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8-05-14 16:08袁秀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蔡桓公吕蒙社戏

袁秀萍

在互相比较中进行文本阅读,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行之有效的一种办法。比较阅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围绕相应的学习目标,针对某个文本资料(或是字词、句段,或是内容、方式,或是作家、格调等),联系与之相关的内容,从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层次进行比较,通过观察、剖析、综合、概括,再加以排列组合,使之在头脑中构成新优化信息群的思维过程。那么,该如何在比较中进行阅读呢?

一、同类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

鲁迅先生曾经提到:老师愈会比较,就会愈有好处。经过比较阅读能拓展课堂容量,跨越了“这一篇”的局限,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与课内、课外它们的同类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比如可以将《扁鹊见蔡桓公》《孙权劝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比较,扁鹊劝蔡桓公治病为什么失败?由于他直接对蔡桓公说“您有病。”见面就被人说有病,谁受得了!当然就有抵触情绪了。孙权、邹忌为什么劝说成功?因为孙权这样对吕蒙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蒙乃始就学。邹忌则先以自己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答复各有差别的缘由,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再拿齐王的地位和他本人相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然后得出的结论是“王之蔽甚矣”。因为他们讲究方式方法,都从自身说起,尽情尽理,让人听了舒心,自然而然就接受建议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孙权劝学》还能和《伤仲永》展开比较。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方仲永“五岁能诗”“贤于材人远矣”,然而少年不学,一事无成;吕蒙“当涂掌事”“乃始就学”,年长才学,学有所成。联系现实你有什么样的启示?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发挥想象的翅膀,写篇作文,表达本人的看法。通过延伸迁移,能加速孩子对基本常识的消化和运用。

这样一比较,学生对知识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解,一目了然,学生不仅文本阅读、分析能力会有一个完整的提升,而且比较、思索能力也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二、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

杜甫是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重要作家之一,到了九年级,教《闻官兵收河南河北》时,可以将杜甫的生平、各个期间的作品、思想互相比较,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与评价,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青年时代的杜甫壮志凌云,豪气万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不仅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也开阔了视野和心胸。安史之乱时颠沛流离,竟为叛军所俘,面对狼藉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溃退则“感时花溅泪,恨悲鸟惊心”《春望》。他的忧愤如此深广,于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脱离险境后到成都盖起一座茅屋,总算有了安身之所,不料那年八月的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诗人彻夜难眠,从凄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豪放的热情,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公元763年,河南河北接连收复,诗人闻知胜利的消息后,挥笔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鲁迅的作品也能进行各种文体的比较。比如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经过比较,再加以排列组合,使之在头脑中构成新优化的信息群。

三、文本内容与生活经历进行比较

生活在不一样的时代,少年儿童们就有不一样的喜好,但他们纯洁天真的童心却是一样的而且是相通的,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更有这方面的优势。在《社戏》的教学中,我巧妙结合我们闽南的民俗文化,让学生说说村里每年什么时候演戏,看戏时场景是怎样的?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正月抬神时就会表演大鼓凉伞、芗剧、布袋木偶戏等”“村里有个戏台,是村里请人演社戏的场所。唱戏的那几天是最热闹的,往往戏还没有开演,那些卖水果、棉花糖、萝卜糕、三角饼、玩具的小贩们早已撸起袖子在戏场四周摆好摊了……”。书里的故事就出现在他们身边,以他们的经历感悟书中的内容。从《社戏》里小伙伴们的嬉戏玩耍,让孩子们联想到本人:假如你身处其境,会不会也那样做?让他们回想相似的童年生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课堂气氛活跃,互动积极,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从静态的文本内容到活生生的生活经历,通过比较阅读有效地拓展课堂教学容量,教会学生在自主体验过程中,切实把握住它们的本质特征,并且体会到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

四、课内与课外的比较阅读

我们漳州中考文言文考试都采用甲乙两个文段比较阅读的方式,甲文段为课内语段,乙文段为与课内语段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的课外文段。这样,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材料加以对比、分析地阅读,在考试中既检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掌握程度,又检查学生把课内文言文知识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拓展阅读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养成课内课外知识进行比较阅读的习惯。如《马说》的教学中,与《千金市骨》《按图索骥》等课外材料的比较阅读;《鱼我所欲也》的教学中,与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的比较阅读;《陋室铭》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的比较阅读。总之,在平时文言文的教学中,或在课堂教学中,或在课后作业里,尽量做到篇篇都有类似的比较阅读,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中考。

此外,各种版本的同一作品,同一单元课文,相同或相似的题材等都可以进行比较。语文课堂教学靈活多样,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在他们养成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拓展了老师们的教学思路。因此,老师们不能墨守成规,要适时地转变教学思路,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我们要不断充电,学习优秀的课改经验,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让学生将厚书读薄,将薄书读厚。

猜你喜欢
蔡桓公吕蒙社戏
刮目相看
吕蒙自强不息
吕蒙白衣渡江
词句中的人物性格
讳疾忌医
孙权的“窥视墙”
讳疾忌医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
母亲是贯穿“社戏”的核心人物
《社戏》的结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