并形成自己的特点。
任学宝:回顾浙江综合改革走过的路,三年来不容易,我们深深体会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还要调整利益格局和兼顾各方利益群体的关系,还要考虑好改革力度与社会各方面承受度的关系。未来希望直面问题,改革过程中用科学的过程加以解决,使高考改革走得更加稳健一些。
●高考综合改革使得高中的教育思想由原来的“整齐划一”向“全面而有个性”转变、学生学习从指令性向选择性转变、学校的办学从千校一面向差异化转变、学生的发展指导从“隐性”向“显性”转变。高考综合改革给高中带来的挑战有学校课程安排更为复杂,班级管理更为困难,课程资源体系更为系统,学生评价、教师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中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增强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开发与开设的关联性和系统性,要建构学校的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学科线上线下的课程。其次,需要有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生涯规划教育一定要考虑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双轨”教学班和行政班,需要有多样化助学手段,为学生个性化辅导提供方便。建立“学生自主—统筹三年—按学力选课走班”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选择合理安排三年教学。建立“跨年级—课程”教研,保障课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建立智能化教育管理系统。最后,学校要有所储备,建立开放动态的师资配置和管理机制,对于学校来说除了课程的建设、教学管理体系的重构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之外,需要考虑准备的问题还有很多。
《大学》:浙江省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改革实施的过程是怎样的?
任学宝: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是2009年开始实施,到2012年,我们感到推进的结果与原来的目标存在一定距离,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变,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还没有得到理想的要求,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没达到应有的目标。浙江省教育厅思考问题所在,可能在于还没有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内需潜力没有激发出来,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于是,2012年省教育厅推出了课程改革深化工作,试图寻找适合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把现在必修课的学时减少下来,增加选修课的学时。
这样,我们在全省各地推进了“选课走班”教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浙江省接受了国家试点任务,实施高考改革的实验,进行了选考和多次考试。2012年6月,我们启动了高中课改;2014年职业高中学校也同步开展,实行“选课走班”教育。2015年的4月,我们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倡导一些高中的选修课程实施兴趣“走班教学”;11月份,倡导基础性课程走班,相当于高中的必修课程实施分层走班,希望有条件的学校在数学、英语、科学这三门学科当中,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分层走班”基于学生基础,“分类走班”基于学生兴趣。这样,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类以及职业高中类都实施了选择性的教育思想,这个选择性具体的行为就是学校里的“选课走班”教学。
《大学》:浙江省实施综合高考改革的经验有哪些?
任学宝:第一个经验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方向引领工作。浙江省做了一个顶层设计,2012年推出课程改革的深化工作,其核心是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为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我们在改革中建立了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对于学校来说希望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第二个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希望在共同基础上个性化发展。所以主题词就是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这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进行三个教改以实现上述目标。即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课程的开发权交给老师,把课程的实施权交给学校。这样三大策略的选取,对高中学校来说,面临四个挑战。在当时我们的学校、学生能不能适应?譬如把课程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我们的学生能不能选择?把课程的开发权交给老师,老师能不能开发?把课程的实施权交给学校,学校能不能实施出跟自己办学理念相一致、办学特色彰显的课程体系?还有以前我们上课都是按照行政班上课,现在当下按照选课走班的形式进行,于是原有的教学制度需要重构,那么我们学校能不能重构出一套适应改革的配套制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顶层设计时采取了四大措施:一是减总量。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常量,所以必须要把必修课减少,增加选修课。