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俊
【摘 要】 目的 : 探讨隔药灸脐联合络活喜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效果。方法 : 本次研究选择100例患有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所有患者均通过络活喜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隔药灸脐进行治疗。结果 : 乙组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及血压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著低于甲组(P<0.05)。结论 : 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治疗中,隔药灸脐同络活喜联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血压。
【关键词】
高血压;肝阳上亢证;隔药灸脐;络活喜;临床效果
在高血压中,最常见的证型是肝阳上亢,此证型高血压患者症状主要是面红目赤、头痛、眩晕、烦躁易怒、脉弦、面部烘热、口苦而渴等[1]。目前,主要是通过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但西药在降压时存在不良作用,而中医外治法具有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等优势,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2]。本研究旨在探讨隔药灸脐联合络活喜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按照院顺序分甲组(n=50)和乙组(n=50)。甲组共有2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低36岁,最高73岁,平均年龄为(53.21±4.72)岁;患者病程2~19年,平均为(8.31±2.57)年。乙组共有2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低37岁,最高72岁,平均年龄为(53.18±4.81)岁;患者病程3~18年,平均为(8.42±2.61)年。两组上述资料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过络活喜进行治疗:患者起始每次口服5mg的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5mg),每天1次,老年患者、体质虚弱患者、肝功能受损患者初始剂量为2.5mg,之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剂量缓慢调整,持续口服30天。而甲组患者加用隔药灸脐进行治疗:选患者的神阙穴,首先制作面圈,同温开水把面粉调成长12cm、粗2cm的圆圈状,其中间孔同患者的脐孔一致。制作芪香散药末:生黄芪9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栀子9g、黄芩9g、田七12g、五味子12g、川牛膝12g、天麻12g、钩藤12g,把药物混合后超微粉碎,1g的麝香单用。患者仰卧位,脐部充分暴露,通过75%的乙醇进行脐局部消毒,把面圈绕脐围成1周,少许麝香置于脐内,取8~10g的芪香散药末填满脐孔,把艾柱置于药末上,之后连续灸10壮,时间2h左右。在灸后,通过医用胶布对脐中药末进行封固,2天后揭下,温开水对脐部进行清洗。每周2次,持续治疗30天。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患者的面红目赤、头痛、眩晕、烦躁易怒、脉弦、面部烘热、口苦而渴等正装进行评定,完全消失为显效;大部分症状消失为有效;症状未发生改变为无效。
血压疗效:患者的舒张压降低超过10mmHg且达到正常水平以及舒张压降低超过20mmHg,有1项即为显效;患者的舒张压降低少于10mmHg但达到正常水平以及舒张压降低在10~19mmHg之间但没有达到正常水平或者患者收缩压降低超过30mmHg,有1项即为有效;未满足以上标准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此次研究数据,症状、血压治疗效果用%表示,组间比较经χ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乙两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
乙组患者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少于甲组患者(χ2=5.983,P=0.014)。见表1。
2.2 甲乙两组患者血压治疗效果
乙组患者血压治疗的总有效率少于甲组患者(χ2=4.000,P=0.046)。见表2。
3 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高血压属风眩、眩晕以及头痛等范畴,是多种心脑血管病重要的一种危险因素,很容易引起患者心、脑、肾等器质性病变以及功能损害。因此,临床治疗除了降低血压之外,还要改善患者的症状,对心、脑、肾等脏器进行保护。在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是是一种常见的证型,所以对该证型进行深入的研究利于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防治。
络活喜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对通过细胞膜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的心肌、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进行阻滞,因此会对血管平滑肌起到舒张作用,外周小动脉得到擴张,使得外周阻力降低,因而减轻了心脏后负荷并降低了扩张缺血区的冠状动脉压力,提高了心肌供养,减少了心肌耗氧,最终达到发挥降压的作用[3]。同时还有研究表明,络活喜的消除半衰期比较长,在正常的生理环境中可以以离子形式存在,该特征可使该药平稳、持久地发生作用。
人体的肚脐就是神阙穴,是任脉的一个重要腧穴[4]。在中医学上,认为脐同五脏六腑相通,联络全身经脉,可见神阙穴具有特殊的作用。经现代医学证明:机体脐部的皮肤结构利于药物吸收,此次研究把芪香散超微粉碎,破坏药物细胞壁,确保药物的有效成分可渗透皮肤。同时以大艾柱灸,增强局部血液循行,对神阙穴进行刺激,利于药物透皮吸收,临床疗效确切。在每次灸后对药末进行封固,使药末长时间同局部皮肤接触,提高药物同皮肤水合作用,促进药物持续渗透进而吸收[5]。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治疗中,隔药灸脐同络活喜联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血压。
参考文献
[1] 简维雄,陈偶英,张稳,等.基于高血压病中医药现代文献证型、病机特征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2871-2874.
[2] 余茂强,吴绍长,周敏,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用药规律分析[J].福建中医药,2017,48(04):45-47.
[3] 牟爱敏,吴晓琴.依那普利联合络活喜用于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29(14):211.
[4] 范玉明.神阙穴治疗机理与临证应用探微[J].光明中医,2014,29(10):2120-2121.
[5] 李艳梅.针刺配合降压贴干预临界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4,34(11):1057-1060.