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乐
【摘 要】协商学习法强调的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协商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成为高效、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了协商学习法在高中体育课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高中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协商学习 传统教学 合作教育
当前,我国高中体育课一味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降低了体育教学效果。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是重點研究的课题。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季延中学13级乒乓球体育课选项班80名(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该80名学生以前未参加乒乓球训练学习,对发球、反手推挡、正手攻球等项目进行前测,结果是学习前技术水平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差异,保证了同质性。
二、研究方法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配组对比的教学实验设计,随机选定两个基础相同的乒乓球选项班,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照组)和协商学习教学法(实验组),两个班由同一名教师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通过从乒乓球教学效果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两种教学法效果的区别。
三、实验组的教学
根据协商学习法的要求来确定教学干预措施,将学生平均分成十组,每组4人,每次课选定一人担任小组长(小组长轮流担任)。教师集中讲授完技术动作方法后,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技术动作练习,练习规定时间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相互鼓励、纠错,对没有弄清楚或不懂的技术环节形成小组意见,由组长向教师提出,教师给予解答和纠正。对每堂所学内容进行测试(以反手推挡为例),4人明确责任分工:2人推挡,1人计时,1人计数。设置小组与个人的练习目标,课前每小组在上次课推挡板数的基础上共同商定本次课小组与个人的练习目标。每堂课的小组长要负责使每个人明确本次课的小组和个人的目标,练习时要关注小组其他成员的练习,不断给予鼓励、加油。奖励:每次课下课前,对小组及个人推挡板数进行统计,对推挡板数提高幅度最大的小组给予流动红旗的奖励。
四、对照组的教学
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的乒乓球教学法进行教学练习,教师集中讲授技术动作方法,集中徒手模仿技术动作练习后,两人一组一对一练习,教师逐组辅导并纠错。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未实施协商教学法前的测验结果显示:两个组的男、女学生进行60秒的反手推挡前测成绩相近,没有明显的差异。从结果可以认为,两组的乒乓球基础——反手推挡能力是相同的,说明了取样是随机的,保证了同质性,达到了实验设计的要求。
实施协商教学法后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4次课后反手推挡后侧成绩均有了提高,实验组在经过实验干预后,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按照协商学习教学法安排的乒乓球反手推挡,练习效果要好于常规的乒乓球教学、练习方法。
另一项数据表明:协商学习教学法对乒乓球的反手推挡技术练习效果的影响不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很明显,而是从第二次课的练习才表现出来的。这说明实验组每组的小组长对自己的职责还不够明确,没有使小组成员很清楚地明白小组和成员自己的目标,练习时的相互鼓励还不够。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商、交流需要一个过程,从对实验组的课堂练习与交流的观察可以看出第一次课的反手推挡练习时虽然按小组进行练习,但行为表现还带有很多的传统常规课堂练习的特点,成员之间的相互纠错、鼓励行为不多,课堂气氛并不是很活跃。在实验组的第二次课上,教师再次明确了小组长与每个成员在练习中的职责和任务,并提出了协商意见和奖励办法。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在第二次及以后的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练习的表现逐渐增多,实验组的提高幅度等练习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这进一步说明了对学生进行协商学习的培养,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进行,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合理评价学生的合作行为,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给予鼓励,加强合作教育。
六、结论
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很好地证实了原先的假设。从对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中可以得出:在乒乓球课堂教学中运用协商学习教学法,使得学生更快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师生与生生相互之间加强了交流、合作、鼓励、帮助,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好地满足了培养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需要,从而获得了好于一般传统的教学、练习效果。对学生合作技能和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应进一步研究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在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今天,协商学习是顺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教学、学习方法,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有力武器,尤其是在开放式的体育教学中,广泛地运用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孙来成.论协商学习.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2]肖龙海.协商课程:促进高效学习的一种课程模式.比较教育研究,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