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一看就火了,因为一旦他在上面签字,汉奸之名便再也洗刷不掉。郑孝胥说,这是他早就与日本人商量好的。溥仪顿时大怒:“究竟是谁当家?是你,是我?”最终,溥仪怒气冲冲地离开。
做官
12年前,郑孝胥站在南下的游轮上,满怀豪情:“余既出任世事,当使愚者新其耳目,智者作其精神,悠悠道路之口何足以损我哉!”此时是1911年7月,郑孝胥51岁,一个月前,他被授予湖南布政使一职。
郑孝胥的仕进之路从青年时期开始,他于1882年中举,历任李鸿章、张之洞的幕僚,清政府的驻日领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职,仕途不可谓不顺畅。
1906年,随着立宪运动的高涨,郑孝胥与张謇、汤寿潜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自任会长。然而当各省谘议局兴起后,公会影响力逐渐降低,郑孝胥也因此逐渐失去了兴趣,开始把更多精力转移到实业救国、借债筑路的事业中。
1910年春节,热情高涨的郑孝胥受东三省总督锡良邀请,亲赴东北参与锦瑷铁路借款包工合同的签订。此事后来被舆论誉为维护国家利益的“良言良行”。
末世
1911年10月11日,武昌首义爆发。五天后,郑孝胥接到了朝廷一纸书写潦草的谕令,让他马上回任湖南。当天下午,他去琉璃厂买了一串朝珠带在身边,好像全然没有注意到帝国的末世之象。
10月26日,郑孝胥再次登上南下的渡轮。不过此时的情景,与数月前他赴任时已有天壤之别。三日后,渡轮开到上海,郑孝胥得到消息:湖南谘议局已经成立,盛宣怀被革职且永不叙用。时局至此,他已经没有必要去上任了,就索性在上海住了下来。
然而,当得知立宪派领袖张謇已经转向支持革命时,他大骂道,南方士大夫毫无操守,有所谓“失心疯”者,就是如此。同时,他也不甘寂寞,在日记中抱怨道,各省群雄并起,已无净土,只有他袖手旁观,这难道是天意不让他进入这摊乱局吗?
12月9日,朝廷谕令,准许人民自由剪发,当天,郑孝胥就带着儿子把辫子剪了。这似乎都在表明,他试图积累信用,伺机“用世”。但是,这只是郑孝胥的一厢情愿。就在南北谈判之际,一张传单在上海悄然流传,说最近袁世凯派人携巨资跑到上海,邀请各报馆主任吃饭,欲利用他们制造舆论,反对共和。
尽管这个秘闻后来被证明是讹传,但传单散发后,郑孝胥开始频频遭到革命党人的威胁,如此,他出山“调停”之愿望自然也就胎死腹中。无论从道义还是现实来说,他都只能当大清的遗民。
与民国为敌
1912年2月12日,清廷在紫禁城颁布退位诏书,历史就这样平静地翻开了新的一页。民国建立,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第一次没了皇帝,在郑孝胥眼中,“今之天下,是乱臣贼子而非孔子之天下也”。对于这个把恪守道义看得极重的士子而言,无论是否有经世致用之学,他都为皇室的不争气哀叹。
1924年2月,试图振兴祖业的溥仪正式将郑孝胥封为懋勤殿行走,并派为掌管内务府大臣。郑孝胥又一次拾起了当年的激情。他给溥仪讲法西斯主义、明治维新等,在讲《通鉴》时,话题忽然转到了他未来的“帝国”:“帝国的版图,将超越圣祖仁皇帝一朝的规模,那时京都将有三座,一在北京,一在南京,一在帕米尔高原之上……”
“究竟是谁当家”
可事与愿违。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挥师北京,迫使溥仪取消帝号,搬出紫禁城。年轻的皇帝先后避入醇亲王府、德国医院、日本使馆,最后出走天津。
郑孝胥当然明白,单凭他们这些遗老的力量无法成事。他和溥仪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夺回宝座,继续大清的气脉。
日本人是郑孝胥找来的第一个外援。在他的极力撺掇下,1931年11月,溥仪秘密离开天津,奔赴东北,启动复辟计划。然而溥仪很快发现,一切都和想象中的截然不同:先是“满洲国”建立时,日本人许诺给他的“皇上”变成了“执政”;接着,日本人提出,“满洲国”必须出让大量利益,才能换取他们对称帝的支持。
溥仪一看就火了,因为一旦他在上面签字,汉奸之名便再也洗刷不掉了。郑孝胥说,这是他早就与日本人商量好的。
溥仪顿时大怒:“究竟是谁当家?是你,是我?”郑孝胥说:“臣不敢。这些协定实在是权宜之计,皇上欲求凭借,岂能不许以条件?”
溥仪别无选择,想要日本的支持,就只能签字,最后他怒气冲冲地注视着郑孝胥带着签字后的密约离开。
但是,溥仪或许不知道,郑孝胥此刻内心的挣扎。1932年9月15日,郑孝胥作为“满洲国”的国务总理,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洲国”特命全权大使武藤信義签订《日满议定书》。
据在签字仪式现场的当事人回忆,他在休息室看到,郑孝胥的面部在痉挛,显出一副要哭的神情。
(《中国周刊》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