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思品生活课堂、凸显学科核心素养

2018-05-14 13:41金祝余
知识文库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品思维同学

金祝余

传统的思品课堂,主要是教师讲得多,而学生听得多;教师以书本为主,而学生以教师讲的知识点为主;教师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而学生认为教师讲的索然无味,上课昏昏欲睡。这些导致了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累,且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更不能使学生快乐的学习,造成了思品课堂紧张的气氛,这不利于思品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

记得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一百条建议》中提到:教育和教学的艺术与技艺,是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然而,目前很多的思品课堂却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累,更别谈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否使他们拥有愉悦的情感。

一直以来,初中的思品课堂就存在着一个个怪现象:在上课的时候,有的教师摆事实,讲道理,滔滔不绝地讲解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却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和回应。于是,学生一上思品课就觉得索然无味,老师一开讲便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机械地翻书,无奈地听讲,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甚至让教师自身也逐渐地陷入一到思品课堂学生就变成一潭潭“死水”的尴尬局面。而到了考试复习阶段,有的教师又开始勤勤恳恳地交代知识要点,注重答题方式的讲解;学生们为了考出好成绩,临考前辛辛苦苦地记忆知识要点,争取考试的时候可以一字不漏地复制要点,取得高分。虽然这样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兼顾了答题能力的提高,但是却使得学生逐渐陷入到教条的错误意识中,让学生感觉到思品课是无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只为考试所用,认为这样的知识是与现实相矛盾,是对现实毫无意义的无用东西。

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一种非常特殊的交往活动。它即强调了师生共同参与和交往的平等性,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在交往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外部推动力,提出问题,引导思路,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积极动脑,从而形成自觉的思维反思能力,让他们越学越感兴趣,越学越想说。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教师却成了课堂的“主角”,有的教师基本上是一讲到底,侵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剥夺了学生思维训练的机会,最终使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无用”状态,根本达不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升华。所以,应该要把教师主讲变成学生参与为主体,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通病。

二、注重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站在讲台上,摆着威严的姿态,仔细地讲解着知识点,通过引申出某个问题,抽取部分同学进行作答。当有的同学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全面,教师往往会紧接着提问,于是他们马上面红耳赤,不敢再继续说话,最后只得摇头或者索性沉默,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生怕教师抽他回答问题,使得一到思品课就紧张万分,不管会回答还是不会回答,整节课下来就像是做错事的小孩,拘谨地坐在位置里不敢多说话。很显然,这么紧张的课堂气氛,不仅使学生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丧失上课发表独到见解的机会和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也使教师不能和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丧失教学的信心。

三、注重改变传统意义的教学,提高学生思维创造的能力

首先,在过去的思品教学中,有的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自我认知、相互评价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加强。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学生要求的提高,教学内容也随之逐步加深、加难,有些教师便提高了学生对教材知识掌握的程度。因此,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上课时基本上就以教材为主,脱离了现实生活,并侵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违背了思品教学的创新意识。第三,思品课堂中,有些教师很喜欢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但是却不注重讨论的形式、过程及结果。通常很多同学每到讨论环节,就在这段短暂的时间与同学窃窃私语,甚至聊天;而在讨论的几个同学也是听不清楚在说什么,最终使上课的讨论流于形式,根本就达不到集思广益的目的。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要实行创新教学,给学生创造机会,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实现内容和设计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注重结合生活实例或是社会热点问题,将学生把对社会事件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课本的理论知识上,从而改变过去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无奈境地。而在教学设计上,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好奇心,努力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二)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一味地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将某些知识要点进行简单机械地记忆和背诵,对于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更没有表现出探究的欲望和解决的信心,只求唯一的答案,即使心中有不同的“声音”也只是一带而过,这种方式严重遏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使这些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三)注重讨论的实际效益

由于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不同,学生基础好差之分,学习能力高低不等,上课可以适当开展讨论的形式。讨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同桌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小组讨论,甚至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但是讨论不是放任不管,学生应该是主体;教师应该是引导,需要下达具体的任务,说明讨论的形式,要求得出讨论的结果,且将问题逐步深入,让学生有意识地、有目的去讨论,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思品課堂并不应该是过去人们所认为的规规矩矩、紧张严肃的课堂,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心目中充满活力,带来信心、具有创新性的生活课堂!而这样的新型思品课堂需要教师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开拓创新精神,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更加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中)

猜你喜欢
思品思维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班里那点事儿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