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的我在毕业晚会上哭了

2018-05-14 21:13河樱
润·文摘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合群聚餐作息

河樱

“你再考虑一下散伙饭的事?”班长不屈不挠又发了一条微信。

我半年前买好票的演唱会,和大学班级毕业聚餐撞到同一晚。我向班长请假。班长叹息:“要是以往我真不勉强你了,这次不一样。”她什么都明白,但又如此固执地想改变我的心意。

刚上大一时,不合群是生活作息的问题。我第一次离家过集体生活,因作息无法与室友步调一致,我倾向于教室、食堂和图书馆间独来独往。一段时间后,我才渐渐发觉,不合群本质原因并非生活习惯差异过大,而来自心理的驱动。我不理解为啥大家总爱凑起来做一件看似意义不大的事,比如动辄聚餐包饺子炒年糕、搞集体旅行与院际联谊会……他们每次热情的邀约,我往往以踌躇、推脱、敷衍的态度应对。

在一次次刻意的缺席和疏离中,我习以为常的存在方式慢慢固化。同时,我会真的相信该群体就是那样子:抱团取暖好无聊、形式主义太闹心……以及,他们不会在乎我。

进入大三暑假后,一个人合不合群完全不重要了——班级已然进入聚少离多模式,大家要各奔前程。每晚挤公交回校的两小时车程上,我不免有点惆怅:不曾和一群人干些不计后果的傻事,就要一个人承担未来了。

拿下校招offer后,趁着半个月空闲,我一个人到深圳看海,早晨坐在小梅沙拍了两小时人像,发了一条带定位的朋友圈。过了10分钟,班级里一个基本没说过几句话的深圳男同学评论了:“天呐你为什么不联系我?”

半小时后他开车出现了,还带着宠物金毛。他带我逛了景致幽静的公园,品尝了最地道的早茶,我第一次感受到流沙包和肠粉的滋味,也第一次感受到,这位同学原来如此幽默阳光、见识广博。

同学仿佛在心里犹豫了好几个世纪,终于抛出了最想说的话:“其实我们觉得你是想法很犀利很有趣的人,但不知道怎么和你深入交流,你给外人印象总是冷冷的。”

我訕笑着简单吐出一句:“或许我是那种需要一群人包容一千次才能活下去的人吧!”

后来,心烦意乱地坐在学院毕业晚会上,主持人忽然神秘地说,下面这个环节要放大招了,前方高能预警!

舞台大屏幕上浮现一行字:“你知道TA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吗?”之后开始滚动播放一张张照片,台下尖叫声一片。原来这个环节,是同学偷偷向晚会爆料其他人照片。

出乎意料的是,好些同学镜头里都出现了我:军训时躲树底下偷吃冰棍、在河边拉扯风筝线、做志愿者趴窗台上打瞌睡……被那些不曾察觉的旧时光连续轰炸,我震惊着,大笑着,假装生气着……整场晚会气氛越来越欢乐,而猛然间,我的眼泪就冲出来了。

为什么呢?大概是为了一个年少轻狂的不合群者,鲁莽拒绝和错过的最好的我们。真的好抱歉啊,我本以为你们一点儿不重要,我本以为我一点儿不重要。

趁别人不注意,我擦掉眼泪,掏出手机回复班长:散伙饭我报名参加。

(小宝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合群聚餐作息
爱心健康作息表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坚持做自己就是不合群?
莫在“合群”中寻找存在感
聚餐
不合群
漫画
过年聚餐 要健康不要“大肚”
名人作息表
老友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