为此,省教育厅对内容进行讨论,教学指导意见中对“哪些作为基本要求、哪些作为发展要求”都作了具体化的规定。当时把综合实践活动由必修改成选修,来增加我们的选修课时。二是调结构。选修课要开,但选修课必须要有一定的结构。希望学生有所修习,比如有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综合实践类,这四大类的选修课要有一定比例让学生来修习。同时在这里面如何开设选修课,如何安排课表,这些都有具体的指导意见,但总体让学校因地制宜来实行。三是改评价。如何把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跟高考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也有一个具体的指导。四是创条件。因为实施学科走班,对学校的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老师的资源和教室的资源。2012年为了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工作,浙江省利用了行政驱动的力量,取消原有的浙江省一级重点学校、二级重点中学的称号,代替的是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二级特色示范学校。这个特色不是体育特色、艺术特色、科技特色,而是课程有没有特色,这个课程有没有多样化、有没有选择性,能不能满足学生选择的需求。评比特色示范学校的过程当中,浙江省规定班额,一级特色示范学校班额是40人,于是在实施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进行平均测算,班额平均35人左右。2012年前浙江省许多高中学校的班额是48—52人。因此一个班的人数是前期的0.88,我们的班级数量放大到前期的1.33倍,于是教学的资源和教师比例同样要以1.3倍左右的比例上浮,那么就需要政府来解决,比如教师的编制问题、如何增加学校、教室的建设问题。在浙江省目前很难解决编制的情况下,以不增编进行增资的方式加以解决。所以这是一个创条件。
第二个经验是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无论是2012年课程改革的深化,还是2014年9月新高考方案的推出,我们都告诉学校积极行动,做课程方案建设。建议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实践两个维度进行考虑,重新思考自己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以及毕业生的形象设计,我们的育人目标到底怎么构建。然后根据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和育人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发展方向,去构建课程方案。在课程方案构建过程中引导学校考虑自己学校的办学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思考构建这一个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以及目标是什么,然后选择怎么样一个路径,最后考虑具体实施的措施。譬如学校在课程方案架构时,要跟自己的办学特色相一致,去实践课程体系如何架构,教学如何优化,评价如何转型,资源如何建设,师资队伍如何去发展得更好一些,同时对三年的教学计划安排都做一个考虑。
《大学》:高中是如何应对高考综合改革的?
顾岗:我们学校在推行新高考改革的方案之下,把落脚点定位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第一,坚持学校的文化。推行新高考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文化。如果断然地把学校以前所积累的内涵、文化给否定掉的话,我觉得并不是最明智的。作为大学附中我们的文化提了几十年,即依托交大办最像大学的中学,“最像大学”这四个字很值得品味,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管理,这是我们学校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
第二,立足于学校的学情、学生的情况,推行走班方案。我们的学校有四类学生,第一部分是本部的学生,第二是新疆部的生源,第三是国际部,第四是兄弟学校交流的生源。现在新高考改革主要是立足前面两类。已经毕业的这届高三,参加等级考试的有340人左右。其中,选择物理300人,化学260人,地理270人,生物20人,历史50人、政治30人。这当中可能很多学校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即学科教师结构性的富余或者短缺,每年的情况可能都不一样。这需要学科老师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学校选择物理、地理和化学的人多,因为这确实是历来交大附中的优势学科。
根据需求,我们推行比较保守的“微走班”的方案。学校2017届共12个班,高二开始选课,我们尊重学生的选课意愿进行了重新组班。普通班有四类组合,分别是“物化地”,“物地X”,“化地X”和“物化X”。由于课程不一样,实验班保留行政班,推行共同排课,在固定时间段内实行走班。学生的选科大概有11种,但80%是“物化地”组合。最后是新疆班,他们的选课方向特别多元,有17种选择。新疆班作为一个整体,语数外固定,其他课全部走班级。由于不同的生源类别和班级属性,我们在推行走班时也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模式。
第三,积极探索课程重构。我们的课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六大类基础性课程,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与逻辑、测评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与欣赏。第二个是拓展性课程,也即学校重点打造的校本课程,包括科技理工素养、生涯发展规划和创意服务活动。第三个是研究性课程。除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以外,我们自己要构建以人文精神为底蕴的科学知识,以创新素养为核心的科学方法,以人生规划为导引的科学态度,当时提了三个学科教学课程方面的要求。
