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四华
在传媒2.0时代,线上线下的演讲节目很受青年人的青睐,比如中国首档青年公开课《开讲啦》,腾讯《星空演讲》,《一席》,《TED》,演讲比赛形式的《超级演说家》等。演讲是论辩说服的过程,叙事、抒情、议论等都是演说的策略性技巧,其中演讲的叙事技巧使用最频繁也最广泛。“演讲者通过讲述一件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为自己的说服论证提供支撑性论据。作为一种事实性论据,叙事旨在证明其上下文所提观点。”这些的演讲节目中演讲叙事都是策略性的,都是为引出主题、凸显主题服务的,但是在叙事的内容选择和结构安排上各有不同。
相比较而言,《开讲啦》和腾讯《星空演讲》都是根据嘉宾个人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围绕演讲主题进行演讲叙事,使整个演讲以时间节点分割出清晰的结构层次。腾讯《星空演讲》2016年6月首播,邀请明星、名人等公众人物开讲,相当于《开讲啦》早期邀请的嘉宾阵容,而从2016年起《开讲啦》更侧重于邀请科学家、艺术家等“高冷”行业的知识精英来开讲。因此,本文将对《开讲啦》开播以来两百多位嘉宾的演讲叙事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叙事的个人化、修辞性、选择性和渐进性等特征。
1 个人化叙事
《开讲啦》嘉宾以个人阅历为主的叙事演讲开启了不同于传统的演讲风格,“个人叙事的符号特征赋予了《开讲啦》真实和真诚的标识。公众人物因真诚的个人叙事风格而还原为普通人”。
演讲嘉宾讲述自己不同时期走过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思考,传递出他们面对人生困境不懈努力、勇于突破的正能量。比如成龙在《没人能替你奋斗》讲到拍高空跳下的电影镜头时,自己不是SUPPERMAN(超人),害怕也要硬着头皮往下跳。演讲者讲述这些个人经历时,辅以肢体语言,不仅真实,而且凸显出“没人能替你奋斗”的演讲主题,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相对于其他的演讲叙事内容,以个人经历为主的演讲叙事更能让演讲受众感受到演讲者的真诚和坦率,更能让他们有感同身受的代入感,以情感上的共鸣实现演讲主题的传达与接受。
纵观《开讲啦》邀请的嘉宾,不管是知名的公众人物还是高冷的知识精英,都通过讲述个人经历来分享经验和感悟,“精英的视角、平民的表达”娓娓道来的不是激情的鼓动,而是一种真诚的表达,因此获得演讲受众——青年人最大的认同。
2 修辞性叙事
演讲中的叙事是演讲者赖以论证说服的重要手段,不能为叙事而叙事,也不是单纯地讲故事,而是为更好地引出、点明演讲主题起到酝酿铺陈的作用,让演讲受众更容易接受演讲者的观点。作为事实性论据,《开讲啦》嘉宾演讲叙事从语篇的角度都是修辞性的,是为突出主题服务的。
与英语政论性演说修辞性叙事指代性强,情节简洁不同,《开讲啦》嘉宾演讲叙事具有连贯性强,情节完整的特点。因为政论性演说的叙事都是众所周知的历史性大事件,比如“八十七年前,我們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就指代美国的独立战争;而《开讲啦》嘉宾演讲的叙事都是不同时期的个人经历,私人属性,概括介绍完整才能被演讲受众更好地理解。
比如邓亚萍在演讲《转型从零开始》中提到到她学习英语的经历时,叙事从清华大学的学习到奥委会上的第一次全英文发言,时间上连贯性强,情节概括完整,有细节描述(如“大把大把掉头发”),有心理活动(如“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英语拿下!”),而这些叙事内容作为事实性论据,就是为了点明主题“转型从零开始”。
就整篇演讲而言,嘉宾演讲叙事的作用不仅是修辞性的,还是达到演说情理交融效果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因为有了这些叙事的铺垫推进酝酿渲染,嘉宾的演讲主题才得以凸显和升华,整个演说的生动性才得到增强。
3 选择性叙事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演说就是讲故事,就是通过吸引人的故事来说明观点。但是“演讲叙事并非本身有趣就有效,它必须具有相关性。” “演讲叙事是演讲者的说服论辩手段,演讲者叙事时必须依据上文主旨需求,选择叙事素材和设计叙事模式。”《开讲啦》作为一档青年公开课,节目的受众是青年人,传递的是积极的正能量,起到引领和激励年轻人的作用。《开讲啦》嘉宾讲述不同时期的过往经历都有助于彰显其人格魅力,激发受众的敬佩或仰慕等情感。
比如李雪健在演讲《珍惜“演员”这个词》中讲到他参演《横空出世》的司令虽然得了政府奖,但是他自己觉得遗憾。原因是“那个《横空出世》这个司令,是在出了名之后拍的,那么为什么我拍这个角色就想不到减肥了?我为此而感到羞耻。”李雪健老先生坐在椅子上,表情凝重,语气自责,作为一位业内尊崇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却对自己曾经扮演的角色一个微不足道的“瑕疵”苛责不已,观众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对“演员”的珍惜,更加敬重他对艺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
《开讲啦》中也有嘉宾通过选择讲述相同相似的经历,来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比如在第46期《我和未来有个对话——支招最难毕业季》里演员任泉就讲到了自己在大学毕业之际创业开一家餐厅,租房子时他找那房东都被拒绝了三次,第五次才打动了对方租了下来;为了开好餐厅,还特意去考了一个三级的厨师证。他选择了自己的创业经历来激励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勇敢地走出第一步。
4 渐进性叙事
“演讲的层次是演讲展开的脉络和步骤,演讲结构要更清晰明了,因为演讲除了用一些次序词、关联词显示层次外,演讲者只能完全靠其有声语言来展示其结构层次,可见其难度要大于其他文章的结构。”
《开讲啦》嘉宾们按照时间顺序选择多个不同时段的经历,以时间节点来安排结构层次,渐进地反复照应演讲主题。这种层层推进,反复映照的演说叙事特点,不仅逐步加深演讲受众对演说主题的认识和印象,而且在演讲受众心中也逐渐树立起一个完整统一的个人形象。所以演讲说服的过程也是个人形象得以彰显的过程。
嘉宾们按照时间顺序来演讲叙事,随着嘉宾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自身际遇的看法也越来越客观,提炼的观点也越接近事实本质。比如舞蹈家黄豆豆在演讲《为自己争取机遇》中,一方面他对艺术孜孜以求永不止步,虽然身高不够突出,但是自己多次主动去争取机会获得赏识,两次代表参赛都获得“桃李杯”金奖……另一方面他认为“机遇不单单是自己要去争取,同时也要感谢别人把机遇赐给你”,充满感恩也是他艺术上精神上日臻成熟的体现。
结语:《开讲啦》嘉宾演讲叙事是修辞性、策略性的叙事,是为了凸显主题服务的。和其他类型的演讲节目不同的是,《开讲啦》嘉宾都是个人化叙事,有选择地按照时间顺序围绕主题渐渐推进,实现演讲的说服目的。
(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7C1062,项目名称:央视《开讲啦》谈心式演讲的特点及其技巧研究)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