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千曲而后晓声

2018-05-14 15:39刘雪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读音语气句式

刘雪梅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它通行了三千多年,记载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明,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民族精魂的载体。五年制大专实用语文每册中都精选了大量的优秀篇目,它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发现有的学生翻到一篇文言文只习惯默看,更别说当堂把它背下来了。也许一句广告词,一首流行歌曲他们一下子轻轻松松就学会、记住了,可拿到一篇文言文往往就愁眉不展了。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那么怎样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呢?

首先应该是读,尤其是诵读,诵读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方法,从“书声琅琅、口舌生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都可以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对诵读法的重视。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学者观书,先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形象地指出了古人对诵读方式、要求、作用的理解:即通过读把无声的文字符号变成有声的活灵活现神采飞扬的语言;通过读“复活”作者在声音中所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读把一篇篇平面的诗文变成栩栩如生和气象万千的景观。它体现了中国古文传统教学一贯倡导的情感体验特点。

一、读准字音

(一)通假异读

古音通假,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凡是通假字,借作什么字,就读什么音。

1.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善”通“缮”,读作“shàn”

2.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伐檀》

“县”同“悬”,读作“xuán”

上述加点的字均含通假现象,都是音同或音近。读准了字音,也就落实了“言”的通晓。

(二)古音异读

古文中有些专用名词:人名、姓氏、地名、官名、族名、器物等,由于历史、习惯等原因在读音上要保留它原始的读音。

(三)破音异读

这是用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如:

1.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马说》

义:饲养,喂养(动词) 音:sì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庄暴见孟子》

乐:欣赏音乐 (名词作动词) 音:yuè

二、读出句读

(一)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的停顿

“夫”“盖”“若夫”“至若”等词放在句子开头,是领起全句乃至全段的。我们在诵读时必须单独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如“且夫/天下小弱也”(贾谊《过秦论》)中“夫”是发语词,后面要有停顿。“

(二)古今同形异义词中间的停顿

如“可以”“其实”“后果”等。它们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词,在古汉语中却是两个单音词,故中间必须停顿。如(1)“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可:可以;以:用来、凭借)(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其:它的;实:果实)

(三)某些词语后面有省略成分要停顿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谓语“鼓”。

(四)注意长句中读音的停顿

较长句子中读音的停顿,要和语言结构一致,不可凭主观臆断。如“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不能误读为“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五)语段要读出层次

以《烛之武退秦师》的一个语段为例:“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⑤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⑥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①句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②亡郑利晋,③存郑利秦,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④赐晋负于秦,利用秦晋间矛盾离间双方。⑤肆晋阙于秦,展望未来,晋灭郑之后,

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①句为一个层次,②③两句构成意义相反的并列关系,要

连读。④⑤两句意思逐层加深,反问使语气更为强烈。两句应连读,⑥句语气平缓,引人深思。

三、读对语气

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语气,用舒缓还是急促、昂扬还是低沉、欣喜还是悲凉的语调,因内容的不同和感情表达的需要而定。

(一)注意虚词所表达的语气

在《与妻书》这篇千古美文中“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一个“也”字把一个即将赴难的革命志士面对生离死别的慷慨大义与儿女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特别注意一些言虽尽而意无穷的句子的语气

有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感情,诵读时一定要把这种言外之意传达出来。如蒲松龄的《促织》“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一句,既有对成名一家苦尽甘来境遇的欣慰,又有对贪官污吏为虎作伥的鞭鞑。我们在吟诵时一定要注意把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出来。

(三)注意不同句式表达的不同语气

文言文中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式、被动式等,语气方面则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反问语气、感叹语气。诵读时需区别对待: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是判断句陈述语气,宜用平调来读;“千里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韩愈《马说》)是一个否定句式,读时宜用降调。读出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简直具有必然性的那种惋惜之情。

“操千曲而后晓声”,文章意义先不必讲,先读个滚瓜烂熟再说。在操“千曲”的基础上再来达到意的通“晓”。也就是古语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教材选编的文言文大都可通过反复诵读达到六七分懂,理解力好的学生甚至可以读懂个八九分。只有学生拥有了一定的古文阅读量,形成了良好的语感,熟记、掌握了大量字词的含义和活用现象等,才能进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只有养成诵读的习惯,体悟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欣赏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髓靠一代代人传承,而一代代青年的成长也将受益于传统经典的文学滋养!

猜你喜欢
读音语气句式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字词篇
语气不对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绘画与分享
我是小字典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