第四,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做得非常早,但还未形成一个体系。我们的探索包括设计模拟社区,社区里设置500多个学生实践岗位,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研发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学生健康发展中心”,实施“励行”研学计划,把学生送到全国各个地方去参与他们的社会实践。此外,鼓励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开发课程,自主创办夏令营,都获得很好的效果。
余林:首先,关于选课和选考。我们的学生不知道怎么选择,大多数学生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和老师帮着选择,我们面临很大挑战。我们要引导学生去选择,比如通过生涯规划,使学生选出他所想要学的学科,选好了以后再选择考试的时间,三年的时间是一个整体,必须分三年完成。今后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选择什么样品牌的高校,来实现自己未来的发展都要引导学生思考。总的来讲要让学生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用其所学,我们的高中学校能够提供适合学生教育,这个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其次,关于三种主题和三种模式。应对新高考,学校要围绕三种主题:一是学校要把课程设置好。如果学校还没有进入新高考模式,不要慌张进,一定要提前有个预设,把三年的课程都要想好,怎么开展课程,怎么开选修课、必修课以及活动课等等。二是老师要开发校本课程,老师要把比较多的内容简单化,然后编制成一些主题性学习,来减少学生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学生对课程的选择,要有选择性。这些是从学校层面要做的事情。
学校的教学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模式采用5—7个套餐,5—7个套餐适合比较好的中学,因为报的人绝大多数会按照原有的惯性去做。第二种可以采取“3+2+1”的模式,可以有3门一样,也可以有2门一样,大家都不一样的话可以采用混合班,这是模式二,可以减少师资的配备和场地。第三个是全科全员走班,这种方式是家长和学生最想要的。但走得比较乱了以后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因此关键在于管。摸索怎么利用现代化的一些手段进行辅助管理,尽可能减少人力资本和空间资本,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最理想的做法应该是模式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多样化的原则。
最后,关于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去年北大在浙江招生总人数203人,自主招生有140人,三位一体录取的有50人,大部分通过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招考。因此,校外的一些资源、学生的竞赛、学生的创新创意,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学得更好,在他专业的领域走得更远,这就是学校里要给他们提供和配备的。
《大学》:高考综合改革对高中教育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任学宝:第一个影响,教育思想由原来的“整齐划一”向“全面而有个性”转变。努力把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授课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教育权交给学校,让教育的内在发展活力更充分地涌流和迸发出来。2016年9月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超过90%教师和学生认同减必修增选修的改革,90%以上的学生赞同自主选择课程,有85%以上学生喜欢走班上课模式,86%的学生赞同选考、喜欢多次考试制度。
第二个影响,学生学习从指令性向选择性转变。一个是扩大考试科目的选择范围,调研发现学生首先按照学科兴趣进行选择,其次是学科成绩,最后才是易得高分。因此立足学科兴趣,理性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成为高中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当下,教育主管部门和老师都要实施鼓励教育,我们学生有自己的能力,按照学科的兴趣进行选择,更好地发展自己。
第三个影响,学校的办学从千校一面向差异化转变。以前一所学校2000个人只有几张课表,50个班级是50张课表,现在2000个人就有2000张课表,这样使学生在共同基础发展个性化,学校也得到了差异发展。选择权交给了学校,大量的研究性学习和科创活动开始进入高中教育的培养内容,“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理念得到落实,高中特色化办学属性将愈加显著,如催生一些人文、艺术、理工等特色高中,为各类高校输送不同人才。杭州二中在2017年高考综合改革过程中就诞生了四块奥林匹克的金牌,学校的拔尖学生在综合高考改革的过程中更有时间来发展好自己,同时一些学校为了培养自己的优势学科,学校的办学会更有特色。
第四个影响,学生的发展指导从“隐性”向“显性”转变。高考实行学生选考,催生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建立。三年来,全省学校建立了以生涯规划教育和学生成长记录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通过贯穿高中三年的生涯规划教育和如实记载的学生成长记录,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思考未来发展,自主统筹三年发展安排、自我管理、自主成长。有66%的2014级学生认为,改革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98.4%的学生表示选考科目是自己和家长商量以后确定。架构成长导师,成长导师和家长建立了联系机制,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都得到了改善,老师看学生、看问题的视角也更加立体、更加多元。
高中的积极变化,从教育思想上由整齐划一向全面发展的角度转变,学生的学习从指令向选择性转变,我们的办学千校一面向差异化转变,学生的发展指导制度由隐性向显性转变,这是我们育人模式,也是高考综合改革对浙江省高中学校育人模式带来的改变。
《大学》:高考综合改革给高中教育带来的挑战有哪些?
