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老毛
艾丽斯·施罗德女士的这本《滚雪球》出版于美国“次贷危机”后的2009年,当时全球金融界已经开始正视这位老人的投资智慧。《滚雪球》是目前为止最为翔实的巴菲特传记,更早之前,罗杰·洛温斯坦还撰写过一本《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内容同样经典,但资料相对简略。巴菲特的传记我读过很多遍,每次阅读都受益匪浅。
白手起家的“股神”
有人说巴菲特是“官二代”、“富二代”,这过于阴谋论了。巴菲特确实算得上“高富帅”,但即便家境殷实,但他发迹却主要还是靠自己,属于那种白手起家的投资者。
美国的众议员没太大政治发展空间,主要是任期太短、权力太小,能够问鼎总统宝座的大都必须混成参议员或州长,这才是真正的实力派。巴菲特的父亲没什么过硬的人脉靠山,顶多算是奥马哈的“地方士绅”,在全国范围内尚且寂寂无名,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地方证券公司,但在竞选公职第一次落选时,自己的公司都没保住,被合伙人侵夺了,于是第二次下台只能找份兼职教书的工作。巴爸爸的国会生涯一共只有10年(1942~1952),中间还落选赋闲了3年。巴爸爸倔强而正直,不爱拉帮结派,在议会外号“独狼”,结果他与所属党派决裂,彻底结束了政治生命。所以,不能算是个成功的政客和商人,再加上后半生有点潦倒,也没为子女留下多少钱财,但确实是个人品正直的倔老头,这一点在儿子巴菲特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巴爸爸于1964年去世,留下的遗产总值是56.33万美元,其中33.47万美元投资在巴菲特的合伙企业里。也就是说,巴菲特除了得到几件私人财产外,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遗产。巴菲特基本算是白手起家的资本家,只不过父亲的证券公司让他在同龄人玩泥巴的时候就接触了股票,这一神器之物也在冥冥中决定了巴菲特未来的人生命运。
巴菲特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巴菲特除了继承了父亲的坚毅、正直、勤奋、聪明等品性之外,也吸取了父亲的教训。巴爸爸一生成就有限,大致可以归因于两条致命弱点:
1,过于耿直,搞政治居然跟自己的政党搞决裂了;
2,不够专注,既想创业经商,又想从政为人民服务,结果两个都没搞好,晚年事业归零:创办的公司被合伙人侵夺不说,政治生命也结束了。
因此,巴菲特从父亲的身上想通了两点:
1,外圆内方,内心坚持原则,但嘴上说话很讲艺术,还专门学习了卡内基的沟通和社交技巧(很有意思的是,他的老伙伴查理·芒格却是著名的毒舌);
2,无比专注,专心经营自己的伯克希尔帝国,坚决拒绝从政等诱惑。
从巴菲特身上,我们不但可以学到投资知识,还能学到成功的秘诀。巴菲特不仅仅是投资家,也是企业家,他是靠创业掘得第一桶金。巴菲特小时候就开始送报纸,后来干脆承包下整个社区的报纸供应;攒下钱之后,又去搞出租游戏机等业务,因此上大学之前巴菲特就拥有了相当于100万的零花钱。这些青少年时代做生意的经历,使巴菲特很早就明白了生意的本质。
毕业后巴菲特回家乡创业,自创合伙公司,后来羽翼丰满后又收购上市公司伯克希尔作为旗舰,主营保险业,利用浮存金投资,雪球越滚越大。巴菲特不是纯粹的股票投资者,他玩的是最先进的产融结合模式,也就是德隆、平安、复星拼命想复制的模式,在这方面,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无疑是开山鼻祖。
巴菲特的“卵巢彩票”
从巴菲特滚雪球的经历来看,道琼斯长达20年的长牛对巴菲特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20年,巴菲特将和其他价值投资者一样,只是成为一名普通的富翁,不可能跻身世界首富之列。巴菲特的气数在于,他在挖掘了第一桶金之后,雪球越滚越大,在上世纪70年代完成了伯克希尔一系列布局,并且掌握浮存金这一大杀器。当巴菲特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之后,70年代末恰逢美国“滞涨”最惨淡的时刻,也是美股的长期底部,价值投资者没有理由不重仓。不久之后,美国的国运就送给巴菲特一个延续了20年的无敌长牛。其他人赚了点小钱就跑了,连彼得林奇后来都没有hold住,但却成就了巴菲特的传奇。这个大牛市和巴菲特真是风云际会,天作之合,巴菲特不首富,谁首富?
