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铭?阴雨汐?史佳丽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养老问题逐渐得到人们重视,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完善的养老体制。老有所养的社会体系在现代社会很受欢迎。通过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大力推崇,展现了其和传统养老模式诸多不同之处。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涵义
"医养结合"具体含义是指通过不同方式促进医疗和养老等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在这里面,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包含了“医”的全部内容,而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检查、护理、疾病诊治还有临终关怀等等服务在医疗康复保健服务中占据较大比重;而生活照顾、文化建设、心理咨询等在"养"上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通过实行"医养一体化"的养老模式,使养老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得到一个合情合理的解决,使得养老机构和医院深度融合,更好的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使老有所依,生活和关怀并肩同行,有利于创造多姿多彩的老年生活新模式。
“医养结合”相关政策,在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中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属于老年人口,在65岁及以上,和2016年相比,有明显的增高趋势。通过现实联想未来可知,直到2025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将进一步迅猛发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会占据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甚至更高,深度老龄化社会正逐步形成。(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最早在2015年正式提出,卫生计生委通过对《关于推金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的颁布,进一步加大了“医养结合”措施的宣传力度。所以,一系列养老政策在国家广泛推行,人们生活和“医养结合”逐渐合二为一。结合中国实际人口情况可知,老龄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医养产业在老年经济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一)国家政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健康中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促进民生深入发展,创造社会创新治理”中,对“加强中国健康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提出,使得诸多与会代表感慨万千。
对于这一问题,老人的需求显然是问题的根本,根据老人情况进行划分,不同的群体需要不同的服务。比如,有的老人是失能半失能,他们的服务需求相对那些可自理的老人的要求要高很多,不光是服务内容,他们更需要可持续的服务。对此,医养结合这一模式成为了他们的福音。
国务院首先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使得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之间默契感进一步加强。通过引导医疗养老机构的形成和发展,使其有了发展的新可能。除此之外,老年的就医问题应在医疗机构中得到充分重视,加大老年人的折扣优惠力度。
十部委颁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利于医疗养老机构的大力发展,通过两者的紧密合作,有利于为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提供充足的保障。除此之外,不同等级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必须全面支持各类公共养老服务机构,使其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供更好的养老便利服务;且其养老服务机构必须在法律的保障下大力发展。
(二)省内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从发布到贯彻速度迅猛,因此,我省就高度重视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使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能够得到大力满足,所以,我省颁布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名列主体,以下几点是该意见的要点部分。
1.促进老年服务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
2.提高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服务能力。
3.提高养老机构医療服务水平。
4.促进家庭社区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发展。
5.积极推进老年人康复服务。
6.大力形成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7.探索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保障。
二、吉林省现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运营现状
从整体上说,我国目前主要实行的养老服务是“医养分离”模式,所以,要向促进医养结合,必须使主体紧密相连,通过将医疗机构设置在养老机构内,使得养老服务以及其他全方面模式能够得以大力发展。研究证明,现在所存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疗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专业水平的养老机构。一般来说,缺失能力的老年人是医养结合机构重点关注对象,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经济因素的制约,使得众多失能老人很难说出自身诉求,这就间接的遏制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
和传统养老机构相比,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层次显著上升,要想通过这种优势开拓市场,促进社会资源的引进,其胜算率还是很大的。要重点检验医护人员各方面的专业技能,通过岗前培训等措施使其尽快适应更好的生活;将中医药特色优势通过各种方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使中医药和养老服务新模式深度融合。
三、我省养老机构现状方面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医养结合”管理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医养结合”作为国家大力推崇的创新型养老模式,其在服务资源和服务配合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服务模式还是管理体系、监督制度都不够全面,我省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使其管理更加规范,有章可循,禁止出现多头管理等问题,还可组织开展相关人员成立专门的小组,以小组形式下到基层深入观察管理层存在的问题,加以整理分析,提供更多实用性的管理方法,多方监督,共同成长。
(二)床位数供不应求,一床难求
在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床位数是一个大的难题,供不应求,一床难求是大多数机构存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我省现状,全国也处于此状。刘丽萍等曾在论文《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及其发展研究》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各类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和现实情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仅有170万张床位,然而实际需要700万个床位。巨大的床位差距,使得养老机构很难和老年人的社会养老需求完美结合。
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观察,2050年是一个分界期,那时候全世界老年人口20亿,中国占据了其中四分之一的比例。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床位数问题积蓄解决。据实地调查和研究表明,扩大养老院规模是最中和的一种解决办法,可以从社会保障金拿出一部分来扩大养老院规模;其次是政府推行支持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重视,吸纳更多企业为养老事业投资扩建。
(三)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调查发现,省内严重缺少专业的护理人员,这在我国也是一种常态。就目前来说,我国机构护理人员中拥有专业资质的护理人员大力缺乏,虽然护理人员基数大,但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护理人员少之又少。就国内来说,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养老护理人员只要在日常上对老人很好就行,忽略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从而使其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缺乏重视与培训,目前国内只有少数老年护理培训项目正在开展。
目前对老年人来说,健康才是大事,所以其格外看重健康服务问题,和其他行业相比,对健康的诉求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这使得现代养老服务机构有了发展的方向,通过创建专业性强的医疗服务机构,有利于老龄长期照护体系的建构和解决。然而反观现实情况可知,就现阶段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除了在老年病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等矛盾很深,而且其他综合医院也存在许多理想与现实很难磨合的矛盾问题。反观当下,我国从事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医生、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远远小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大部分养老机构的护工人员学历都不高,行政管理人员和護士医生等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经过培训的占少数。
对此,据政府而言,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使得年轻人愿意投入其中;对养老机构而言,应通过投资,吸引人才;对于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员可实行每季度培训,做到技术娴熟,素质过硬这样才能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水准;另外每年都应该进行实物考核,避免出现专业素质过低人员混入医护行业;并且综合国情和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整合养老、医疗、及教育等机构,形成一个循环体系,进行良性合作,教育机构为其输送专业人才,养老机构及医疗机构为教育机构提供实习地点,并且对于医护人员应适当提高薪酬待遇。
(四)基础设施设备不够完善
研究证明,许多养老机构还存在档次低下,设备缺乏,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低下,服务内容不全,项目难度系数缺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希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能够具备室外活动场所、健身设施以及文化娱乐活动设施等硬件设施。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改进,加大投资,政府可采取政策实行惠策,对养老机构方面表示支持,引商投资,另外也应该学习并引进日本、韩国等养老行业较为领先的国家的相关知识及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加大科研人员对我国老年人的特征研制一些便于老年人使用的设施器械,注重创新意识。
据调查长春市医养结合型养老院80%非政府办盈利性,6.95%以上的养老机构都具有养老许可证。75%以上没有纳入医疗保险,80%的养老机构只能提供日常的饮食服务、生活护理、健康体检等服务,对于康复服务医疗就诊以及公共娱乐设施服务都还比较欠缺。政府可将城市闲置用地从分发挥作用,将这些闲置用地批给养老院,建设一些规模大,设施较完善的养老院,利用医疗资源具备的优势,借助新型的网络工具,促进养老机构崭新体系的大力形成。
而且政府作为核心职能部门,也应该充分发扬自身特长,通过法律的颁布和制度的完善,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全方位的发展,引导各类机构提供更规范,更完善的服务例如目前医保结算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指导老师: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