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恩教育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2018-05-14 10:59郭霓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移情同伴学会

郭霓裳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从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其特征表现为高社会称许性、社会互动性、自利性、利他性和互惠性。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行成的一个重要内容。

感恩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

1.感恩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

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研究表明,感恩可以拓宽人们的认知和思维,帮助人们建构和谐心理和社会资源,个体在受助后会做出大量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同时,感恩具有强化物作用,当个体表达感恩后,会使施助者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2.感恩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模式

中介模式认为,感恩本身并不会影响亲社会行为,但它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在信任的基础上个体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此外,移情能力、助人倾向等在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行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中介变量的作用。

3.感恩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调节模式

调节模式认为,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存在个体差异。高社会价值感者在经历感恩后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如果受惠者把施惠者的行为归因于自发的行为,会感受到更多的感恩,感恩反过来又会带来更多积极的结果。

二、感恩教育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行成

感恩作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种有效的促进手段,是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及帮助他人等良好的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的发展,为幼儿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感恩教育不是单纯而简单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是转变为让幼儿学会怎样做人为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

1.以感恩之心学会尊重他人

要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在尊重的基础上寻求与他人协商、合作的有效途径。对孩子们开展感恩教育,就应从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开始,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遇到问题学会与他人进行协商与合作。

2.以感恩之心学会付出爱

感恩教育就是为了让幼儿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并能从身边的亲人做起,推己及人。幼儿园教育要使孩子知道,爱永远不是单方面的索取,也要付出,在被爱与付出爱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三、家园社区合力,以感恩教育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开展幼儿的感恩教育,要发挥家园社区的教育资源,注意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将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1.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萌发幼儿的感恩之心

(1)注重角色扮演体验。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我们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在角色体验中发展合作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建立亲社会行为。

(2)开展节庆教育活动。

情感教育是双向的,它需要在行动中进行表达。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内容,我们抓住节日契机对幼儿开展节庆教育,培育孩子感恩的心。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组织幼儿亲手制作爱心贺卡送给妈妈、为妈妈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等活动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受身边环境的影响,家长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效仿的对象。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注意自身榜样的作用,常怀感恩之心,给孩子们以正面的榜样示范。

如学会经常给帮助自己的人说“谢谢”,有时候,一句感谢可以让人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爱和感谢其实是如影相随的,都是一切德育教育的基础,让孩子学会感谢他人,引导他们从感谢他人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会到生活的和谐和甜美。

3.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促进亲社会行为的行成与发展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孩子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同伴,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够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提供独特的机会,孩子与同伴交往时,他们之间的交往是绝对平等的,这时孩子才能真正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放出来,使他们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逐渐学会互相关心、友爱、谦让、助人。

首先,让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合作。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提出活动的目标或任务,引导孩子们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如在表演活动中,孩子们为了圆满地完成演出任务,自主地进行角色任务分工,有化妆师、演员、摄像师、音响师……,设计编排演出的节目单,合作完成场地布置、道具的制作等,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与同伴之间的协商、寻求共同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让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我们注重在一日活动中创设幼儿集体分享的机会,如利用晨间谈话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在班级的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瓶活动,鼓励孩子、家长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到班级与班里的小朋友、家长进行分享阅读等,增进同伴之间的沟通互动,引导孩子感受他人的愿望,体验与他人分享的乐趣,促进幼儿的互助分享的积极性。

再次,让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提高移情的能力。移情能帮助幼儿与他人的情绪体验产生共鸣,是导致幼儿出现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抓住游戏活动、文学作品、同伴冲突等,引导孩子们学习换位思考,体验对方的情绪情感,促使幼儿产生移情性情感体验。

4.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回馈社会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大自然等社会资源,为孩子们提供社会实践活动,萌发孩子们爱自然、爱家乡、爱社会的情感。如春天,带孩子们到社区公园与校草對话;夏天,带孩子们到海边聆听大海的声音;秋天,和孩子们一起捡落叶,美化小区的环境;带孩子们去参观污水处理厂,并开展“我为环保献一策”活动,到社区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猜你喜欢
移情同伴学会
斯洛特的移情机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学会分享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落地
心理·学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