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效果分析

2018-05-14 08:40杨国军王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

杨国军 王瑶

【摘 要】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56例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临床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奇数者为观察组,予以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偶数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每组各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CRP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VEGF、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RP水平降低明显,而VEGF、NO水平以及总有效率92.85%,则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改善患者的CRP以及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栓塞性;康复治疗;早期;疗效

随着现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心血管疾患尤其是脑梗死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1],急性栓塞性脑梗死属于其中较为严重的病证,该症具有发作突然、发展较快的特点,若失治误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甚至是生命,因此,探索本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是现今脑病科医务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引入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措施,通过对于疗效的观察,探索最佳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56例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在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后,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归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之中。本研究方案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通过。

1.2 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急性栓塞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且经CT或MRI确诊;3)初发患者,且发病72h内接受治疗,治疗前NIHSS评分高于1分者。

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患者如癔症、抑郁症等;2)昏迷及大面积脑梗死者,或者存在心源性脑栓塞或其他病因型脑梗死;3)有其他严重的躯体疾患者;4)认知功能异常者;5)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3 病例资料

根据临床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奇数者为观察组,予以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偶数者为对照组,单独予以常规干预,每组各28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44~73岁,平均(58.2±2.8)岁;梗死面积:单灶性小面积者14例,单灶性中等面积者10例,多发性4例。

对照组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41~75岁,平均(58.9±2.2)岁;梗死面积:单灶性小面积者15例,单灶性中等面积者10例,多发性3例。

两组患者在上述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措施溶栓降脂措施,即: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1次/d;阿托伐他汀片20mg,口服,1次/d。同时,稳定血压至正常水平,控制颅内压,改善患者的脑水肿症状,保障呼吸道通畅。

观察组:在予以“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4],具体内容为:1)心理干预措施:主要在患者苏醒后,针对患者对于本病及并发症的焦虑及恐惧心理、治疗措施存在的疑问,采用患者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保证治疗依从性;同时进行记忆功能训练,该训练主要通过记忆图片、数字等方式帮助患者对记忆功能进行训练。2)躯体康复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肢体康复、语言功能康复以及穴位康复,其中肢体康复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以患者耐受为原则,根据活动力度以及次数进行调整,针对其四肢进行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语言功能锻炼则主要通过指导患者进行鼓腮、弹舌、撅嘴等动作,指导患者完成简单发音,以更好的進行失语者的康复训练;加用针刺手法对患者进行针刺,多选择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等穴位,以平补平泄,留针时间控制在3min左右。

1.5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抽取5mL血液,取血清进行相关指标检测,采取免疫比浊法进行CRP水平检测;采取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VEGF水平检测、;采取硝酸还原酶法进行NO水平测定。试剂依次购自北京九强公司、厦门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6 疗效判定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评价疗效,主要依据NIHSS评分以及病残程度进行评价依次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根据公式计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1.7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均采用SPSS 23.0进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VEGF、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RP水平降低明显,而VEGF、NO水平则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85%,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血液相关指标情况比较[n=28,(±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疗效比较(n=2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栓塞性脑梗死以其致死率及致残率高而成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目前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干预[1],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以超早期溶栓为要,但溶栓的治疗时间窗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4]。因此,探索其形成机制进而寻求治疗措施是现今解决的关键所在。随着现今医学的不断进步,治疗方法渐趋完善,在本病的治疗中,患者后期恢复的实践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效果改善明显[5],故而,将早期康复治疗引入急性栓塞性脑梗死的干预之中,尤为重要。

康复治疗主要通过在早期对于患者进行主动以及被动运动,以助于其功能恢复,在康复训练下,增加受损神经元的兴奋性,亦有助于大脑皮层运动区域进行定型,可提高患者的自身协调能力、肌肉以及关节功能情况[6]。已有研究者指出,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存在自然恢复的能力,且与颅内压、血肿吸收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3],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部血流情况,重建病灶组织,提高脑部神经可塑性[4],有鉴于此,本研究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之中,并以血管内皮功能作为切入点,以期探索最佳治疗措施。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VEGF、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RP水平降低明显,而VEGF、NO水平以及总有效率92.85%,则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改善患者的CRP以及血管内皮功能。

参考文献

[1] Van Hooff R J,Nieboer K,De Smedt A,et al.Validation assessment of risk tools to predict outcome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Clin Neurol Neurosurg,2014,(125):189-193.

[2] 何买定,钱燕,季美莲.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栓塞性脑梗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7,36(11):109-110.

[3] 李浅峰,工玉龙.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02):173-174.

[4] Muhl L,Kulin J,Dagonnier M,et al.Mobilization after thrombolysis(rtPA)within 24 hours of acute stroke:what factors influence inclusion of patients in A Very Early Rehabilitation Trial(AVERT)[J].BMC Neurol,2014,14(01):163

[5] 胡兰芳.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形成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8):78-79.

[6] 姚萍,师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06(34):184-185.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