任学宝:首先是观念上的挑战。高考实施了40年,大家都感觉到高考非改革不可,然而改革到自己头上,要自己加以实施的时候,我们的教师都不想去努力适应。有些地方和学校为提高升学率,教学围绕分数转,围绕考试转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深化课改的价值和意义缺乏深入的认识,课改推进过程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提高,综合改革的理念从口号到全面落地还有一段距离。应对新高考,学生和家长也存在着一个适应的过程,在选考科目确定上存在着一定的迷茫和盲从现象。所以本来这场高考改革旨在发展学生兴趣和发展性向的去选择考试科目,然而一定程度出现了避难就易科目选择的现象。
第二个挑战,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存在着一些策略性和技术性的难题。学校课程安排更为复杂,班级管理更为困难,课程资源体系更为系统,学生评价、教师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个挑战,改革推进的制度性挑战。一个是潮汐现象与师生负担问题。有些学校三年教学计划的安排科学性、合理性不够,未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发和开设课程,尤其是高一年级并开科目过多、选修课程课时不足,师生课业负担有所加重;二是高中三年课程修习安排问题。目前有些学校限定的“组合式套餐”阻碍选课走班的全面推行、精细化服务和个性化施教不足等问题;三是选考和录取制度设计问题:某些选考与录取制度设计的技术支持没能跟上改革的理念,导致一些学校和考生选考进行“田忌赛马”,出现了选修科目有“避难就易”情况;四是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缺乏专业性,综合素质的评价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方面还发挥不足;五是高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时间和空间还不允许,因此学校的评价定位相对功利说好话的情况存在。
第四个挑战,保障性的问题。人民对优质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与优质教育短缺,无法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高考综合改革并不是增量改革,不是对个人和地区资源的再分配,在一定意义上不会解决家庭间、地区间、区域间教育不均衡状态。高考改革出现“高中学校热,高校冷”,教育部门热,其他政府部门冷的局面。政府各部门对师资配置、校园规划、经费投入、激励机制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
《大学》:高中教育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任学宝:这些问题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与方向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这些问题必须正视它、解决它,这样才能使高考改革推进更加有序。如果大家没有这个共识,这个事情是做不好的。其次是要用哲学的规律来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彼此之间互相关联,那么一定要用全面联系的发展眼光来解决,同时也需要形成一个改革的合力,要理解改革的思路和强化责任担当。为此,一定要从价值推动以及教育规律来看待这个问题,还要引导家长的适应,所以需要整体舆论上进行考虑。
对策一是观念上的引导。一要始终强调课改的价值和意义,秉持“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改革理念,促进改革机制从行政推动走向内源发展。二要端正课改的态度取向,坚持以“积小步、不停步”方式逐步深化各项课改,落实学生合理的选择权。三要坚持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拒绝“功利至上”主义和“升学率是第一要务”倾向。四要引导家长和学生理性适应新高考,引导学校纠正“学考会战”之类的不当做法,因地制宜地开展课程改革,扩大学校课改的自主权。
对策二是学校方面的改革。首先,学校必须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增强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开发与开设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建构学校的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学科线上线下的课程。其次,需要有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生涯规划教育一定要考虑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双轨”教学班和行政班,需要有多样化助学手段,为学生个性化辅导提供方便。建立“学生自主—统筹三年—按学力选课走班”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选择合理安排三年教学。建立“跨年级——课程”教研,保障课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建立智能化教育管理系统。学校要有所储备,建立开放动态的师资配置和管理机制,对于学校来说除了课程的建设、教学管理体系的重构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之外,需要考虑准备的问题还有很多。
对策三是各部门合心合力。政府部门目标导向通过报刊、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媒体,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课改的良好舆论氛围。通过问题导向及时解决高考综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基础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应该有新的制度出台,推进地方教育质量观转型,倡导绿色标准和绿色评价。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各地课程改革的专项督导与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研部门通过实地调研、专题研讨和专家论证等多种形式主动参与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前期的献言献策、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测与评估。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如果要目标导向坚定不移地解决问题,还需要问题导向。
我们采取的具体的解决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不移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二是完善学业考试和选考安排。学业考试和选考分离,将考试时间调整至1月与6月。学生首次学业考试不早于高一第二学期,科目不多于3门,每科1次机会,不合格可以继续报考。学生高三起参加选考和外语考试,学业考试合格方能报考相应科目的选考。选考和外语高考成绩当年有效。三是进一步健全选考机制。高校专业选考指引,高中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四是进一步推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完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深化高中课改,深化高校育人方式改革。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坚定改革信心。在保障上,我们加大改革投入,优化条件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高考综合改革给高校带来最大的机遇是高校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在选考科目的确定上有很多自主权,比如招生批次合并、专业组设置,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使用,这些改革对高校招生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高考改革也带来了不少挑战,体现在高校面临专业洗牌;高考成绩更加扁平化,成绩相对比较集中,学生差异性比较小,人才培养面临挑战。对招生队伍要求更高;强调学科导向,选考科目多种组合给高校招生更多选择。
《大学》:面对高考综合改革,高校有哪些具体的实践?