巴菲特的成功与时代机遇息息相关,就如同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互联网革命的英雄大都出生在1955年前后,因为这个年龄段在创业期恰好与PC机革命同步。巴菲特出生于大萧条时的1930年,早期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他得天独厚的机遇。50年代巴菲特出道的时候,美国战后经济强劲复苏,基本面健康,但股票市场由于那一代老人的保守(如格雷厄姆被1929年大萧条吓得十年怕井绳),因此股票市场遍地是黄金,恰好是价值投资者最佳用武之地。在巴菲特早期的投资标的中,经常看到PE只有2倍、3倍,市值低于净现金的“烟蒂股”,对巴菲特这种专业投资者来说,动辄40%、50%的收益率,真是赚钱赚到手抽筋。
我们看看这段巴菲特的自述:“1951年西部保险公司净利润为29.09美元每股,一年之前为21.66美元每股。股票价格在过去12个月处于3到13美元之间。当我看到時,股价为16美元,低于1倍市盈率。”
后来,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入市。人多的地方不长草,股价上去了,收益自然下来了,格雷厄姆干脆退出了市场,宣称“格氏”价值投资已经过时。
60年代末,股票越来越贵,想必巴菲特也遭遇到格雷厄姆同样的烦恼,于是痛定思痛,解散合伙,转型收购伯克希尔,自己玩。这时巴菲特遇到芒格,发生了他所说的“从猿进化成人”的蜕变,不再是格雷厄姆式的“捡烟蒂”,而是越来越重视公司的质地,精选企业,长期持有。“以合理价格买入优秀企业,而非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平庸企业”,这种“买入并持有”的策略,加上伯克希尔的保险浮存金杠杆,和美国80年代开启了长期慢牛,天时地利与人合,层层叠加,酝酿了空前绝后的财富奇迹。
时势造英雄,巴菲特崛起于二战后的黄金遍地,辉煌于80~90年代的超级大牛市,这是气数,是时代机遇。就像比尔·盖茨赶上PC革命、就像google赶上互联网革命,就像我们这代人赶上改革开放,表面上看是个人努力,实际上都是时代大潮的朵朵浪花,顺风扯旗。
难以复制的“股神”
投资者可以模仿巴菲特,但即便把巴菲特的语录背诵地滚瓜烂熟,恐怕也永远成为不了第二个巴菲特。
首先,我们复制不了巴菲特的“能力圈”。巴菲特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价值投资语录,而是他能准确看透公司的价值。这是从6岁就开始积累的商业实践和经验,使他拥有对行业和公司深刻的洞察力。巴菲特在卖报纸、做生意的时候你在干嘛呢?你在做题、在写作业、在应付考试……
第二,你复制不了巴菲特的时代机遇。巴菲特出生在美国,这是世界上惟一没有被战争与革命打断进程的国家,惟一没有发生过大规模侵犯人权的国家,惟一保持了200年繁荣、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禀赋资源和典章制度得天独厚,相比同时期多灾多难的欧洲、俄罗斯、日本、阿拉伯、中国,简直是一个“大神级”的存在。巴菲特不但抽中了“卵巢彩票”,而且恰好遭遇了价值投资的黄金时代。当然,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一个大时代,我们的资本市场虽然先天不足,但也可圈可点,未来是否能如美国可持续发展200年以上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第三,你复制不了巴菲特的商业模式。巴菲特最大的秘密是伯克希尔,利用保险浮存金的无息杠杆进行优质股权的资产配置,有效放大了收益率,滚雪球才越滚越大。这才是巴菲特真正的“护城河”,他永远有源源不断的现金,产融合一,立于不败之地。本质上,巴菲特就不是个二级市场炒股票的,而是一个企业经营大师和资产管理大师。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巴菲特说的那句话:“我是个好投资家,因为我是个企业家;我是个好企业家,因为我是个投资家。”
很多股民都以“中国巴菲特”自我期许,其实在我看来,他们还是应该多读读《滚雪球》这本书。
(作者系知名投资人、雪球大V,微信公众号:mao-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