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德政工程。然而,要真正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还必须考虑创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高效安全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仅仅是增加学校经费的问题,它是一个包括学校预算编制、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综合改革等在内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财务管理方面的重构和完善,必须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统筹规划、全面推进。
一、引言
在我国,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体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不足以及农民子女上学难的严峻局面,使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能够得到普及,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方面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很多地方出现了私自挪用经费,贪污经费等违法行为。本文主要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提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解决方案。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出处及相关要求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囯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的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等,准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以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职工工资按时发放。
(二)贫困生补助及公用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学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三)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一是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二是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三是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制度体系不够健全,执行程度不高。当前农村中小学校虽然都制定了比较全面且操作性强的经费制度,但仍有学校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2.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人员素养不够,账务处理方式不够规范。由于受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规模偏小的农村中小学校一般不会设置专门的会计人员,这些职位通常由在校的教师兼任,或由后勤人员兼任。
3.学校财务透明度还不够,民主监督制度形同虚设。有些学校过分强调“一支笔”的作用,大事小事、大支出小支出均由一人或極少数人说了算。
4.少数学校出现乱收费的现象,收入不入账,私自设置“账外账”。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因缺乏有利的群众监督和会计监督,少数单位的负责人法纪意识薄弱,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私设“账外账”现象越来越严重。
5.农村中小学校经费账目设置不够完善,使得国有资产缺乏有力的监督。学校所有的固定资产来龙去脉以及结存情况在相当一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校中无法在账面上清晰地反映。虽然设有总账、明细账但没有具体的科室保管,账实不符。
6.教育经费被截留、挪用和挤占现象常有发生,吃教育现象在不少地方都存在。由于多年来都实行分级管理体制,乡政府作为一级政府统筹管理全乡的所有收入,个别乡镇对教育经费的挪用使农村中小学校失去了对教育经费的自主使用权,使学校财政捉襟见肘。
四、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按照“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要求,在坚持单位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支出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切实建立“校财县管”的管理模式,实行“预算到校、拨付到校、核算到校、监管到校”的管理方式。
预算到校。首先把所有的农村中小学校纳入县级预算单位,设立以初中学校和中心学校为基本的预算单位。其次是统一预算,收入统一按省、市明确的经费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学校所有的收入专门立户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拨付到校。按预算向各个学校进行拨款,由县财政部门统一确定预算指标,国库直接将教育资金(除工资外)拨入各校的教育经费账户。对学校支出实行“报账制”管理,由初中和中心学校的财务人员向县级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报账,支出的票据由负责财务方面校长签审。
核算到校。对学校的财务核算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撤销各学校原有的财务账户,只保留工资专户,将所有预算单位在县区教育经费核算机构统一开设教育经费账户,实施一校一户,分户核算。
监管到校。首先是对学校所有的资产、债权债务进行记录,纳入县教育经费管理机构范围内。其次是采用学校内的工程实施由县教育部门组织规划,有关学校参与配合,财政部门拨付资金的机制。
五、小结
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经费的具体实施情况,制约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条件是教育经费的不足。为了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我们必须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可行性措施,加强财务管理,做好财务内部监督。从政府和学校两个主体出发,制定适合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机制,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切实发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