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利屏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长期以来,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又忽视挫折教育,学生抗挫折能力很差,他们一遇到成绩下降,竞赛失利、升学落榜、父母离异等挫折,就会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放弃生命。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不完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许许多多的事例告诉我们,现代社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差,如何重视和加强学生坚强意志、良好性格、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磨练,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老师面前的重大任务。
几年来,自己作为小学的一名教师,时刻重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迷惘、失意时,给学生一个心理支点,调适、平衡自我的心理,使之获得前进的心理动力。
心理支点往往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使之获得心里动力,形成强烈的信念,在心理和行动上产生变化。心理支点可以是某件事、某句话、某篇文章,也可以是某本书……凡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刺激物,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心理支点”。小学学生已经逐渐具有独立意识,自尊心和责任感也有一定的发展,他们需要获得成绩的满足和成功的快乐。一旦失败,他们的坚持性和自制能力却很差,这就需要我们适时地给他们一个心理支点。
一、找寻支点,培养学生耐挫折意识
耐挫折意识是指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经得起、受得住所遇到的障碍和干扰、而去努力实现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我根据平时收集到的例子,画龙点睛,培养耐挫折的意识。如语文书上《李时珍》《种子的力量》等,对学生进行毅力、吃苦、奉献精神等教育。讲《李时珍》时,我说“李时珍从35岁时开始着手整理、补充采药实践,编写了《本草纲目》,经过27年的努力,在62岁时终于写成了“东方医药巨典” 《本草纲目》.他靠得是什么?是勤奋、吃苦、是坚韧不拔。通过教学在学生心中,埋下勤奋、进取和不怕困难挫折的种子,使学生心中有一个毅力的支点,支撑起人生的理想。
二、给学生一个心理支点,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能根据自己的目的,对客观现实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改造活动。良好的意志品质,表现在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品格及顽强不懈的决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是培养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如:我们班有一个身体素质很差的学生,体育达标不及格,自己努力过,但是进步不大。他泄气了,认为自己达标没有希望了,索性不练习了。我及时找到他,给他打气,鼓励他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达标。又写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赠给他。我的一番话,成了他坚持锻炼的动力,不但体育達标了,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幅度提高。
三、给学生一个心理支点,培养各种适应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适应和改变环境、顺利进行某项工作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主观条件。谁的能力强,谁就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班级每学期开学都有人员变动,或者转来、或者转走,任课老师也有调换。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有的同学很不适应,心理负担很重。如果不及时教育,或者教育不当,很可能影响学生的情绪。我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我们班有一个同学从外校转来,在原来学校成绩很好,使班级干部又是三好学生。转到我班后,几次测验,成绩都不理想,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他很沮丧。我引导他挖掘、分析自身的优势,寻找贴近自己的赶超目标,踏踏实实地努力,积小胜为大胜,教给他同新同学交往的方法。又教育原来班级的同学理解、帮助新同学。很快,他们的关系融洽起来,这名新同学的心情也开朗健康起来,成绩也很快地干上来。
四、给学生一个心理支点,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培养能力是教育的目的。要让学生自学会分心。从思想上认识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身为班主任教师,我寻找机会,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征服挫折的能力。我班每学期开学都要民主选举中队委,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时、竞争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选举前讲清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假如你当选,应该怎样做?如果没选上,该怎样想,怎样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讨论,并且总结出应采取的态度。当选了,设计自己的工作方案,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落选了,在压力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变压力为动力。引导学生面对挫折不灰心,卧薪尝胆,以利再战,坚信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我班学习委员,由于胆子小,工作不积极主动,这次落选了。我注意观察他在最初的几天里,他说话很少,但可以看出他学习仍非常努力,我也发现他很快便和往常一样,并且总是寻找机会,锻炼自己,我很为他的进步而高兴。
总之,面对挫折,要教育学生面对它,接受它,改变它,要学会自我安慰,拥有阿Q精神,百折不挠,做生活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