李浩:新高考的一个意义是给学生选择权,给高校也创造一个新的契机。南京大学在2009年实施人才培养改革,为中学和大学的衔接设置了一个缓冲带,简称为“三三制”,将大学四年分了三个阶段,在大四分了三个途径。第一,我们把所有专业要求从180分缩减到150分,大四基本所有的学生满足所在专业的毕业要求。第二,设置专业准入机制和专业准出机制。所有的学生进入南京大学都是先进入大类培养,每个专业设置1—2门专业准入课程,如果修完了就可以直接进入这个专业,同样如果修满达到专业准出标准的40学分,就可以拿到这个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课程完全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百分之百的课程科选,实现百分之百的专业科选。第三,学生在南大有两次跨专业的机会。另外如果学生不跨专业,学生可以在大四选修第二专业的准入课程。
为了对接新高考,南京大学2012年推进大学生和中学的人才协同整合计划,在苏州建立实验班。与两个中学建立“准博士培养站”,南大国家实验室的团队每年在高中带一个团队,进行两年的科学实验。结果发现效果确实非常好,对于学生提前了解大学、了解科研是非常有用的。
此外,我们也在学校建立了一些课程,还有一些实验室。我们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平台,未来南京大学将拿出一些经费推行类似的事情。我们跟全国109个学校颁发了最佳生源基地,并且计划在25个中学建立3个平台的基地。第一个是课程,把大学的先导课推到中学,或者是根据的中学的需求,利用大学的师资和平台来开设学业先导课。第二个是发挥教师作用,能够把一些感兴趣的学生,通过暑期科研的形式,请进南京大学做一些小的课题研究。第三就是利用方方面面的资源设置一些项目,例如我们在绵阳中学所做的地质博物馆,在南开中学马上要做天文实验室。
最后,是关于整个职业规划课的开放。南京大学打算和大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用第三方平台,去开发面向中学的一些职业课,未来希望面对中学开展职业规划的系列课程,邀请中学老师来体验,依托我们体验式的教育,告诉他们怎么规划,另外告诉他们什么是大学学科。
《大学》:高考综合改革给高校招生带来的机遇有哪些?
濮晓龙:高考综合改革给高校带来最大的机遇是高校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在选考科目的确定上有很多自主权,比如招生批次合并、专业组设置,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使用,这些改革实际对高校招生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怎么发挥作用,也值得我们思考。在上海,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在综合录取阶段,而投档的学校往往考分很高的。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我们在上海综合评价的投档分数线是555分,普招的投档是552分,所以要能把综合评价的材料递到这里来,首先高考成绩得非常好,高考成绩不好,也没法投递过来。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在自主招生还受到很大限制,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更大的空间,这是我们讲自主权的选择。
《大学》:高考综合改革对高校招生带来的挑战有哪些?
