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2018-05-14 23:45范红芸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范红芸

【摘 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为本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分为观察组(盆腔淋巴结转移,26例)和对照组(无盆腔淋巴结转移,26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病理指标,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非内膜样腺癌为26.92%,FIGO Ⅲ期为69.23%,肌层浸润为92.31%,宫颈受累為42.31%,脉管浸润为38.46%,各项指标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有无累及宫颈及肌层、脉管浸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综合上述因素评估患者淋巴结状态对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癌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以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为常见,多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居第二位[1]。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容易转移及复发,其早期生长缓慢,局限于内膜的时间较长,随着病情进展,则可出现病灶蔓延、淋巴转移或血行转移,降低患者生存率,因此,临床需综合考虑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等多因素来对子宫内膜癌转移进行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延长生存[2]。本文研究现对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均齐全,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依据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年龄32~73岁,平均(58.7±9.6)岁;绝经12例,未绝经14例。对照组(26例):年龄33~71岁,平均(59.1±9.2)岁;绝经11例,未绝经1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病理资料,包括病理类型、病理分期(FIGO标准)、有无宫颈受累及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等,单因素分析两组病理差异性,多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

统计显示,观察组非内膜样腺癌、FIGO Ⅲ期、肌层浸润、宫颈受累、脉管浸润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示,非内膜样腺癌、FIGO Ⅲ期、肌层浸润、宫颈受累、脉管浸润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可经过淋巴道、血管、腔体等途径从原发部位转移,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而引起复发,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数据显示,病灶仅局限于子宫体的内膜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5%,而病灶累及盆腔及远处扩散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生存率则分别降至67%和23%,由此可见,肿瘤转移会降低患者生存率、缩短生存时间,成为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FIGO标准也因此将盆腔淋巴结状态列入分期系统[3]。

手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是否该行分期手术,临床则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中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行盆腔淋巴结切除可增加5年生存率,但对于低危患者,则没有明显提高生存优势的效果,且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风险,故建议省略[4]。目前,临床对于低危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采用筋膜外子宫切除术,但实践发现超过10%的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另外,受个体因素影响,有些患者不宜分期手术,因此,有效评估患者盆腔淋巴结状态成为科学制定子宫内膜癌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5]。

关于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临床研究结果不统一。有研究对比观察淋巴结转移和非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回归分析示,淋巴结转移与宫颈浸润、肿瘤肌层浸润、腹水细胞学阳性、淋巴血管浸润有关,淋巴结转移者上述高危因素至少占一项。另有研究对比不同危险程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结果显示,高危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低危患者,其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分期等也与低危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以此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并适时切除淋巴结能获得更好的预后。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非内膜样腺癌、FIGO Ⅲ期、肌层浸润、宫颈受累、脉管浸润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示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与文献报道结论相近[6],是可用于评估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程度的理想指标。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有无累及宫颈及肌层、脉管浸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综合上述因素评估患者淋巴结状态对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敏,朱颖,李慧蓉,等.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11):855-856,859.

[2] 左英,夏敏,陈勇华,等.子宫内膜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07):525-527.

[3] 刘岩,付文荣.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07):1177-1179.

[4] 董洪芳.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05):811-813.

[5] 佐晶,安菊生,宋艳.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06):840-845.

[6] 于波.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0):105-107,169.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
p53蛋白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作用分析
腹腔镜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单发转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