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四)教学设计

2018-05-14 18:26王小宁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托物千里马伯乐

王小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理解文章大意,能够熟读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停顿及重音,读出语气,并熟读成诵;

2.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品的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做有个对社会有

【教学重点】

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新课

1.导入

同学们,古有《伯乐相马》的故事,你们谁可以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故事吗?

请一学生讲故事。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PPT出示教学目标,请一学生读。

(1)了解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2.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韩氏先人原是昌黎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卒谥“文”,又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3.文体知识

本文名为《杂说》,“说”: 就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通常以托物寓意的手法,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现代的杂文大体上相近。本文是《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正字音

PPT出示生字,学生先试读,再纠正。

世有伯乐(lè)

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

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食(shí)不饱

才美不外见(xiàn)

其真无马邪(yé)

2.读课文

(1)听范读

(2)接下俩大家自己自由的读一下课文,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字音和停顿。

(3)請学生来读,分段读。

3.释义

PPT出示字词解释,结合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先练后说。

而:可是,表转接。

辱:受辱。

骈死:与其他普通的马一起死 。骈,两马并驾。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一石:容量单位,十斗等于一石。

食马者:同“饲”,供食,饲养。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能够。

才美: 才能和优良的素质。

见:同“现”,显现。

安:怎么。

策:鞭子,名词用作动词,驾驭,驱使。

以:按照。

道:正确的方法。

执策:拿着马鞭。

其真无马邪: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语气助词,加强肯定语气大概,恐怕。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PPT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讨论完成,小组合作解决。

1.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有怎样的关系?

2.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有哪些遭遇?

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4.“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5.文中那句话点明了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1)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在没有遇到伯乐的情况下,韩愈笔下的千里马都遭遇了什么呢?

明确: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导致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正是因为这些喂养者不认识这是千里马,才导致他们对待千里马的时候“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我们来看一下这三个句子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

这个句子就再现了食马者愚昧无知,读起来语气畅达,层层蓄积。

(5)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文中那句话点明了中心?

明确:其真不知马也。

四、悟读课文,探究主旨

1.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它还有没其他的意思?

明确:“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和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人才”。

2.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究竟是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PPT出示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但都遭到冷遇,甚至三次登门都被守门人挡在门外。他从自己切身经历中,深深的感受到朝廷对像他一样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的处境,写下了这篇文章。

明确:其实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就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终被埋没的遭遇,想要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同时也表达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3.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明确: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托物寓意是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述主观情思,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五、回归全文,拓展延伸

1.学完本文后,我想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假如你就像千里马一样,没有遇到能够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你的才能将要被被埋没了,你会怎么办?

学生自由回答。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给韩愈写一封信,抚慰他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心情

结束语:

同学们,怀才不遇自古有之,人生不如意的事也是十有八九,但幸福与苦难总是同在,当我们身处人生低谷的时候,千万不要丧失信心与希望,因为磨难会让我们变得更坚强。希望每位同学都可以通过磨炼,如愿地成为一匹驰骋于生活中的千里马。

【板书设计】

杂说 (四)

韩愈

千里马——————伯乐

摧残埋没人才

怀才不遇

猜你喜欢
托物千里马伯乐
伯乐一顾
石灰吟
“物”绘人生“吟”新篇
挑剔的千里马
车伯乐
竹 石
其实你不是千里马
爱跳的“千里马”
含蓄委婉情意绵绵
“马相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