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荣
正如名言所说:“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在学习中制定明确的目标,能鼓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有助于学习。这一点,尤其是对于有一定学习基础、接受知识能力较好,但在自控力、学习方法上存在不足,导致成绩在本科批次或者重点本科批次徘徊不上的临界生,其效果不言而喻。
定下了切合个人实际、量力而行的目标,但这样的目标,就一定容易实现吗?这些目标其实就是“单一目标”,何为“单一目标”?即临界生A的“英语科在7月考试中考到90分”、临界生B的“每天6点20分起床,7点钟到校”。这些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点:清晰、具体、小。“单一目标”貌似明确具体,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见到容易实现。从心理学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精力守恒理论
一个人每天的精力总量是固定的,要持续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预留出足够的精力,而单一性目标,很难让人持续坚持。比如临界生A说“英语科要在7月考试中考到90分”,这里的“7月考试”、“90分”都是一个极其明确的单一目标,咋一看,似乎是釜底抽薪,不给自己留后路的“绝地逢生”的决断,但万一没有遂愿呢?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挫败感?又得花多长时间才能走出心理阴霾?在这样沮丧的心情下,如何将精力坚持到8月考试、9月考试?
(二)成就感理论
一个人的目标和标准决定着他的成就感。过多考虑长远和全局性的目标会产生消极情绪,对坚持目标来说,这是一味毒药。如上例提及的“迟到学生”临界生B,且不说一下子就把目标定在“整个学期”“整个中学都不迟到”的“假大空”,意志力一般的学生,往往只会将之成为“一纸空文”。即便是单一目标“每天6点20分起床,7点钟到校”都精确到分了,但人总有惰性性,很难长时间做到分秒不差。
(三)意志力
很多人谈到“坚持”目标,往往从意志力谈起,谈目标、谈方法。但意志力这个词描述的只是一种表象。事实上,如果有一件事,你坚持得够久,的确是说明你的意志力强,而不代表这就是你的意志力在起决定性作用,不是因为你的意志力强,所以你能坚持。因为,成功做到一件事,除了意志力此类精神方面的因素,还有智力、天赋等遗传因素。
曾有一句教育名言:“只消除现象的教育,是不彻底的。”那像这种“目标虽然切合实际,但未必能实现”的现象,根源在哪呢?结合管理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引入“范围性目标”,也就是“可浮动目标”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先看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
减肥:目标数值“2-4公斤”与“2公斤”“4公斤”“5公斤”单一数值相比,哪个更容易实现?
商场购物:两家店铺“减价20%-40%”与“减价30%”,顾客会更倾向于哪一家呢?
在两个测试中,都是前者占优势。
而这两个心理测试中所涉及的数值“2-4公斤”“减价20%-40%”这两组数据,就是我们所说的“范围性目标”,也称为“可浮动目标”。而“2公斤”“4公斤”“5公斤”“减价30%”等数据,就是“单一目标”。
“可浮动目标”,比起“单一目标”,明显是一组有一定范围的数据群。它有上限和下限,一般的下限都是一些比较容易达成的目标,而上限則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而单一目标明显没有这个特点,它就是一个固定的、界限分明的唯一值。而可浮动目标的优势,就体现在这里了:
(一)成就感
在可浮动目标中,当人们在完成很容易达成的下限目标后,会有很强的成就感,并会将这份成就感,一鼓作气,继续投入到挑战最高的上限目标中,一再去争取享受这种成就感。哪怕是在上限目标上很难如愿,遭受失败都好,都不会有“一篮子打水——一场空”的挫败失落感,反而因为有“下限目标已经实现”这一颗糖的存在,整个奋斗过程中,心情还是甜滋滋的,对自己的肯定、欣赏、信心犹在。如临界生A,将之前的学习的单一目标“英语科要在7月考试中考到90分”,改为范围性目标“英语科要在7月至9月考试中,考到85至90分”,时间上给了自己缓冲,从之前的一次考试扩大到三次考试;分数上85分是下限目标,比较容易实现;90分是上限目标,比较有挑战性。因此这样既有挑战性又能体验到成就感的可浮动目标(范围性目标),就比那种既不容易达成又没什么挑战性的单一目标,更容易帮助临界生A成功。
(二)打怪理论
神话小说中,在攻打不明对方实力底细的妖怪时,一开始总是先挑最弱小最容易取胜的妖怪来攻打,从而争取自信心。同样,无论是学习还是创作,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找到最容易且最可行的事优先来做。那“爱迟到的临界生B”,如果把目标定位为“6点20分至6点30分起床,7点至7点10分到校”此类可浮动目标,很显然,要坚持上限目标“6点20分”起床有点难,但再给10分钟,即下限目标“6点30分”,这个目标显然是最容易实现的,毕竟多了10分钟,还是最可行的,学生也愿意去尝试相对容易的事。
如果能在指导临界生生制定目标上,多考虑“可浮动目标”这一细节技巧,除了帮助学生实现目标、真正获得进步外,更是减轻了班主任工作负担,毕竟班里有此类心理困惑的学生不少。如果班主任仅是就事论事,没有看到问题根源所在,只是从问题的表现上入手谈话,那么这样的谈话工作绝对不是仅一次,而这个临界生也绝不是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的特例。既然同类现象源源不断地涌现,那班主任就要考虑,是否要将这些现象抽离出来,归纳出规律——是学生的目标设置上出了问题,要指导学生制定“可浮动目标”,而不是“单一目标”。
因此,在平常教育工作中激励临界生,不管是在制定学习目标还是行为习惯的纠正培养目标,不该定为某一个具体的“单一目标”,而应该是一个范围式的“可浮动目标”,这样更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