刘志军:新高考改革对高校的挑战:一是了解适合学校定位的学生。高校在招生时一定要清楚,要招什么样的学生,而不是过去只招多少分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你的办学定位,和学校办学理念有很大关系,学校要清楚了解要招什么样的学生。二是如何招到合适的学生,这也要认真研究。三是认真研究科目组合,科目组合的问题也很多。现在高中对新高考了解很多,但很多高校实际并不是很清楚,连最基本的怎么选、怎么招都不是很清楚。四是高校招生能力建设问题。突然让高校选,这是从来没有做过的,高校的招生能力得继续加强。
濮晓龙:高考改革也带来了不少挑战。从高校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这样几个方面,最直接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专业洗牌,高校很多专业面临挑战,特别像浙江这种模式,很多专业非常有压力。不管是哪个学校,不管再好的学校都有一些相对不太受欢迎的专业,有相对冷热之分。我们说所谓不太受欢迎,从社会上来看是就业往哪里去,薪酬水平是不是比较高。现在也可以看到,比如说考生报考学校跟专业的就业非常有关系。比如同样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招生比不过上海财经大学,因为上海财经大学的整个专业的就业相当有吸引力,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挑战是高考成绩更加扁平化,成绩相对比较集中,学生差异性比较小。中学或者大学,都在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们学校,它既不是北大、清华,也不是复旦、交大,所以招收的学生是好学生,但不是最拔尖的学生。成绩扁平化以后,大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每个学校都在讲要培养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但我们说拔尖创新是各方面的,不仅仅包括成绩。但扁平化以后,考分都相对集中,包括专业选择以后都很集中,人的差异性将会非常小,人才培养该如何体现拔尖人才的培养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三个挑战是对招生队伍要求更高。以前大学招办是等着学生上门,现在所有大学发现这样不行,除了国内少数顶尖的高校以外,很多学校在中学、在考生、在家长面前并不清楚你是什么样的学校。比如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在一些地方,很多考生和家长对我们学校很不了解,他们会问华东师范大学是在南京还是杭州?我跟他们讲在上海。这说明他们不了解我们学校。还有一所中学的老师问我,华东师范大学是985高校?我应该让学生多考你们学校,可以增加985的比例。所以我们不仅要宣传学校,还要宣传我们的专业有什么优势,我们也正在尝试做一些改进。
第四个挑战是强调学科导向,选考科目多种组合给高校招生更多选择。选择多了是好处,但是也不完全是有利的,因为选择太多就很难把握一个稳定的方向。所以我们这个学科究竟该怎么设置选考科目,这在学校里引起一些讨论的,有的专业为了招生,可能就不得不做一些限制或者不得已的限制,所以这方面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该怎么合理设置一些选考科目组合。
第五个挑战是人才培养面临挑战。目前基于新高考改革以后,人才培养该怎么做?特别是我们要做大类培养,这个类大到哪里?究竟什么样的大类是合理的?是不是越大越好?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我们也看到不少学校大类招生做得比较彻底,我们也通过走访和调研,发现一些名校,在开始大类做得非常大,现在也在往回收一点。所以人才培养怎么分类,怎样把握这个度,这都是给高校带来的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大学》:高校如何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挑战?
濮晓龙: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做:一是从招生角度。招生角度主要是从被动招生到主动招生。我们学校已经实行了一些改变,一个是招生结构性变化,我们顺应社会需求合并相近专业,进行大类招生。比如教育学一直是我们很强的学科,原来有7个专业招生,如教育学、教育技术信息、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康复、教育心理等,其中特殊教育和教育康复两个专业招生很不理想。因此,2017年这两个专业我们没有投放指标。顺应高考改革以后,我们做大类招生,2018年教育学所有专业合在一起招,学生进来以后根据志愿选择专业。目前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和招办联合推动整个相近学科的大类,招生结构要进行大类招生,强化基础学科。
第二,改革完善特殊类型招生选拔方式。大学自主招生是为了有专长或者有偏长的人准备的,就是他的成绩某一方面很突出,但其他相对平衡一点。我们在尝试以后怎么能够根据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做一些自主招生的选择性判断。目前我们说这个报告没有得到第三方或者大家都认可的一些机构认可,所以我们要认可它实际是有难度的。这就是说现在高考自主招生寄希望招那些偏才、怪才,同时很多东西也要收得很紧。怎么样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做到,让那些在高中阶段有所专长的学生崭露头角,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也是我们所关心的。这个关心特别在新高考改革下,这种关心可能更有价值。
第三个,力推教授进中学做专业讲座。这也是我们目前着力推的一个方面,也欢迎大家以后关注华东师范大学招办的信息,高考前一个月我们大概有10来位教授在各个中学介绍我们的专业。怎么能够动员更多的教授进中学介绍我们的专业、介绍我们的强势,这是自主招生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招生组更要主动走进中学,和中学建立长期的关系。我们也希望中学给我们推荐优质生源,我们也会力所能及提供支撑和服务。希望通过高考改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了解自我、了解专业,以及确定生涯发展目标、进行生涯规划。
●高中和高校应该是一个共同利益的联盟,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高中与高校的合作也应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的共同体,希望大学和中学能够牵手做好四个打通:第一,把大学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文化通道打通。第二,能够真正打通招生的通道。第三,能够真正打通课程的通道。第四,能够真正打通资源的通道。
《大学》:在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和高校教育应该如何衔接?
