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新形式——心理研习班

2018-05-14 13:41张晶晶余婷婷
知识文库 2018年1期
关键词:辅导育人学院

张晶晶 余婷婷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心理育人工作实践,本研究探索了心理教育管理的一种全新形式——心理研习班,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组织单位,以各学院二级辅导站、心理顾问、心理健康部成员为参与人,开展每月一期的心理研习活动,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学习、特色活动开展、高危学生反馈、问题汇总研讨等主题,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管理态势,为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扎实开展,保障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扎实推进,助推全员心理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时刻紧随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如何跟上学生身心发展的步子,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更俱效能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是教育管理者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形式——心理研习班,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组织单位,以各学院二级辅导站、心理顾问、心理健康部成员为参与人,开展每月一期的心理研习活动,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学习、特色活动开展、高危学生反馈、问题汇总研讨等主题,形成常态化的心理教育管理态势,为学校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全貌提供支持,为学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出口,为高危学生的干预跟进提供保障,为学校心理育人特色活动的创建与品牌申报提供相关指导。

二、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概述

(一)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概述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即:学校层面,成立以主管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校长办公会、党委会、学生工作例会、辅导员工作研讨会、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等部署和推动实际工作;学院层面:各学院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层面:各班配有辅导员,在班委设置心理委员一职,及时关注和把握班级内学生心理状态;学生宿舍:各宿舍配备心理信息员,由寝室长担任,实时了解和传递宿舍同学心理状况信息。

(二)问题反思

四级网络的建构,旨在开展有效的学生心理教育、辅导、危机预防和心理干预工作运行机制,但是,在心理健康实践育人的过程中,纵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实效性上,四级网络都需要配套一个可供执行的“抓手”。如何找到贯穿四级网络的一条主线,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进行结合,定期研习总结反馈问题,将四级网络延伸入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是将该网络进行落地,发挥实效的关键。

三、心理研习班

(一)概述

心理研习班,在以上问题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由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组织,中心专职教师担任主持人、各学院心理顾问、主管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各心理健康部成员共同组成研习班底,每月一期举行学生心理健康研讨活动、学生心理育人队伍培训工作,形成了学院问题定期汇总、顾问定期反馈答疑、学校定期研习指导、心理健康工作定期上报的常态化工作模式,以期充分保障四级网络的功能效益发挥,打造精干的心理教育队伍抓手,真正实现动态把握全体学生的心理,为开展有效的个体咨询、丰富的团体辅导、多样的课程建设、针对性的危机预防与干预等工作提供支持。

(二)对象

参加心理研习班的对象,包括教师与学生,其中教师主要涉及各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的责任人及负责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各学院的心理顾问(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担任);参与学生群体主要包括:各学院心理健康部成员。

(三)内容

心理研习班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学习、特色活动开展、高危学生反馈、问题汇总研讨四大主题。其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心理咨询技巧与案例研讨等主题;特色活动的开展主要涉及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创意心理育人活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实施以及活动心得体会的总结,其中团体心理辅导是由学院心理健康部组织全院心理委员开展团辅心理活动,心理委员带领本班心理信息员(各宿舍的寝室长)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各寝室长带领本宿舍成员进行团体心理活动的实施;高危学生反馈主题是面向教师的,将本月本学院的高危学生(包括心理普查筛查人员、日常重点观察人员、有既往史人员、新增重点关注人员等)情况進行介绍,以周报表、月报表、临时报表的形式进行记录、研讨,对涉及心理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对处理方式进行研讨反馈;问题汇总研讨主题,涉及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研习课堂上进行自由发言,由研习助理记录,由全体参与人共同完成,对于不能在现场解决的问题,由心理中心负责对问题进行后续解决的处理,并将反馈结果于下一月研习班进行通报。

(四)成果形式

每学年,对于心理研习班的鉴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一、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品牌活动的开展以及特色活动项目的创建;二、对高危学生的处理及后续工作的开展;三、对各主题培训内容进行案例反思或论文呈现,对于优秀案例或论文由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进行统一表彰等。

四、小结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形式的创新,是心理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内容,心理研习班正是心理育人工作实践的产物,从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的架构中,探寻一条贯穿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路径,以期不断夯实和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为维护广大学子心灵和谐,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

猜你喜欢
辅导育人学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