顾岗:我们2009年开始推行和高校衔接的课程,当时课程的理念是让大学老师到中学授课,一个学期安排15次,一年大概30个讲座。我们对接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还有一些慕课。至少让学生对高校和专业有基本认识,最后决定如何选择。
关于和高校合作的理论基础,我们也做了很多分析,有利益相关者理论、共同体理论、主体间性理论,我们做了很多学习和储备。高中和高校应该是一个共同利益的联盟,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与高校的合作也应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的共同体。
权绘锦:“双高”在学生价值重塑中的协同与合作问题。高中的校长们认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考上了名校,任务就完成了,剩下的任务是大学的。大学认为招来的学生怎么都培养不好。主要是因为相互之间缺乏了解、缺乏协同合作的精神。高中和大学有分工,但更要强调合作。高中和大学应该是教育事业的共同体,优秀学生培养中的一个接力赛,要把这个棒接好。我想高中和大学都应该对“学习”二字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人类为什么需要学习?我们需要开发自然获得物质财富,我们需要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我们需要有更高尚的追求,现代大学培养的是怎样的人才?我想用北宋张载的四句话可以概括,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中学阶段就应该对学习有这样的理解,就是要成为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我们对学习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的学生不管在中学阶段还是进入大学阶段,他必然会成为一个情趣高尚、人格健全的人,这是我们所需要的。
招生宣传和大学精神传播的问题是今天大学的招生宣传太过于功利化,总是做一些科普讲座,甚至开一些兴趣课程,但是缺乏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传播。我们的中学生,包括中学校长不知道大学里面专业的设置和课程体系,大学里面的这样一种培养目标、理念、模式、体系等等,需要大学和高中再做一次对接。
程学军:关于高校和高中的互动衔接,我有六个观点:第一,“协同育人”应该有持续性,主张在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这是进一步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我们非常赞赏《课堂内外》提出的对于学生进行求真、向善、尚美的教育,也赞同武汉大学国学院提出的对学生进行人文传统、时代社会、社会契约、责任担当等教育。教育从大中小幼是一个整体,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学段完成各自的任务而已。
第二,“协同育人”应真正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有效衔接,逐步减少以高分数为核心的衔接。我们的观点认为以高分为核心的衔接其实造成了大学与中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一种断裂,在这两天的报告当中尤其是上海和浙江提出的新高考在执行过程当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尤其是“三位一体”高校录取模式中的“1”,他们都提到了高校对于中学的综合评价并不认可,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中学希望大学要能够信任中学向你们的推荐。
第三,“协同育人”要求高校和中学对人的教育要求以及激励成才方面要有国际化视野。有两个观点,中学校长对大学现在的严进宽出表示担忧,因为我们感觉到这与国外重点大学的宽进严出有着明显的不同。另外重点学校优秀的学生他们关注大学的两个问题是:大学生在大四他们都在干什么以及大学生的学术论文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第四,“协同育人”需要改变单一输送模式,建立“双小互利互助”的互动机制,我们希望高校能够为中学多做一些公益化的事业。在讨论和学习当中,我们感到新高考推出对于中学来讲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专业指导和人生规划,中学现在没有这样的教师资源。对于中学来讲,这是一个困难,但对于大学来讲这是否是一个契机?我们希望大学能够利用这个契机对中学多做一些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高校进一步扩大了自主招生,那么中学就要多走一些偏门,来应对不同高校的自主招生。对于中学来讲如学科竞赛缺少教练,其他的学科指导缺少高端的支持,实验室更加缺乏高水准的一些实验条件,这些对于大学来讲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另外,中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也应该从高校得到支持。
第五,“协同育人”需要让中学能够真实地了解高校对于中学所培养学生的真实评价。有老师质问,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在全国对一些有代表意义的中学学生是如何评价的,比如说衡水中学,清华、北大每年录取那么多人,高校是否有跟踪研究,这样的中学培养的学生,他们发展的潜力究竟如何。像江苏锡山高中这样的学校,他们培养的学生发展潜力如何?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有哪些倾斜的政策,是否可以指导各级各类的中学,让他们明白你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学生。
第六,“协同育人”需要有像《课堂内外》这样的第三方平台,通过三大赛事和双高论坛等这些活动,把高校和中学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各学校将鼎力支持,密切配合,虚心学习,统一组织,让这样的一个平台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我们希望大学和中学能够牵手做好四个打通:第一,把大学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文化通道打通。第二,能够真正打通招生的通道。第三,能够真正打通课程的通道。第四,能够真正打通资源的通道。
陈文波:我结合自己的感受提几点建议:第一,中学阶段。我们希望在中学阶段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个系统的方案,而且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二是希望中学能够搭建与大学教育相连接的桥梁。三是我们希望有优秀的中学给予学生学科的学习、引导和支持。
第二,在招生环节,从院系的角度,首先希望在选拔阶段注意学生科学思维的评估,我们觉得习惯的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二是希望考察学生在中学阶段是否得到有效的科学训练。除了自己有理想、有这种思维,还有要付诸实践,而且有证明。三是希望看到我们的学生有使命感。
第三,作为基层的院系,一是拔尖人才或者杰出人才的培养,在院系层面一定要有课堂内外同向的引导。因为在大学一般学生培养是分两个部分在做,一个就是教学做的是第一课堂,学工做的是第二课堂,如果学工引导的是活动参与,教学希望聚焦专业学习,学生可能就会产生迷茫和错乱,所以一定要有同向引导。二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应该建立长周期的培养体系,大学本科阶段更多的是老师的投入,但在硕士博士阶段,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展现。三是配合硕士博士顶尖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进入大学由职业导师或者学业导师,全程规划整个大学的课程群,如何开展训练学科方面的训练。
陈志清:中学和高校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观和价值观。我们现在开选修课,学生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即选择这门课是有作用的。而不是“选修这门课,将来自主招生或者高考能不能加分?”总是围绕高考转,而不是为了成才而选择。所以中学和高校之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氛围,学生才能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所以我们做选修课才有意义。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一直在想选什么样的人、怎么选,对于高校来说目前高考改革高校没有更多的发言权。我觉得高考改革仅仅是个手段,目的还是育人、还是人才培养。所以高考改革过程中应该更多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有一个良好的对接,要不然就会只注重基础教育,最终选拔出来的人才还是要为高校培育的,高校需要什么样的、他怎么培育人、要选什么样的人,这里才是一个终端。所以高考改革还要多听听高校的意见。
唐江澎:我们可以把大学招生的宣介式的招生,变成提前融入或者介入中学孵化式的招生。我们最早采用考前填志愿,虽然有不公平但考前填志愿却是学生对自己既往实力的预估和对大学专业的选择,有它的好处。考后填志愿,学生对自我实力的评估和兴趣的选择,再加上这次考试正常度的评判是三个。分出来填志愿,以往学习的实力是什么不管了,这次分数就标志了个人的实力,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是不让这次考试的分数贬值,所以考前为分而学,考后因分选校。
我一直在我们学校倡导,变“为分而学”“为因爱而学”,我们特别希望和各位大学合作,把大学里适合中学生的一些实验室就放在我们中学,现在我们学校建了17个实验室,我们离最近的江南大学的团队,他们直接把工业设计课程开到我们学校来。中学生不知道他的爱好是什么,只能通过体验式的方式,来使他了解自我特长,熟悉大学专业,在匹配中完成人生的规划。所以我就讲了一个“五业贯通”的理念,把中学生学习的课业与大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把大学的专业同未来安身立命的职业联系起来,把职业和建功立业的事业联系起来,把事业与安顿天下的志业联系起来,叫五业贯通,我们就可以塑造一种成长心态,现在世界上非常关注成长心态的培养。我以为基础教育的重点就是基础性,拔尖人才中学培养的最大要点是基础性。中学关注的是成长心态,如果把学生比作树苗,将来能“长多高”是大学的事情,我们中学关注的是先“长多粗”。如果中学就关注“长多高”,这以后大约长得不是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